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2月11日,在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了王继才。王继才回来后说,我们更应该守好岛,让总书记放心。王继才去世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他的事迹,向我和家人表示慰问,这是对王继才最高的褒奖。我们会永远铭记总书记的嘱托,用爱国奉献的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我和王继才共同生活了35年,在开山岛上共同坚守了32年。1986年7月,王继才去守开山岛,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民兵,学习习主席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我深深感到,习主席的关怀和肯定,既是对所有戍边民兵的特殊褒奖,更是对长期扎根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的关心鼓舞。我一定以王继才同志为榜样,争做新时代爱国奉献的奋斗者。守卫好哨所就是守卫家园平安。王继才同志说,"我是民,也是兵,身为民要守护家园,作为兵要保卫祖国。"1986年,他毅然担起守岛重任,一干就是32年,实现了"一生守岛,直到守  相似文献   

3.
正王继才同志生前担任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书记,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他的事迹充分展现了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胸怀祖国、心系国防的爱国情怀,爱岗敬业、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奋斗品质,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标杆、精神榜样。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有两条最令人感动:一是他抱定"守岛就是卫国,国安才能家宁"的坚定信念,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难以承受的困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6,(1)
正2015年11月初,纪实电影《两个人的海岛》正式开拍,该片讲述了一对夫妻为国守岛30年的感人故事。孤悬黄海的开山岛仅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却是海防要塞,1939年日军攻占连云港时,正是以此为跳板。因海风呼啸、人迹罕至、无电无淡水,这座堪称"海上水牢"的小岛,一度难寻守护者。农民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却在此勇建"孤岛夫妻哨"。尽管差点命丧于此,连妻子生孩子都要他充当"接生婆",且时常面临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诱,这对贫穷夫妻却不为所动,甘把青丝熬成白发,终将一座荒岛变成了坚不可摧的"绿色王国"!  相似文献   

5.
正迎着朝阳,五星红旗在江苏灌云县开山岛升起。海风呼啸,国旗猎猎。王继才,在这个祖国的宝岛上坚守了32年,不论春夏秋冬,他都和妻子王仕花一起,迎着鱼肚白,护卫国旗,庄严敬礼。那轮朝阳,早已习惯与孤岛上的这面旗帜牵手。作为一个普通人,老王的离去,没有带走一片朝霞一朵浪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为国守岛人,他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6.
正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献身使命的崇高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习主席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党的领袖、军队统帅对基层一线爱国奉献者的关怀厚爱,传递出凝聚强国强军奋进力量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坚定强军报国信念、书写新时代奋斗答卷指明了方向。全军上下认真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王继才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浓厚了崇尚英模、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鲜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方成     
韩羽 《瞭望》1993,(22)
我知道方成的名字是在五十年代初。那时鸭绿江彼岸正在进行着反侵略战争。《人民日报》上几乎每天都有“投枪、匕首”(漫画)。记得有一柄最来劲的“匕首”《谁是多数?》,就是出自方成之手。当然也有钟家一份(方成、钟灵合作)。不妨说点插曲,那里我总以为他们是夫妇。不但我,后来听很多人谈起,都是这么认为。为什么“英雄所见略同”?大概都出之“想当然耳”,中国不  相似文献   

8.
正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诠释了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为新时代青年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学习宣传王继才,就要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爱国奉献,需要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面对恶劣环境,面对人们不解,面对金钱诱惑,面对亲情牵挂,是什么让  相似文献   

9.
从军队政治工作到企业政治工作,我在政工之路上已进行了十有八年的“长征”!政工作为一种社会分工,和许许多多职业一样平凡。那么,在这十八年的悠悠岁月里,是什么使我步履执著义无反顾呢?认真想来!除了使命感外!当数这两个字激情!激情,能在你平凡的工作和生活里溅起浪花,化枯燥无味为情趣韵味,化平淡无奇为多彩多姿。拥有激情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投入激情的工作,能产生始料不及的效果和意想不到的神奇。十余年前,我在某前沿守岛连队代理政治指导员!按上级政治机关的部署,当时需在海岛部队普遍进行一次“爱岛守岛”教育。开…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全党要向优秀先进典型学习,在对守岛典型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所作的重要批示中,他强调,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从先进典型身上既能看到信仰信念,又能看到人格风骨,更能见到家国情怀、人生价值、可敬形象。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拿手好戏",也是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汉朝刘向《说苑·臣术》中说了春秋时代齐国的一件事:高缭在晏子手下任职三年,一天,晏子突然把他解职了。晏子身边的人都不解地问他:“高缭待奉您已三年之久,不但没有晋官封爵,反而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晏子严肃地说:“我是个浅薄无能的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7,(8)
<正>按常理,进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圈之后,我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冰心。但环境使然,我变成了"吃鲁迅饭"的人,而对冰心却基本上没有研究。为什么按理我应该研究冰心呢?因为在新文学作品中,我最早接触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关于女人》。她那篇悼念母亲的散文《南归》,也曾赚了我青少年时代的不少眼泪。冰心作品充满了爱:母爱之爱,童  相似文献   

13.
那天中午,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是一位女子的声音,很柔和,像是一个小姑娘。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叫宋飞,我在网上看过你写过一篇《宋飞为什么流泪》。"我有些惊异,宋飞是我国有名的二胡演奏家,两年前,我在电视上看到她痛陈艺术院校招生中不公正的现象,说到动情之处,禁不住泪水盈眶,很让我感动。我写了她说的那篇文章《宋飞为什么流泪》。两年前,宋飞为了两个和她素昧平生的孩子鸣不平。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我从心里充满敬意。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6月7日发表文章,题为《为什么我们害怕崛起的中国?》,文章称:显然中国的崛起整体而言对全球经济是有益的。但几乎没有人是这么看待中国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担心崛起的中国,却不担心崛起的印度?或  相似文献   

15.
调查·证据     
看完以反腐败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算来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总不能忘却剧中章台市两个头面人物的一段对话——当黄江北问到为什么不调查田副省长的腐败罪行时,林书记说:“没有证据,怎么调查?”黄江北立即反问:“不调查,哪来证据?” 好一个“怎么调查?”!好一个“哪来证据?”!究竟是证据在先还是调查在先,这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讨论一样,一时说不清。证据是用来证明事物的凭据;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在反腐败斗争中,调查的目的就是掌握证据来惩治罪犯。由此可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斯科特·肯尼迪和克里斯托弗·约翰逊发布了一份《完善中国公司:"十三五"规划》的报告,对中国最新的政策蓝图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华尔街日报》记者与报告作者的问答。问:难道五年规划还没有过时吗?中国为什么仍在使用五年规划?答:中国早期的五年规划是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定还记得那场震动全国的“蛇口风波”吧。一个极为平常的“青年教育专家与青年座谈会”,为什么竟成了全国新闻报道的热点,进而掀起那样一场轩然大波? 对此,《中国教育报》记者辛文步同志收集、翻阅了有关这场“风波”的报道材料,并走访曲啸等同志,写了一篇《为什么要制造“蛇口风波”》的文章,发表在今年8月8日《中国教育报》上。接着,该报编辑部又于8月11日邀请了北京部分高校和有  相似文献   

1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部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中,有两个问题是令人深思的:其一,为什么马克思在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同时接近于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其二,“劳动是人的本质”这一重要思想究竟如何评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能不涉及到下述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研究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范文澜先生著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要读《中国通史?》因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点。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但这类古书,读起来工程浩大,非寻常人可读之。记得在十年浩劫时,我埋头测览了《二十四史》,后来在七十年代又翻阅了一遍《资治通鉴》,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读这两部书,没有扎实的古文根底不行,因此,《中国通史》是读中国史的入门之作。范本《中国通史》初版于1942年,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我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20.
《民主》2017,(8)
<正>6月17日,冯小宁导演在接受采访中表示,这些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他影响深刻,尤其是"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句话,一直指导着他的影视工作。记者:听说时下有些大型电视连续剧几个月就能拍完,而《东方有大海》35集拍了5年,一个情节思考26年,为什么会用这么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