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我国非常重视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2007年9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共同对案件做出事实判断及法律评价的一种诉讼制度。由于《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在规范、制度设计上有许多不足之处,该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不能发挥实效,使源于国外的陪审制度在我国失去其应有的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司法民主的要求,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制度完备是人民陪审员工作制度运行规范的关  相似文献   

4.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和体现司法民主的重要手段。2004年国家以法律的形式从制度层面上完善了人民陪审员制度,赋予了它新时期的生命力。但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实践操作上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理念在司法上的重要体现。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制的实施不仅是社会主义司法民主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我国颁布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立法的形式对这项制度予以完善。但是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表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切实落实人民陪审制度和发挥其功能,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经历了"兴--衰--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它并不完全与当代中国法制发展的兴衰同步,而有其自身规律.在某种程度上,现阶段中国重建人民陪审员制度更多的是从建立人民司法的政治大局考虑的,正像解放初期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为了打破旧的司法人员对审判的垄断一样,在新时期强调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兴的政治意义远远要大于解决诉累的意义.本文以新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变迁为视角,探索制约这种变迁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的功能发挥不仅取决于陪审员审判权限的合理配置,也要依赖于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在立法上与法官同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人民陪审员行使职权的虚名化折损了司法民主的价值。人民陪审员只参与案件事实问题认定的改革试点契合人民陪审员自身能力的要求。然而,限权举措自身并非改革的目标,相伴而生的审判秩序的重塑以及人民陪审员履职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应成为改革的重点。质言之,人民陪审员履职实效性的提升才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既是推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司法公正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诉求的基本制度保障。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其本身即承载着人权价值、正义价值、效率价值等多种价值。人权价值是这一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最主要的价值,正义价值是这一制度的终极价值,效率价值是这一制度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陪审制度是一种特殊的诉讼制度,它体现出司法的民主性、司法审判的公正性,且有利于对公众进行较好的教育。我国现行的陪审制度存在着如相关立法缺失、人民陪审员的筛选机制不完备、陪审员选任中有"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实践中,应明确陪审制度的法律地位,强化相关法律规定;完善人民陪审员的筛选机制,做好对陪审人员的奖励、惩罚以及培训工作,避免出现人民陪审员"精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居茜 《世纪桥》2013,(13):51-52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种由普通公民和职业法官共同审理案件的司法制度。本文展示苏州吴中区人民法院陪审真实案例,考察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发展历史,说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西州中级人民法院严格认真地开展辖区人民陪审员各项选任工作,积极推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以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圆满完成选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陪审模式主要有参审式、陪审团式和参审陪审双轨式,由于参审模式不能避免对司法规律的违背,陪审团模式又不能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双轨模式也不能克服制度上的不相容,文章认为在审判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对陪审制度应尽早舍弃。  相似文献   

13.
诉讼调解作为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了诉讼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分析诉讼调解面临的困境和诉讼调解的不足,重新审视诉讼调解制度价值基础,完善我国诉讼调解制度,以此树立起法院应有的司法权威,树立起人民群众对法律应有的信仰和对法治建设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让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更加直接和具体,加深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当了近8年的人民陪审员,一直亲历并见证着司法裁判的客观公正。从字面上理解‘陪审’,就是既有陪的监督,又有审的参与。但陪审员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参审具体案件,更重要的是通过群众参与这样一种方式向公众传达司法裁判的社会认同和司法公信。"连续担  相似文献   

15.
晓司 《支部生活》2008,(9):38-39
到法院打官司,也许很多当事人不知道人民陪审员和法官一样具有审判权。 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唯实》2003,(3):56-58
农村土地经营权是我国民法中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 ,准确地界定其真实的内涵和外延 ,避免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不应有的混乱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政治民主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的今天 ,司法民主却难以在法制建设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司法民主与政治民主尤其是立法民主的比较 ,凸现其独立的内在品质 ,并以此为指导 ,重新审视现有的相关制度 ,作出简略的评价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陪审制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同样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和彰显民主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其中重要支撑制度之一就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是将"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通过人民陪审制度得到进一步的"中国式"展示,而其中肯綮之要在于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完善公众参与司法的方式和路径,"民主"与"公正"不能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19.
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施行.各地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选任出的人民陪审员在集中培训I后,也在这一天统一上岗.这意味着,人民陪审员制度不仅摆脱了理论上的存废之争,结束了相关法律不健全的局面,而且步入了实际运行的法治化轨道,将会在司法实践中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20.
教育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教育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法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教育立法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教育执法是"以人为本"的关键,教育司法是"以人为本"的保障,教育立法、教育执法和教育司法中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