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增速快,合理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西部“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桂英 《桂海论丛》2006,22(1):64-66
农民问题有两个核心:一是土地问题,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土地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当代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进行大胆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和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权利,并通过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和市民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强 《新东方》2006,(11):41-4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而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则是拓展农民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人主张主要靠工业扩大、城市扩容来吸纳和消化的路子;有人认为要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本文拟就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相对剩余我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每年均有大量劳动力外流,甚至出现“民工潮”现象,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农村已出现了大量绝…  相似文献   

4.
武云兰  李基 《前沿》2012,(10):93-9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多年来备受关注,党和政府以及经济学者为寻求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多年的不懈探索,四川是我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实质性稳定转移,在四川经济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就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四川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转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迪平 《湖湘论坛》2003,16(3):61-6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 ,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近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因此 ,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近年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 我国乡镇…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凯 《前沿》2005,(8):214-217
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政府就一直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应以就地转移为主刘永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从我国国情出发,以就地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开发利用,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解决得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宝贵的社会资源;解决得不好,它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结合湖北省谷城县的实际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 ,如何转移好这些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目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应采取积极发展技能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改革农村二元保障结构 ;有分别地推进小城镇化建设 ;加快农村产业化 ;深化农业内部结构、内部消化就业和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等措施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宝  李晓霞 《前沿》2005,(6):60-62
“三农”问题是全国上下关注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加收入问题。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较多、素质偏低,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此,要多渠道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养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自1957年创立以来,教育、感化、挽救了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然而,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劳动教养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立法等诸方面都明显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劳动教养立法,使劳动教养有法可依,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富余劳动力就业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等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是国家拥有武装和特殊强制手段的行政力量,公安机关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以及现实社会的状况要求作为警察重要来源的公安院校必须加强对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从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寓职业道德教育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中以及提高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公安院校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urned China from merely a country with a massive labor force to one with developed human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它既是我国法学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也是西方社会攻击我国人权状况的主要层面.本文对劳动教养制度存废争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结合法学理论对之进行评析,认为劳动教养制度不能废除,应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宗教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宗教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刻的影响,全国55个少数民族约1.1亿人口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信教民族地区,宗教和教育合二为一,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据点,又是大大小小的教育中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成为边疆农村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模型提出各国的贸易应基于本国占优势的资源,但里昂惕夫经过研究发现涵于劳动力资源内的人力资本因素,并提出反论。里昂惕夫反论解释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深远意义,即仅以眼下的劳动力成本低作为优势制定外贸产业政策是不能持久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应当立足长远,在保持当前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多体系的集约化的外贸产业,同时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日益增多,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政治思想强,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才,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克服一些错误的教育心理,在深入了解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构建新的思想道德体系,以解决他们实际困难作为配合,力求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劳动目的认知上的偏差,劳动组织过程中实施手段的偏离与缺失,监狱组织罪犯劳动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过构建以"自食其力"为目标的罪犯劳动驱动体系、以科学手段为指导的罪犯劳动组织体系以及政府扶持为主要模式的罪犯劳动运行体系,可建立较为理想的罪犯劳动制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改造既是监狱改造罪犯的手段之一,又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情况看,劳动改造在监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与监狱“改造人”的工作宗旨不相吻合的问题。对此,应从监狱体制改革、监狱生产定位、劳动改造考核体系优化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改造工作,突出劳动改造中教育改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