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我在冀热辽地区工作。日本侵略军曾在冀热辽长城线南北制造5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综合使用了种种法西斯残暴手段摧残人民群众,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惨绝人寰的浩劫。作为历史见证人;我将亲闻目睹日军制造“无人区”暴行揭露于世,使后人永远牢记那段惨痛的历史,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驳斥日本一些人关口否认侵略中国的滥言,维护历史的本来面目。逐步扩大的“无人区”冀热辽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共产党领导下在敌后战场创建的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处于华北连接东北的战略地位,肩负着挺进东北的战略任务,即以冀东为基本…  相似文献   

2.
“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这是专家学者对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长城沿线制造暴行的概括。然而,作为日本侵华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日军在长城线上残酷制造千里“无人区”的史实一直鲜为人知。日前,由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历时一年半编撰的大型文集《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套文集由200多万字和400多幅照片组成,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史料最全的文集,是献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份厚礼。《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文集的出版,对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抨击日本右翼否定和歪曲历史的行径,用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后人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日本进步学者,这些年我有许多交往。这次日本铭心会对我的邀请又是与我合著书的姬田光义教授推荐的,而且到大阪最后集会时,姬田教授与我有分工而合作地从两个不同角度讲“三光”与“无人区”,而当年为我翻译论文的丸田孝志先生也赶来大阪看望我,我又请他为我的大会演讲再当一次翻译。日本朋友们为我们的巧遇与再次合作也倍感新奇,也更具  相似文献   

4.
紫藤 《党建文汇》2006,(4):49-49
初露锋芒。发现商机。32岁的杨开华能当点菜大师,还得从2003年她到广州的一家酒店当服务员说起。那天,她照例招呼几位客人入座。递上菜单,请客的人让客人点菜,客人却一个劲地推辞,“东家”捧着菜谱翻来翻去,很是为难:贵了承受不住,便宜了又过意不去。他借故把杨开华拉到一边,悄悄说:“我给你10元钱,你帮我点一下菜。我今天请客人有两点原则:一是六个人中有一位不能吃辣;二是价格控制在500元以内。既要好吃又不丢面子。”多年的“贪吃”经历,早让杨开华对菜有了一番领悟。她对客人说:“听口音你们是东北人,我按东北菜系给你们配菜:笋干拌鸡、黄金烧猪手、剁椒蒸鲩鱼,素菜来个蟹黄豆花……”  相似文献   

5.
1982年4月的一天中午,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乡政府办公室走进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为首一位60来岁,自称当年曾在这一带打过游击,想见见乡政府领导.秘书急忙请来乡党委书记王建树.王建树把客人请到自己办公室坐好,轻声问道:“您几位贵姓?” 为首那位老者站了起来,“请您答应我三条,我便把真实姓名告诉你.” 王建树打量这位老者,面色红润,精神头儿蛮足,穿着虽然朴素,但总有些不同凡响的气质.见王建树已应诺,客人急急说道:“在我离开之前,请不要公开我的身份;请给我们找一间办公室,让我们休息一下,我们自带午饭,无需招待;我要回老家大院儿看看,我走后请代我向乡亲们问好.” 王建树一听客人要回老家大院儿看看,他心里才有了数儿.这时客人说道:“听说黄中这个人吗?”“黄中?在我们这  相似文献   

6.
陈平同志原是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也是向世人揭露长城沿线“千里无人区”的第一人。抗战时期,他曾在“无人区”战斗过,这段经历,一直是他最为痛苦和悲愤的回忆。从1962年始,陈平就开始了对“无人区”的调查,直到离休之后仍在坚持。他以年迈之躯,多次深入“无人区”所遍及的26个县进行实地访问,获得了许多第一感性的认识和资料,取得了深入而丰富翔实的研究成果。去年9月,80岁的陈平未能主编完200多万字的“无人区”研究文集,倒在了书桌前,带着遗撼离开了人世。本文作者系原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室主任,曾是陈平的部下,他多年跟随陈平从事“无人区”的研究,耳濡目染受陈平的熏陶颇深。本文以深情的笔触,抒发自己对陈平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2010年的一天,喜德县冕山镇五合村村民阿孙五且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带来的“礼物”是几根小板凳。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时会来人给他们送一些诸如被子、洗衣粉、洗脸帕、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8.
2002年4月20日,曲阳县来了两名女客人,她们是日本"三光作战"调查会成员中川寿子和田中馆多美教授.应她们邀请同行的,还有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日本问题研究专家陈俊英女士.行三人专程来此调查日军侵华期间在河北曲阳所犯下的罪行.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节刚过,高沙窝镇二步坑村来了一位城里“客人”,他就是被县委组织部委派到这里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温宏武。“一个在机关坐办公室的人,能在农村呆得住吗?年纪轻轻,能当好村干部吗?”村里人对温宏武的到来充满了疑惑。当他们看到这位刚过30岁的年轻人满身的朝气和他坚定的眼神时,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只要肯做     
在新加坡访问,路边遇到一位正在装运海鲜的卡车司机。他听说我们是中国来的客人,高兴地说,“我父母也是中国来的,潮州人。到我们这一代落地生根了。”我问他生活怎样,他说,“好啊。在新加坡,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房子住。只要肯做。”他说的肯做,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肯干活的意思。 后来,我把这位司机的话说给李光耀听,李光耀称赞这位司机有水平。 新加坡立国不过34年。过去也是穷人甚多,到处是贫民窟。如今人民生活水平在亚洲已居领先地位。大学毕业生进政府机关月工资约在20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一  相似文献   

11.
邓一民  吴云 《党史博采》2007,(10):50-53
<正>"南有南京大屠杀,北有千里无人区",这已经成为中国史学界的共识。在日本,第一个走进并见证千里"无人区"的是东京中央大学教授姬田光义,他与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陈平合作,于1989年在日本出版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0月,朱基总理出访日本。10月14日,他接受了东京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筑紫哲也和一些市民代表的采访。下面是朱总理在这次采访中的部分精彩妙答。筑紫哲也:听说你讲过日本人太客套,不想会见日本人,太浪费时间。朱基:不,我从来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我愿意借此机会说清楚,我没有讲过这样的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我认为会见客人的时候必要的寒暄和客套话,是起码的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宾馆附近,还残留着日本占领时的建筑——“满洲医科大学”,现在是沈阳医学院(后又改为中国医科大学)。为了解日本医生进行活体解剖的情况,我访问了这处曾是日本医科大学的旧址。 这个学校是日本于1911年打着“研究中国医学”的旗号设立的,开始叫“南满医学堂”;1922年升格为“满洲医科大学”,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满洲医科大学”这34年时间内,该医院并没有为中国人看病,相反却把中国人当做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医院领导杨毅力激动地对我说:“1936年的有关文章中写道,这个医科大学是为中日人民而建立  相似文献   

14.
哲人毛泽东     
刘火雄 《党史博采》2013,(11):11-17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由此正式开启了中美之间的“破冰之旅”。当天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尼克松、基辛格等人.互致问候后,毛泽东对尼克松笑谈:“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问题。”“我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尼克松答道。在随后的会谈中,毛泽东几次对客人表示:具体问题可同周恩来总理谈,我只讨论哲学。  相似文献   

15.
1940年,正当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攻城掠地、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之时,在其统治的“王道乐土”——古城开封,发生了一件让日寇震惊的特大事件:日本侵华特务机关重要人物、“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少将和数名日军头目,于5月17日被人刺杀于该特务机关驻处——山陕甘会馆。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日本国内和日军上层,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次神秘刺杀事件背后是国共两方协同合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党史博采》2005,(12):30
国民党亲日派首领、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后,自任主席兼行政院长,并在上海大都市设立特务机关。特务头子吴世宝提出要宴请梅兰芳,并劝梅作一次慰问演出。消息传来,梅兰芳心头一震,自言自语地说:“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这世道怎能让人活下去!”梅夫人见丈夫忐忑不安,茶饭不思,便说:“不行的话,明天我去赴宴,与他们周旋。”次日,梅夫人来到汪伪政权特务机关的76号宅院。特务头子劝她说:“几年不见梅老板,听说蓄起了长长的胡须,是不是为了在国民面前要个面子?我看大可不必,太太应该关心他才是。如今日本人当道,还是识相点为好。”梅…  相似文献   

17.
1943年,延安整风审干在进入结束阶段之际,突然发动了关门整风,进行“抢救失足者运动”。所谓“失足者”,主要指受敌人威胁利诱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包括在白区工作时被捕而自首叛变,又对党隐瞒了这些历史情节的人。当时,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大后方实行黑暗的法西斯特务统治,许多地方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在闽粤赣边区就发生了南委机关被特务袭击、破坏的事物。由于这些情况,加上防奸部门又夸大了国民党特务活动的严重性,开展了一场“抢救失足者”运动。我认为,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号召有隐瞒政治历史问题的人自动交代问题,放下包袱,用意并不错。但是问题在于“抢”字上,搞突击,搞人人过关。在这个时期,宣布各个机关、学校都实行关门整风,任何人未经组织批准不许外出,禁止会客、串连。为了达到“抢救”的效果,对有的机关、学校中一些有历史问题的人,以至仅仅被怀疑有历史问题或有什么嫌疑的人,都实行突击审查。这样一来,在中央党校虽然经过一年多的整风学习,又进行了审干,也不例外地进行“抢救失足者”运动。于是,对一些有政治历史问题的人,又来一次“抢救”,怀疑是否没有完全坦白交代。在  相似文献   

18.
11月17日,邓小平同志不顾身体疲劳,下了井冈山又来到泰和县,了解农业机械化情况.县委安排小平同志夫妇下榻县革委会院内小客房,并派出两道岗哨加强警卫.这一不寻常的安排引起了住在小客房另一端一位客人的注意.这位客人叫池龙,是泰和籍的老红军,空军通讯部原副部长.因得罪林彪反革命集团成员吴法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囚居山东.他只得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家乡亲人和当地政府.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池龙回到北京.1972年秋,池龙返回故乡,一来感谢乡亲们和当地政府,二来看看离别数载的骨肉.17日晚上,池龙凭着军人特有的敏锐,感到住在客房另一端的客人,不是一般人物.18日,池龙从刘步山处得知来客是邓小平后,立即对刘步山说:“我要见他,我熟悉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21日在纽约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期间,同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举行了会晤。会谈后,鸠山表示:“我谈到我希望同中国建立兄弟般的友好关系……那将是我要构建的东亚共同体的焦点。”以“兄弟”来形容中日关系,鸠山当是日本领袖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深入基层”的肯定与褒扬,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可是,只要你深入分析一下时下的“深入基层”,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其一,人们对“深入基层”的认识,何以自相矛盾?一方面,作为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服务民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指导工作的有效方法,“深入基层”在许多情况下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下级机关一些人在与来自上头的客人握手道别之后,他知道,这次接待不仅耽误了工作,透支了接待费,而且在民主生活会上还要当一回坦白痞子:“热衷于迎来送往”。本人在市级机关工作近30年,其间或陪上级“深入”,或被安排“深入”,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