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桂林市成为广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摸索,桂林市有30个试点小区、1万多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通过环卫工作人员的宣传,我也觉得垃圾分类利用是件好事。我现在喝过的啤酒罐、废纸盒不会直接扔掉,攒起来变废为宝。"家住桂林市象山区彰泰城的余大爷告诉笔者,现在家里一般都不止一个垃圾桶,利用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治理是面对复杂化社会下城市治理所必然遵循的转型之路,也是城市善治的体现。垃圾分类与精细化治理的实施互促共进,前者是实施精细化治理的应然之举,也是检验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显示器;后者为垃圾分类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理论遵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困难可归因于相关主体责任缺失,既有地方政府"主导者"角色缺位,也有社区居民"执行者"环保意识、分类意识不强;另外,非政府组织参与能力有限、分类成本过高导致企业等市场主体消极履责等因素也不容忽视。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建设绿色美丽新城市,亟待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居民、非政府组织、市场主体、城市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各司其职,即"多元共治"。其中,地方政府承担起"主导者"责任;居民应增强分类主体意识;非政府组织需提升参与城市垃圾分类的能力;市场主体则需强化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城市社区应发挥垃圾分类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北京市个人及单位做好垃圾分类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使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的落实有了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标志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分类时代。北京市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是全国最早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也是全国第一个为生活垃圾管理立法的城市。早在1996年12月,北京市就开始倡导居民垃圾分类,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4.
210年6月16日,于我而言,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接到了加入民盟的通知书,正式成为了一名民盟盟员.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至今又跨过了第11个年头.这悠悠漫长又匆匆而逝的岁月里,我沿着从前的先生的足迹,怀揣着"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盟训,抱着能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做善事的信念,从自身专业和社会需求出发,走在服务社会的路上,我的身上发生了一件又一件镌刻于心的事,萦绕着我,缠绕着我,让我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5.
马黎 《创造》2014,(1):64-65
正民生是什么?民生是幸福,民生是生活,民生是发展。对于老百姓来说,民生就是有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家中儿女能有学上,缺什么能及时地获得。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认为,这是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是解决蛋糕做大以后如何让更多的人分到一块蛋糕的问题。人们已经注意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  相似文献   

6.
岁末年初,恰逢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岁末,各种"热词"点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如果要说起2010年北京市城市管理"热词"的话,那么,"垃圾分类"一定是高居榜首。经过近一年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首都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个从2010年春天发起的活动,如春风吹遍京城大地,也如春雨润物一般滋养着北京市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治理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挑战。要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法治端发力,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法治治理,完善垃圾分类治理立法,明确垃圾分类标准,重视普法宣传,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法治意识,奖惩并举,提升垃圾分类效率,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方式,凝聚社会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面临居民习惯养成难、公共机构示范效应差、参与机制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分类标准差异大等现实难题。结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合肥市F社区垃圾分类项目的实地调研发现,通过引进社会工作者,对垃圾分类的前期普及、中期实施、后期跟进系统进行有效介入,可以缓解这一难题。针对F社区垃圾分类项目运行情况,应着力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加快推进全市实现垃圾分类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张福龙,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温州空港国际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视为民代言为己任,当选省人大代表第一年就提了5件有关"三农"的建议,之后每次人代会都会提交8件以上建议,而今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更是一口气提了17件建议。"老百姓选我做代表,我就要替老百姓说话,这是责任。"张福龙的建议涉及食品安全、旧村改造、农民工子女入学难、加强金融监管等民生和经济热点。他告诉笔者,许多建议都是群众"点题"的,为了调研这些建议,他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查了多少资料,为的就是能客观地、原汁原味地传递群众的意愿和心声。  相似文献   

10.
“卡脖子“路段被一一拓宽,渔民的鱼塘增收两倍,居民区里堆积如山的垃圾被清走了……如今,湖州的一桩桩民生大事的解决,让老百姓喜上眉梢。而这一切,离不开人大代表拳拳为民之心,也离不开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建议的有力的督办。  相似文献   

11.
正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民生领域的难点。怎样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怎样推广好垃圾分类?怎样防止垃圾转运二次污染?8月16日,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专题询问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围绕城乡生活垃圾场所规划与建设、垃圾分类管理、经费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坦诚、直面问题。如何发挥"河长制"  相似文献   

12.
微观天下     
正垃圾分类,是否还要再等十几年?最近,杭州等城市实施"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地方法规,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垃圾分类处理的话题上。16年前,从全国8个城市试点开始,城市垃圾分类打响"第一枪"。但16年过去了,"试点"仍在进行。【评论】"颜之宏":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十几年尚未结束,从侧面显示了推进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10)
<正>政策落地,中三角城市群中涉及到的主体城市纷纷以"跑步"姿态进入中三角发展的改革大军。而民生改革的基调,有了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刚性支撑后,长江中游城市群社会民生的联合驱动显得更有底气。民生保障对老百姓来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是实实在在改善自身生活的指挥棒。基本民生就是一张保障生存和基本发展的"安全网",既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等面向特困群体基本生活的"网底",也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垃圾问题解决不好,就称不上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更称不上世界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市的发展目标,也是中心城区重要责任,率先做好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是实现世界城市的重要一环,更是中心城区的重要任务。随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正各界政协委员: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对垃圾分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将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一件大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共同参与。为此,北京市政协将围绕《条例》的实施,开展"五千委员齐参与,助力分类新时尚"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在此,我们向北京市和各区政协委员发出三点倡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大基本品类,强调了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理过程、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狠抓生活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推动形成社会新时尚。  相似文献   

17.
薄茹 《北京观察》2010,(11):11-13
<正>随着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生活垃圾处理与消纳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多年来,各界政协委员针对"加强垃圾回收处理、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提出几十件提案,其中钟和等7位委员联名提出的"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提案,为厨余、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工作出谋献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一次性饭盒属于什么垃圾?"在南宁市垃圾分类示范点盛天茗城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谭玉嫦正在引导老人、孩子体验垃圾分类主题游戏,"其他垃圾!"孩子们一边回答,一边把手里的道具卡片放到对应的盒子里。2017年,南宁市被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目前,南宁市通过提升分类处理能力、示范带动逐步提高片区覆盖、共建共享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分类习惯等措施,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相似文献   

19.
<正>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破解"垃圾围城"、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建设两美宁波的重大保障。自2013年世行贷款宁波市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启动以来,我市立足居住小区、中小学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三大阵地",通过强化组织机构、完善法规政策、提高分类质量、完善设施体系、引导社会参与这五大举措,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形成分类投放、分类  相似文献   

20.
正龙潭街道在城市环境建设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工作,首先是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设立了专门的指导员和督导员共同合作指导和监督垃圾分类的效果,给参与垃圾分类的住户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卡"。在实践中,将垃圾分类的流程逐渐规范为"街道统一指导、居民源头分类、楼外集中投放、部门分类收运、月底积分兑换"的"龙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