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6月28日下午,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在省歌舞剧院实验剧场举行.委机关和委属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及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 用感恩之心、礼赞之诗、跨越之歌、华彩之舞,讴歌党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的百年光辉历程,共同缅怀党的光辉伟绩,共同展望党和祖国的光明前景.整场活动精简又精彩,生动又深刻.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遵循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但当时更多地强调集中和纪律,忽视发扬党内民主.贯彻民主集中制,制度建设是基础,“一把手”是关键,要处理好正副职关系,发扬集体领导,注意监督保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这是立党之识、存党之本,是确保党内生活正常化、规范化,永葆党的青春活力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的先导性要素.提高党的思想建设质量,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推动"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必须高质量抓好党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的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科学的轨道上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半个多世纪后,在世界上一些多年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的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提到了格外重要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体现了党在自身建设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决心与睿智,同时也拓展了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领域.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党长期执政所必须具备的党自身的基本素质及基本条件.党的执政能力源于何处呢?一般来讲,固然源于党的执政实践,包括执政知识的学习和执政经验的积累.但认识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像前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等不仅具有相当长时间的执政实践,自身还有一套执政理论和丰富经验,但却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尽管这些大党情况各异,教训有别,但一个共同之点就在于党在日益变化的形势面前不能做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党失去了应有的创造力,党的执政能力之源枯竭了,就难以支撑局面.总之,创造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源泉,是执政能力的根本和保障.党的创造力建设理应贯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制度,更是共青团工作的谋事之基、立足之本.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在全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力进行谋划解决,对于推动团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党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提出的新理念.针对现代大学生不良品德行为表现,本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导思想下,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探讨现代大学生个人品德培养.  相似文献   

7.
李晋玲 《前进》2004,(12):16-17
党的执政能力既包括党作为整体的能力,同时又包括作为每个党员的个体能力.党的整体执政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党员个体能力的提高,党员个体能力的提高是党的整体能力提高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6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党员是执政党肌体之细胞,其队伍的素质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执政意识和整体素质.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高度出发,坚决整治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长期执政威胁最大的问题,坚定不移反腐败,查处贪官之多、涉及领域之宽、行动密度之大、问责力度之强,都是前所未有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党代表任期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7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颁布和实施,关于党代表任期制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党代表任期制作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制度性创新成果,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规范和完善,使之成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和增强党的创新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2021 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大党,世纪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自我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人生实践,热情呼唤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民主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完善与创新党内民主制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固本之策;但在实践中,党内民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必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营造党内民主氛围、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和机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因此,发展民主,既要盘活存量,又要扩大增量.  相似文献   

12.
要言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相似文献   

13.
重视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执政者的道德品质,是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表彰勤政廉政典型,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对保证执政党所倡导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领导与执政效果和形成社会良好的道德心理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上率下带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作风建设从严从实、常态长效,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和建没的各个历史时期,刘少奇同志都十分重视党的统战工作,并为之作出了重大贡献.刘少奇同志在解放前夕的"天津讲话",就是我们党运用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团结教育引导民族资产阶级、协调阶级关系的生动篇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重要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和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管党治党做得好、管得严,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欣欣向荣;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相似文献   

17.
岳爱武 《群众》2020,(7):22-2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确保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战略之举、现实之要和长远之策,是保证全党9000多万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时代之需和制度之备。制度的设计、构建、运行、完善需要搭建一系列完备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杨金镜 《中国民政》2005,(11):28-29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民政部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常怀为民之心,多行为民之举,勤修为民之能,努力维护和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9.
王庆五 《群众》2017,(21):18-20
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成就是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将之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孟轲 《党建研究》2021,(8):30-3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既是寻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不懈奋斗史,又是以制度化手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艰辛探索史.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对于以制度之力持续筑牢"中国之治"的意识形态根基,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