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色列、埃及的治沙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国土是沙漠,因此,他们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发展以节水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大力开发沙漠农业技术。埃及全国约98%的人口挤居在仅占全国面积4%的尼罗河流域,他们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国外投资,鼓励和吸引人们到沙漠地区去投资、定居和移民开发,研究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的土壤改造、灌溉和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如何发挥科技孵化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 《政策瞭望》2006,(6):42-43
以色列发展经济的客观条件并不理想: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5万平方公里,其中1/3为沙漠,可耕地面积只有17%,能源及矿产资源贫乏;人口仅690万,国内市场相对狭小。同时,以色列长期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处于敌对状态,贸易受阻,尤其是以巴冲突此起彼伏,自杀性爆炸不绝于耳。但2004年以色列人均GDP达到了1.7万多美元,GDP增长率达到4.3%。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近10年来以色列异军突起的高新科技产业。以色列目前在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医疗设备、生物技术、信息和通讯技术等领域都已达到世界尖端水平,其高科技产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部工业出口的70%…  相似文献   

3.
经典的抗争     
今年有一条小新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去年以色列的水供应量超过了需求量。这条新闻诉说的是犹太人逆境中经典的抗争。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降雨量严重不足,主要水源是发源于戈兰高地的约旦河。可它只能算一条小河沟。我曾经过河上一座铁桥。停车俯瞰,只见涓涓细流。正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技术,对世界农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色列人在1967年从叙利亚手里夺取了戈兰高地,并在那里植树造林。我于上世纪90年代中访问以色列时.树已成林。我看到.每一棵树都用角铁和铁丝围了起来,以防牛羊啃噬:每一棵树的根部都有一根细细的塑料管在缓慢地滴着水,水量由计算机控制,据介绍用的是再生水。以色列农业三分之一以上用的是再生水.而我国严重缺水的城市还在用自来水漫灌城市绿地。在以色列,地下水也是宝贝,得到了严格的呵护,决不允许污染。海水淡化技术先进,成本低。于是。这么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居然成了一个农业强国,出口大量鲜花、蔬菜和水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与实践》2008,(2):46-48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同时.他们在加快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推选国家整体协调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如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美国大力发展“精确农业”、法国长期实行对农业和农民的“多予少取”政策、以色列的“高效农业”等,特别是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几乎都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成功破解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我国吹响了“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如何有效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民心工程,倍受世人关注,更催国人思索。为此,本栏目将陆续刊登韩国、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以资借鉴。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西亚沙漠的边缘,是个中东地区的小国,面积213平方公里(不足两个北京大)人口约500万。它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国家,又像是一个年轻的西方国家,以色列独特的风情给人以神秘感。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水比油贵”是以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针对水资源严重匮乏,以色列政府将水资源的开发、保护、管理和科学使用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开源节流。建国50多年来,以对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成绩斐然,如农业产量增长12倍,而用水量只增加3倍。以色列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经验对我国颇具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龙曾是以色列国防军著名将领,被人称作“沙漠武士”,因此有人认为,“鹰派”人物沙龙出任以色列总理,只会给中东带来危机。但沙龙称,如果巴方选择和平道路,就会发现新政府是“真正的和平伙伴”。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见闻     
《春秋》1998,(2)
以色列是个在沙漠上立国的小国。我曾随山东经贸代表团赴以色列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时间虽短,却留下许多深刻印象。下面记述的就是我在以色列的一些见闻和体会。“大脑就是我们的资源”以色列是个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它建于  相似文献   

9.
华洪军 《长白学刊》2007,(3):109-110
吉林省的农业经历了从狭义农业向广义农业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现代大农业。进入21世纪,面对世界经济的大市场,吉林省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积极推动吉林省农业由现代大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个系统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吉林省农业发展的远景目标。为此,必须打破原来的狭小承包,扩大承包规模;改造农业设施和设备,提高农民素质,为吉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广阔渠道。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耕地面积达一亿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但河南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市场化水平低。在加入WTO之前,决策者和学术界大多数人士认为,河南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会受到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减轻入世对本省农业的冲击,河南省委、省政府制订措施、下发文件、培训干部,响亮地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1.
《政协天地》2013,(9):21-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政府投入和补贴较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艳艳  SunKing 《小康》2004,(1):77-78
以色列的农业组织制度--集体农庄"基布 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 的集体农庄均寿命不长,而以色列还要实行这一 制度,并且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原来,基布 兹有它特定的制度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 通庄员在生产上和管理上积极性低下的问题。 在以色列农业经济中,集体农庄采取了两种  相似文献   

13.
正以色列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临埃及,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它人口788万、国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天然资源屈指可数。但坚强的犹太人在沙漠中发展农业,在四面楚歌中寻找盟友,在狭小的国度中发展高新技术,创造出了辉煌的科技和经济成果,令全球瞩目。是什么给予了以色列神奇的力量?一、以色列人的忧患意识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孤立的处境就已经存在。22国阿拉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品牌农业是顺应世界农业演进趋势,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农业大省如何做强农业,成为农业强省,是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湖北品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全面梳理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潜在优势、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湖北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永忠 《政策》2013,(7):60-61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稳天下"的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农业生产潜力得到很大发掘,现在单靠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发展空间很小,还会增加生态环境负担。因此,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之路。这对于人多地少的武穴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一、树立"大农业"理念,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树立现代农业是"大农业"的理念,着力构建和完善一、二、三产业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  相似文献   

16.
彭匈 《中国减灾》2010,(4):47-47
在以色列狭长的国土上旅行,举目望去,沙漠砾石,热气蒸腾,很难与“流淌着蜜与奶的土地”对上号。这种严重缺水的沙漠早地,竞占了他们国土面积的60%,而以色列的人均年用水量只有3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三 :一是伴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产品供求总量实现了基本平衡 ,丰年有余 ,告别了短缺经济 ;二是伴随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 ,使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单一的资源约束变成了市场需求和资源的双重约束 ,而且市场需求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 ;三是伴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农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关系愈来愈密切。随着我国加人WTO ,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样 ,农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入世”会给中国农业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这是因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缓慢,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市场农业还未形成。在农业生产方面,一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世界水平,处于价格竞争的劣势。二是我国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处于非价格竞争的劣势。三是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的不信任。在农业市场方面,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不能再使用非关税措施。我国要按  相似文献   

19.
陶彦召 《同舟共进》2013,(10):16-18
一位外国人若在以色列,很快便会发现,被当地人问及最多的问题,要么是“你觉得以色列怎么样”,要么是更为直白的“你喜欢以色列吗”——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民族像以色列人这样,如此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延续着一种落后的农业模式和化学农业方法,使中国农业陷入多重困境,面对多年难以解决的"三农"问题,我时感焦虑。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而且是一名从事山区工作30年的探索者、实践者,对山区农村、农民、农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深深懂得农业艰苦,尤其山区,周期更长、风险大、灾害多、见效慢……为了探索中国农业发展新思路、新模式,2004年5月,我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和条件,来到休宁县渭桥乡创办霞溪农庄,在10前我就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