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10年间,拉美政治向左转向,越来越多的总统来自中间偏左政党。通过研究1975年至2007年间18个拉美国家100次选举的样本,文章考察了解释总统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因素。文章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农产品、矿产品、石油产品的丰富与一国出现来自中间偏左政党的总统呈显著的正相关。但是,石油出口因素仅对委内瑞拉有效。第二,过去的政治歧视和政府危机也与向左转呈显著的正相关。尽管当现任总统是保守主义者时贸易开放的影响消失,但贸易开放及前任总统来自右翼对出现一个更为自由的总统的可能性有负向影响。第三,当右翼总统任期出现政府危机时,在紧随而至的任期内出现左翼总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2017年修宪公投后,土耳其启动了从议会制到总统制的转型,这是土耳其历史上又一次深刻的政治体制变革。在转型过程中,正义与发展党(正发党)充分发挥选举制度赋予的政治合法性优势,利用其在长达十余年的执政过程中积累的政治经济资源和民意基础,从2014年总统直选、2017年修宪公投取得成功到2018年总统制下首次总统选举胜出,通过渐进方式较为顺利地实现了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此次变革强化了总统权力,使得正发党与民族主义行动建立的"人民联盟"赢得执政权,政府权威得以重塑,同时也为埃尔多安总统实现再次连任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政治转型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土耳其政治发展中国内政治分裂、政治波动和政治两极分化的历史痼疾,也将对土耳其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和外交等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普京担任俄联邦总统六年多来对俄罗斯的政治进行了综合治理,基本理顺了国内各种政治关系,形成了俄罗斯独特的可控的“主权民主”制政治格局。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使普京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总统换届选举,普京何去何从,俄罗斯政治棋局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法国总统选举制度是法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选举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设计理念就是通过政治博弈,寻求一个社会各阶级、阶层和政治力量的平衡点,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显示了法  相似文献   

5.
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最后出现了大法官选总统的奇特局面。副总统戈尔尽管心里不服,背后又有赢得多数选民选票的民意撑腰,但嘴上也得表示完全尊重和服从最高法院的权威,老老实实地宣布竞选失败。是谁赋予了最高法院如此巨大的政治权力呢?是宪法吗?不是。美国宪法只是规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和制衡的政府格局,并没有明文赋予最高法院—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2009,(3):44-44
1月17日,马拉维执政的民主进步党召开首届全国代表大会,推举穆塔里卡总统继续作为该党代表参加将于5月举行的总统选举,并通过了党的竞选纲领和新党章。 1月18日,中非共和国总统博齐泽宣布对福斯坦一阿尔尚热·图瓦德拉领导的政府予以解散,19日,中非共和国成立新一届“共识政府”,新联合政府由总统多数派政党、武装反对派、非武装反对派组成,期望促进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16日刚果(金)总统卡比拉遇刺后,刚果(金)特别内阁会议授权小卡比拉领导政府和军队,以确保国家局势的稳定.24日过渡议会通过政府关于小卡比拉担任总统和国家元首的建议.26日,他正式宣誓就任刚果(金)新总统.  相似文献   

8.
普京与车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京的总统生涯是与车臣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对普京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考验,而这次战争的胜利也给普京带来了极大的政治资本。现在,车臣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系列恐怖事件对普京的继续执政又提出了挑战,因此,车臣问题成为影响普京连任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印尼旷日持久的保瓦希德与倒瓦希德的政治斗争,终于以人民协商会议特别大会通过罢免瓦总统决议并按宪法规定选举梅加瓦蒂副总统接任总统而告结束.印尼进入梅加瓦蒂政府统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潘蔚娟 《国际展望》2014,(1):121-135
作为中东最大的基督教群体,埃及科普特人在20世纪70年代前却鲜为人知。70年代后,埃及国内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接连不断的冲突才使科普特人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从埃及总统对宗教和科普特人的态度、政府法律条规对科普特人的影响、科普特基督教和科普特人对埃及政府的态度等三方面,梳理了埃及科普特人在战后政治地位的演变过程,认为埃总统发挥宗教职能的不同方式、埃及人共同的国民政治认同尚未真正形成以及科普特人缺乏政治参与热情是其政治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尽管形势仍扑朔迷离,但革命后的埃及的伊斯兰化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有强化趋势,而埃及宪法的世俗化又将直接影响到科普特人政治地位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因此,科普特人政治地位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问题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继2015年伊朗核问题取得历史性突破后,2016年2月底伊朗又迎来了国内重要的政治选举——第十届伊斯兰议会选举和第五届专家会议选举。此次选举结果表明了渴望稳定与发展的伊朗民众对鲁哈尼总统执政近三年的肯定,也预示着伊朗未来的发展道路将更加务实和进取。  相似文献   

12.
贺喜 《国际政治研究》2012,(2):143-159,10
冷战时期,美国对以阿连德为首的智利左翼政治力量采取了干涉政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1964年智利总统选举中及1970年智利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后,美国采取了干涉行为。在左翼政党联盟"人民团结阵线"执政期间,美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方面展开对智利的干涉行动,其政策在最大程度上促成了阿连德政府的垮台和智利社会主义道路的终结。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是美国采取干涉政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总统政治是美国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学界相关著述颇多。美国学界对总统政治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制度主义、科学主义和多元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同时,由于研究者关注总统政治的角度不同,美国学界对总统政治的研究形成了宪政—法理研究范式、政治(传记)史研究范式、制度主义研究范式、政治—权力研究范式和认知—心理研究范式等五大研究路径。每一种路径都只抓住了总统政治的一个侧面,唯有注重研究总统个性和制度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总统制在美国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法国总统大选已然落下帷幕,"政治新人"马克龙组建新党独立参选并一举夺得总统宝座,成功登上政治权力的巅峰,成为真正的"超级黑马"。这一"奇迹"发生的真实原因是法国乃至欧洲政治生态与格局发生重大嬗变的深层折射。而随着新政府组建完成,马克龙总统未来内外政策的施政方向和前景,也必须要放到法国和欧洲政治生态与格局发生的重大深刻变化之中去考量。  相似文献   

15.
萨科齐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5月,法国选举出了战后出生的年轻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九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6月。法国又选出了新一届国会,法国总统萨科齐所在的右翼政党——"法国联盟运动"赢得了议会中的过半数席位,这一胜利为其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特别是他所承诺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人民党在贝娜齐亚·布托时代分别赢得了1988年和1993年的两次选举,获得执政机会.贝·布托所领导的两届人民党政府,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引进外资、推动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改善与西方的关系等方面,尤其是在提高妇女地位方面,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由于人民党政府执政绩效差强人意,再加上反对党及其执政的地方政府不合作,以及贝·布托本人与总统的关系恶化,这两届人民党政府执政时间均未届满,就遭到了总统解散.  相似文献   

17.
菲迪南德、马科斯是菲律宾独立以后的第六任总统。他在任20年有余,是菲律宾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他曾为菲律宾的经济振兴做出了贡献,也为菲律宾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一定地位,曾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世人的关注。但是,他又阻碍了菲律宾的政治发展,为自己塑造了一幅恋权独裁的形象,因而又为人民所推倒,为世人所指骂。对于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我们有必要进行研究。本文拟就他的政治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马科斯不同于历史上其他菲律宾总统,他在执政期间写了多部思想理论著作,从而给他  相似文献   

18.
雷墨 《南风窗》2014,(10):51-53
<正>"留学中国"规模的扩大,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中国的"留学外交"布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缘政治、战略利益考虑而展开的。在今年4月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办公厅主任卡里姆·马西莫夫被总统重新任命为政府总理。马西莫夫曾在20多年前先后就读于北京语言学院和武汉大学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去年10月,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并获得国际政治硕士学位的穆拉图·特肖梅,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马西莫夫和穆拉图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曾在中国接受较完整高等教育(而不是短期进修)的外  相似文献   

19.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10,(10):46-49
当代俄罗斯的政体是新权威主义下的宪政民主体制。它的特点是在俄罗斯的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保持宪政民主政体形式并实行总统统一领导的权力体制和管理方式。但"梅普组合"的出现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深入审视和分析俄罗斯的这种政治体制。这是一种以个人威望为基础的总统集中管理模式,又恰恰是政局稳定和国家安定的关键。当今的俄罗斯政治仍然是精英政治。  相似文献   

20.
李鹏涛 《当代世界》2013,(10):71-74
2013年7月31日,津巴布韦举行了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的“三合一”大选,现任总统穆加贝击败了现任政府总理茨万吉拉伊而蝉联新任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