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下”二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不对称使用格局和具体用法的差异可以从认知模式的角度来解释。认知模式的差异在“上”“下”二词中体现为认知角度和认知维度的差异,“接触与离析”,“二维”与“三维”使得二词在认知难度上形成差异,“上”的认知难度低于“下”,故使用情况强于“下”。  相似文献   

2.
单声 《统一论坛》2005,(1):12-13
2004年“3·20”之后,台湾乱象频生,台湾当局无法无天制定“2006年制宪”及“2008年建国”在“正名”、“去中国化”、“篡改中国史”等等“台独”活动的推波助澜下,台湾情况变得特别严峻。我们全英华侨华人认为,在等不得又打不得的现况下,必须在和平架构下抑止“台独”膨胀,必须采取及时行动,化被动为主  相似文献   

3.
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干部的“上”和“下”联系起来考虑,在解决干部“上”的同时积极探索“下”的问题,对干部的“下”与“出”规定了一套比较合理、便于操作的制度,疏通了干部“下”与“出”的渠道。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  相似文献   

4.
在“战争与革命”作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传统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强调的是“统一性”和“国际联合”。当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必将从强调“统一性”和“国际联合”转变为强调“民族特色”和“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5.
社会秩序分为事实秩序和价值秩序。当代社会秩序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作为“事实秩序”遮蔽了“价值秩序”,因而发生了社会秩序的异化。所谓“秩序异化”是指在资本逻辑支配下所形成的“事实秩序”对“价值秩序”的遮蔽。进一步,为与秩序相区别,异化的秩序被称为“束框”。  相似文献   

6.
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只有在“下”的方面取得突破,整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武汉市汉阳区委解决干部“下”的问题,决心大,动真格,建立机制,措施得力,使干部“下”得服气,形成了一种“优者上、庸者下”的导向作用,这样干部队伍理得顺,用得活,如同一池春水,顺畅流动,值得借鉴,可资参考。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转变观念,又要建立机制。比较而言,后者更重要,更带根本性。干部“上”易“下”难的观念根深蒂固,至今还缺乏一种宽松的社会氛围。作为“下”的本人心理上难…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当局竭力推行“弹性外交”、“务实外交”。“汉贼不两立”立场的改变,使台湾“外交”政策措施异于以往。连战任“外长”时期,在“双重承认”的期待下,台湾当局竭力与一些小国搞“建、复交”活动。去年6月,台湾“内阁换班”,“外长”一职由“外交才子”钱复出任。在新的环境和“期待”下,钱复着手调整“外交”策略,显示出与连战不同的“外交风格”。研究连战和钱复“外交”策略的差异,对深入了解台湾“务实外  相似文献   

8.
贾毅平 《理论月刊》2006,(11):86-88
本文立足于当今社会现实,探究“忠恕之道”的本原意蕴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意义,旨在阐发儒家的“忠恕之道”,使用儒家的“忠恕之道”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驱使下的种种不良现象展开批评,进而弘扬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将儒家的“忠恕之道”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官僚主义”,人们头脑中首先产生的最快、最简洁的联想几乎都同一个词:“高高在上”。可是近年来,这一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体上看,“高高在上”已经被“高高在下”所取代。如今的工作条件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讯发达了,道路条件好了,各单位也都有工作车辆了,交通便利多了,因而就为机关与基层的沟通提供了极其方便的客观条件。一些地方各级政府的分机关官员,都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深入基层,现场调研”的同一招下,频繁地光顾基层。从表面上看,这些官员下基层“下”是“下”了,而且“下”的…  相似文献   

10.
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分析单一任务情境下政府政策执行策略的历时性变化,对多任务与任务共时性情境下的执行策略差异关注不足。从政策空间与组织资源两个维度出发,本文划分了多任务共时性情境中基层政府政策执行的四种策略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策略下的动员式执行、“按部就班”策略下的程序式执行、“重点突破”策略下的应急式执行和“抓小放大”策略下的选择式执行。对S省A镇四个案例的比较研究发现,差异化策略折射出执行主体的多重行动逻辑:基层政府通常依据“政策空间”大小与“组织资源”多少,在“凸显政绩”“不出事”“应对检查”以及“响应要求”之间作出理性选择,继而巧妙、创造性地落实各项工作,实现自身治理能力与基层风险防范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周怡 《人民论坛》2021,(4):16-19
如今,我国的消费意识形态在由“自然生态规律”向“交换价值规律”再向“象征价值规律”的变迁中,逐步实现了从“人的需求”向“生产本位主义”的转变。在“生产本位主义”意识形态下,人们的消费呈无意识的被动状态,商家有意识地对人的欲望进行了引导、调用和支配。在全面复工复产、拉动内需以及坚持改革开放理念的政策引领下,我们应持续在“第三消费时代”的道路上提振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2.
杜宇 《中国残疾人》2006,(11):14-16
寄语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巡礼之北京篇“十五”期间,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实施《北京市“十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进程中,市残联紧紧抓住“新北京、新奥运”的契机,从北  相似文献   

13.
“经济人”的德行选择与道德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飞 《长白学刊》2001,1(1):32-34
在“经济人”的基本人性假设前提下,在社会道德“流通”领域,由于“经济人”基于成本——收益计算进行的道德行为选择具有局限性,这样,在社会激励反复错位的情况下,反德行选择的盛行就会使得道德“流通”中断,社会道德风貌呈现恶性化。因此,要整合道德“流通”中断的现象,必须建立一个公正有效的制度结构,在这个结构下,德行。是有用的,“经济人”选择德行不仅是善的行为,而且也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广大的版图上,许多地方都大写着一个“农”字,农民兄弟的子孙大多也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从事着种种营生。据统计,中国每年每百名高中毕业生中,有91.2名将在“高考指挥棒”驱使下,纷纷掉下“升学率”的战车,进入纷繁复杂的大社会,  相似文献   

15.
我的追求     
我把自己从事学术研究的体会,概括为:要有站在“第一排”的精神,就是说要努力站在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而决不甘于站在“第二排’、“第三排”……,这便是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由此也就派生出“下一部”的意识。有人问我所出版的著作中哪一部最好?我总是回答说:“下一部。”我这样做,就是为着不固守住自已,而是自加压力,找出不足,不断寻找“下一部”的奋斗目  相似文献   

16.
乔云 《前进》2003,(2):31-32
实行干部能上能下是干部工作任人唯贤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干部工作在能“上”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明确了干部能“上”的标准和程序,对干部能“下”的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明确。但在实践中领导干部能“下”仍然是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具体表现在:实1、“下”的干部思想难接受。“下”的干部往往被人们称为“下台”的干部。“上台”与“下台”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使得“下”的干部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同事、亲友等多方面的压力,并会…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能卜能下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干部选任的问题上,组织部门做了大量的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规范了干部“上”的机制。但是,在干部“下”的问题上,除了因触犯党纪国法受到党纪处分、行政处分、法律法规制裁的干部以外.其他干部能“下”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难点清浦区委组织部在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完善于部“下”的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陈江玲 《岭南学刊》2004,3(6):37-40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全面把握“一国两制”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要认识到“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两制”是在“一国”的前提下的“两制”,“港人治港”是爱国爱港者治港,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相似文献   

19.
第十八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修改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台湾原住民的“族称”演变,是两千年来以“汉番(原汉)”关系为主轴的跨文化互动与认知的反映。由于台湾原住民缺乏本民族自身的文献历史,族群历史的被动记忆保留在异文化的文本中,从汉唐宋明时期“化外”接触中的“夷”、“番”,清代“理番教化”中的“生(野)番”与“熟(化)番”,日据时代“皇民化蕃政”下的“生蕃”与“高砂族”九族,光复以来“山地行政”下的“山胞”十族,从笼统、概括的“统称”到各族群的识别与相应“族称”,都是它文化视野下的认知符号。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原住民运动”过程中“正名”的“原住民”十四族,则潜伏着来自原住民族群以外的“台独”政治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