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顺安  王丰 《各界》2010,(4):16-19
如果蒋介石在崛起过程中,少了杜月笙,少了青帮、军统局,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蒋介石果真递过“红帖子”,拜在杜月笙的门下吗?杜月笙究竟为何事与蒋介石渐行渐远?为何大骂蒋介石拿他当“夜壶”?为什么1949年不愿跟随蒋介石父子到台湾?对于昔日被誉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其长孙杜顺安(其父即为杜月笙长子杜维藩)回忆他的祖父晚年种种,并解开几许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4,(12):29-29
1.不怕封锁——毛泽东说: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在1950年12月3日宣布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面临美国的封锁,毛泽东的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早在1949年8月评论美国白皮书时,毛泽东就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相似文献   

3.
一、两岸和平发展观的提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就面临着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重大命题。当时,香港、澳门分别处在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台湾则被国民党残余政权所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成立伊始所表明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于我国的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谈判解决这个问题,未解决之前暂时维持现状;对于台湾,则主要强调以军事手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陈申 《民主》2004,(7):35-35
按:摄影大师郎静山,祖籍浙江兰溪,1892年出生于江苏淮阴,是中国第一代摄影艺术家。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创办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1949年以后定居台湾。他的“集锦摄影”显示出浓郁的中国传统风范,被西方人誉为“郎氏风格”。2005年将是郎静山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中国摄影出版社特重新编排出版了《摄影大师郎静山》一书。  相似文献   

5.
自1949年台湾宝岛被人为地与祖国大陆隔离以来,迄今已过去了44年之久。这段时间的海峡两岸关系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起到1978年止,即从蒋介石国民党败退台湾开始到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止,两岸关系的形势以军事、政治、经济等的全面对峙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兰溪 《党政论坛》2012,(2):50-51
星云大师:1927年生于江苏,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到台湾,曾主编多种佛教刊物。1967年在台湾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佛教事业,并在世界各地创设200余所寺院道场,近年致力两岸佛教交流。  相似文献   

7.
还是两年前的2008年5月,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云南省委在云南保山腾冲召开“艾思奇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讨会”。10日开幕,上午先去参观艾思奇故居,陈列资料不少。看到一条过去没听说过的材料,这就是台湾归来的马壁老先生说的:蒋介石读过《大众哲学》,并要求蒋经国和台湾军政要员认真读这本书。蒋本人在高层会议上讲1949年丢掉大陆的原因时多次说:我们同共产党的较量,不仅是输在军事上,乃是人心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周军 《侨园》2012,(3):48-50
1949年,国民党历经在中国大陆的全面溃败、退守台湾后,展开了长达近四十年的“戒严时期”.当然,这只是台湾官方的说法,我们应该将这段历史正名为“白色恐怖”.六张犁,应当是发生在这个时期众多事件的典型,是这段历史标志性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离开了祖国大家庭,台湾自身难保;庞大的军费开支,只能损害宝岛的经济发展;祖国统一是台湾经济安全的最佳选择 安全是台湾民众最关心的问 题。台湾的安全究竟在哪里? 台湾安全的出路究竟何在?历史和现实表明,台湾的真正安全,只能建立在祖国统一的基础上。台湾缺乏自保能力脱离祖国从来就没有自主过 自然因素决定了台湾缺乏应有的自保能力 台湾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台湾军队的防御地区包括本岛及其周围80多个岛屿,其中派兵把守的有43个。如果按台湾当局“精实案”要求的40万兵力计算,除驻防金门的4万部队、马祖的2万…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设6位副主席,其中就有高岗——这是何等显赫的高位。然而曾几何时,这个名字已很少被人提及,在历史中有如被“屏蔽”掉了。很多人只是听说过“高饶反党联盟”,至于高岗其人其事究竟如何,大都不甚了了。新近出版的一本《高岗传》,使我们有机会更为深入地了解这一党史上的“争议”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一、影响美对台政策的三大主要因素 从美台关系的历史演变看,影响美台关系的因素纷繁复杂,从国际格局、双边关系到美中双方的国内政治及台岛内政治,甚至任何一方的领导人变更,都会对美台关系产生影响。分析1949年以来的美对台政策可以看出,美对中国大陆的战略定位、对台湾的意识形态认同、台海局势这三大因素左右着美对台政策的大局。  相似文献   

12.
胡俞越 《学理论》2008,(5):54-54
2008年我们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必将反映我国在这3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使更多人可以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好处。当然,任何国家股市上涨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中国也不例外,当前适度的调整有利于化解由于股市过快上涨所集聚的风险、巩固股权分置改革成果,为中国股市未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那么,中国股市究竟会不会出现“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3.
从大上海到台湾在当今台湾宝岛的大富豪中,有一部分是在本岛土生土长的,但也有一部分是自1949年祖国大陆获得解放后随蒋介石国民党到台湾的。这些人到台湾后,凭着个人的不懈奋斗,终于由小到大,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事业王国,再次显示出昔日的辉煌。这其中,台湾百货大王徐有庠就是其中的一个。徐有庠1912年出生在江苏海门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祖先世代务农,家风勤俭朴实,具有中国农民传统的憨厚纯朴的美德,虽然家里并不殷实,却也竭尽全力让徐有庠接受教育。中小学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历了 20余年的快速增长。虽然人们对这些年的年均增长率究竟是多少也有一些不同看法,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人生活水平大幅改善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近几年,由于亚洲经济的影响和国内的种种变化,中国经济放慢了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长期快速增长,成为从政府部门、经济学界、企业界到普通百姓和国际经济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经济在过去20余年里保持着令人瞩目的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的今天,这些因素是否还继续存在?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因素能否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抑或被一些新的因素所取代?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潜力在哪里?危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们在不同的场合阐述着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分析和预测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日,在国家加紧编制“十五”计划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国际研讨会”。国内的专家学者、有关部委的人士和来自世界银行、美国、英国的研究机构的经济学家,共同研讨了未来10—20年内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面临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6):62-64
1949国民党迁台 1949年12月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由四川成都市迁往台湾台北市。“行政院长”阎锡山、“副院长”朱家骅等官员开完会后即匆忙赶赴机场,飞往台北。在此之前,许多主要的机构、相关文件、人员眷属均已纷纷迁抵台湾。随着“行政院”的迁台办公,也正式宣告了国民党政权全面溃退台湾。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24):23-23
崇明是中国的第三大岛,是一片生长的土地。1949年崇明岛的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而如今已是1200多平方公里,足足成长了一倍。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30多万农垦人经过几十次的围垦,为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增加了80多万亩土地,为平衡上海的土地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崇明的历史,是一部上海人的滩涂围垦史。  相似文献   

17.
1965年3月24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土匪覃国卿被歼灭!覃国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区区土匪何以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他如何在多次军事围剿中生存了15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4,(44)
在香港后过渡期里,英方在作出一连串不与中方合作的举动中,最近又挑起了一起严重政治事件——公然置中方的多次交涉于不顾,批准在香港的台湾势力租用市政局所属的文化中心搞所谓的“双十节”庆祝活动。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港英当局一直都不允许台湾势力在香港搞公开的政治活动,为什么现在却一反常态,人们不禁要问,港英当局究竟意欲何为? 反常的举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是最早予以承认的国家之一。中国同英国建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英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相似文献   

19.
黄松岗 《党政论坛》2010,(14):64-64
1949年8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局长许涤新在中国银行楼上召开工商界人土座谈会,这是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领导同上海工商界的第一次正式会见,参加会议的约有300人。会上陈毅、潘汉年相继讲话,解除工商界人士的疑虑,鼓励他们搞好生产经营,为恢复上海经济作出贡献。座谈会从下午2时一直开到6时,好几位代表人物争着发言。  相似文献   

20.
陈冰 《党政论坛》2011,(10):61-61
火力发电、核电、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未来的中国发展需要? 目前十二五能源规划中关于中国光伏装机容量的具体指标还未公布,但国家电网在2009年预测至2020年光伏装机能达到20GW,是原先能源中长期规划的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