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论与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之间的差别、对立的分析,来揭示当代中国人在理想人格模式选择的矛盾解决方法。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人格理论和儒家理想人格理论都以各自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它们之间的殊异是与各自对人性的规定密切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
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通过对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设定内涵的现代阐述与积极转换,认为这些特质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在历史上对我国文明与人的发展曾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 ,儒家理想人格仍然有其独具的优越性。它所提倡的尚义崇仁、追求至善的价值目标 ,好学深思、通古博今的人才范式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内在品格 ,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广阔胸襟 ,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学习的闪光之处。当然对于其中的价值取向神圣化、片面化、不公化、保守化的糟粕思想及其对当代国民心理的影响也要进行全面的批判与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传统儒家在其人性善恶论、品级论以及二重性的基础上,通过内在为仁与外在为礼的道德修养过程描述,践行博学、正己、尚义、中和、多思、慎独、重节、重行的人格模式,实现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体系的构建,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新儒家重视理想人格的培养,倡导良心、仁性的修养,不断提高生命境界,力求实现"理想人格"或"完满人格"。新儒家从其文化智慧中提炼出的"理想人格"概念,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层次理解,旨在不断提高生命的意义,增进生命的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借鉴。  相似文献   

6.
揭示传统儒学理想人格论蕴涵的默会维度,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7.
唐《毛诗正义·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因此在文化发生学上,原始的文学意象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类型研究往往具有强烈而生动的暗示与象征意义。例如,在道家心目中,“专气至柔”的“婴儿”(《老子》第九章)所隐喻的是一个和光同尘而与物委蛇的“无为无不为”的境域,而在《盂子》中,“大人者”所以“不失其赤子之心也”(《离娄下》)却在于其能够涵养并扩充仁义孝梯之心的“良知”、“良能”。(《尽心上》)因而在儒、道经典中.即使对同一个意象,二者的感悟与发挥却可能趣同而旨异。因此,对…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儒家学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现在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有人认为儒家无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阻力;也有人认为儒家有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助力。研究这个问题,应深入考察中国和东亚地区曾受儒学...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儒家思想?请看——  相似文献   

10.
李文玲 《求索》2007,(7):209-211
自儒家孝伦理思想形成、完备后,其治世功能在汉朝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儒家的孝伦理与国家的法律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孝伦理全面法律化。表现在行政法领域,则为在官吏管理上以孝选拔官吏、对在职官吏是否行孝进行奖惩、要求官吏推行孝教并进行褒奖;在文化教育上确立《孝经》的经学地位,并将其作为全国性的教材;用诏令形式优抚老年,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以诏令形式奖励孝子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落差叶南客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分解,是二元人格结构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划分了,中国古代所谓圣贤与庶民、君子与小人便是这两类人格的早期表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英雄和平民也分别体现了这两种人格精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  相似文献   

12.
何其二 《桂海论丛》2011,27(2):46-48
英雄是理想人格的象征与代表,是人类精神的向往。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英雄崇拜是人们对英雄强烈情感的外部表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它是激发人们学习英雄动机的心理基础和内化英雄精神、完成人格重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姜红 《前沿》2010,(24):58-60
从终极人格理想与现实人格榜样的两极视角比较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格理想观,可见不论荀子心中的"圣人"与"君子",抑或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幸福者"与"恢宏大度者",皆具备优于俗众的良好品质,体现了人类寻求完善自身的美好愿望。由二者对道德与财富、道德与身体、道德与语言之间关系的不同析解,见中国儒家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间的迥异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正>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曾作为禁锢人们思想,束缚人们进取的准则和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批判和讨伐。当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计划经济下的道德文化面临瓦解,适应市场经济新的道德文化尚在形成中,在道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做人思想,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修养、“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等,体现了儒家注重个人德性和道德修养的特点。儒家伦理的这种特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人生观价值观的缺陷,培养和塑造人生智慧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儒家人格价值观在近代的蜕变、转化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阐释传统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剔除其封建主义胎骨,使之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的道德人格价值观。这表明传统儒家价值观并未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瓦解而终结,而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开始在本质上发生新的蜕变和转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在人格方面存在某些缺陷。新世纪对青年的人格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挖掘传统文化中孟子关于人格修养方面有关论述的精华 ,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有利于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 ,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导性的传统价值观,儒家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仍指导着当代中国人的行为。本次研究运用专门用作儒家伦理测量的社会价值观问卷,对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予以实证层面的经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郭剑林 《前沿》2006,(7):163-166
传统大同理想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平等,生态伦理强调的是人与万物、自然的协调,和谐社会要求的是社会系统各方面的均衡和谐,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贯穿于其中的最根本的一条脉络,就是公平正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在长期演变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中提出的人格教育理念对于现代德育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极大丰富了现代社会人格培育内容。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挖掘先秦儒家理想化人格的塑造思路,为培养和谐健康的现代社会人格提供参考,进而提升全民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