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近年来,上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治理作为建设"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工程,以城市的德治、社会的善治、人群的心治护佑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推动城市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二者为"魂体相符"的契合式融入,体现出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是克服法治自身局限、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法治的灵魂统帅,法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证,中国"法的精神"的意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现实基础。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各个层面有效融入法治建设并成为全民信仰提供了具有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三个融入”既是指明方向又是规划路径。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规定,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四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编制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国梦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对我们基层单位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倡导百姓好活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建设友善、幸福、和谐的新社区。  相似文献   

5.
袁霞  王爱华 《学理论》2013,(16):205-206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要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应形成合力,通过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视家庭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提升内在素养等形式,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践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历史使命与条件下融入新的含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富有新意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生命个体之间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不仅指人的社会层面,也涵盖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价值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品质不仅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个体更加完善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成于人民群众广泛的生活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是各阶层群体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感召力、整合力和影响力,是进行文化治理的灵魂指引和价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特性使其具有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三重功能。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治理奠定深厚的价值基础和实践指向,并将其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和文化产品创造中,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共筑全民参与的文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定位与路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5):25-3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凝聚价值、协调价值和教育价值,但限于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法律和制度规范的不健全、碎片化的培育和践行,使得这些价值功能的发挥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因而,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寻求价值最大公约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同价值追求,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规范,充分培育和践行,化价值观念为治理实效,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中。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国家和社会必须坚守的核心政治价值,是国家治理的双翼。民主是现代国家的治理形式,法治则是现代国家的治理规则,民主与法治在和谐中共生,又在冲突中均衡。对中国而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治是社会主义的保障,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正确把握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把民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建构"法治民主",推动国家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浙江省衢州市把"最美衢州人"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最美人物、形成最美现象、弘扬最美精神、建设最美城市,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8,(10)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围绕研究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挖掘"红船精神"的育人化人功能。"红船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通过重温和学习"红船精神",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和载体传播,辅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研究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其路径包括三个方面:"红船精神"融入课堂教学、"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活动、"红船精神"融入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7,(11)
<正>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法治兴则国家安。法治是国家发展的护航员、社会稳定的奠基石、人民权利的守护者。身为一个专职律师同时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人士,我认为:"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评价模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作为系统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头脑的有效路径如下:思政课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研究课程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切实做好"三进"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也是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学理论》2022,(11):94-9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法律论题学的方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提供了理论支撑。法律论题学的论证思维、论证模式可以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有机统一于司法裁判之中,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促使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在融入路径上,要以问题思维为导向确定案件类型与争议焦点,并视12个价值观为具体的论题目录,通过价值提纯的方法拣选适合的价值依据,在满足价值定序的要求后,结合法教义学完成最终的裁判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公正与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法治思维作为一种底线思维具有正义秉性,承载着公平正义的理念,用法治思维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尤为必要。法治思维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法治思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有效展开的基础;法治思维可唤起价值观在新时期的核心诉求,是为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的思维模式,可增进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了时间表。对168部法律文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具体价值观而不是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是主要内容形式,将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词和具体价值观的关联表述写入法律文本的表述方式由于具有更明确、具体的指引作用而成为融入法律的主要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目的条款和原则条款是主要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17.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决定》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努力把广大青年研究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本质与价值原则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意蕴与基本依据等理论问题,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层面转化到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