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论医疗知情同意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情同意作为一项有利于实现医疗目的的私法原则,具有其独立的利益设计和价值取向。告知说明义务的履行是实现知情同意原则的前提,而知情同意理论的要件是具体落实知情同意原则的关键,其中判断患者是否具备同意能力是知情同意的重要因素。但在适用知情同意原则时应注意识别几种例外情势。为了切实保障知情同意原则的实现,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知情同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紧急避险制度在急危患者医疗知情同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知情同意作为患者的一项重要权利在医患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完善我国的医疗知情同意,尤其是急危患者医疗知情同意相关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在法律上对于急危患者知情同意如何保护,以及在患者医疗知情同意与生命冲突时,作为医生应如何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运用紧急避险理论对医生救治急危病人的法律责任的免除,急危病人生命的保护提供思路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在施行医疗行为之前充分告知患方相关医疗信息,征得患方同意后与其签订的医疗文书;医疗知情同意书是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和承担医疗风险的证明文件;它具有督促和证明医方履行告知说明义务、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的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基于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医方可以排除适用医疗知情同意书;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疗知情同意书制度,对减少和防范因医疗知情同意书而发生的纠纷,对建构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程杰 《科技与法律》2013,(1):13-22,78
医疗知情同意规则包含医师说明义务和患者同意权,是现代医患关系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台湾地区的理论和实践中均主张由医师履行说明义务,而说明义务趋向双重标准,内容也不断扩张,在个别情形下存在例外情况。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大陆相关法律法规可从扩展细化医师说明内容、明确说明义务履行主体等方面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及其引发的种种愤懑,使得各种利益纠葛、体制冲突、伦理诉求和法律管制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之从前更为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对医患关系的社会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医患双方的关系并不融洽,双方缺乏高度的信任感,一旦患者未达到其预期的疗效,势必为双方的矛盾、冲突和纠纷埋下伏笔;医患双方在具体运用知情同意权法则时产生的强烈的错位,使得知情同意权在减少医患纠纷、构建高度信任基础上的医患和谐关系的功能大打折扣。而对实践中的一个真实案例的审理的剖析则反映出我国法律和司法在知情同意权方面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使得知情同意法则的建立迫在眉睫。我国知情同意权法则的理想构架应该包括:知情同意权法则的基本原则,医生的告知义务,患者的同意以及违反告知义务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6.
知情同意是适应现代医学目的和医学模式转化的医学伦理基本原则。随着医疗法治的进步,知情同意已被赋予法律意义而成为了现代医患法律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需要尊重知情同意的法律规范及其相关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7.
知情同意原则强调了病人同意和医师的说明义务对适法医疗行为的重要性。但是,考虑到伤害罪保护的是客观标准确立的身体健康利益,所以,医疗行为若是取得治疗效果就不符合伤害罪构成要件,没有刑事追诉的可能。即便是实际发生了医疗伤害,如果存在被害人同意、推定同意、法令规定、紧急避险,可以阻却违法性;如果存在同意的假定,也应当作无罪处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有关患者知情同意权均有类似之规定,但在概念以及构成要件上却语焉不详,这直接造成了实际适用上的无序;为此,在实际实务中应慎重适用患者知情同意权而不应扩大其适用范围,同时,对其适用范围做相应的限制,使得医生的医疗裁量权得以复归;在知情同意权与医疗裁量权之间找到契合的平衡点,这样才能真正解开医患之间知情同意的死结,才能构建医患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9.
浅析患者知情同意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秋汀 《法制与社会》2010,(30):270-271
患者知情同意权理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它是指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履行充分告知义务后,患者依靠自身的认识理解能力,真实自愿的作出同意决定的权利。患者知情同意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知情、自由意志、有能力三个方面。患者知情同意权具有保障患者自决权实现、对抗医疗"合理风险"以及划分医疗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0.
医患关系的形成与扩展:对美国法上几则新近案例的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法中,存在医患关系是主张医疗损害赔偿的一个先决条件。医患关系是一种基于双方自愿的契约关系。医生没有直接接触患者并不妨碍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建议可以启动医患关系。与一个想分娩健康婴儿的孕妇形成医患关系的医生也与胎儿形成了医患关系。与医生这一职业人员存在相互关系的人可包括没有与职业人员建立严格/直接的契约关系的人群。医生的注意义务可扩展到与其不存在直接的医患关系但存在特殊关系的非患者。如果通行的注意标准所创设的义务明显有益于某些可以确定的第三方,该第三方处于可预见的危险区域,而医生知道此类第三方的存在,那么医生的义务将指向该第三方。当医生仅仅提供检查而没有对受雇者提供医疗和照护时,医生与被检查人员之间不存在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Medicinal products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s as well as potential therapeutic benefits. This is reflected by the legal requirements for patient information on drug therapy which can be differentiated into general product information, regulated by pharmaceutical (i. e. product safety) law, and individual patient information on the treatment with the product, which is subject to medical malpractice law. The physician's duty to inform the patient comprises therapeutic information as well as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informed consent. Therapeutic information intends to empower the patient to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reatment and to protect him/her against preventable danger and risk; it is part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aimed at the individual patient and his/her personal situation.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informed consent enables the patient to a self-determined decision on the treatment offere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information o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risk information. Product information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former should be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information on the concrete treatment, provided by the physician in a mandatory oral conversation with the patient. Product information cannot replace the physician's individu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来看,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不能完全涵盖董事对公司和股东造成损害的不当行为,亟待突破公司法关于董事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的框架。在此方面,美国特拉华州公司法中的"善意"规则的演进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在特拉华州,确认"善意义务"的独立性有其客观价值,但也存在逻辑困境,故存在巨大争议。我国学者对于引入董事的"善意"规则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为应对实践中纷繁复杂的董事责任纠纷,我国应立足于实践需求,通过理论创新,将董事"善意"规则确定为董事信义义务制度的内涵,甚至将"善意义务"定位为独立的董事义务也未尝不可,但暂时不宜将公司合规确立为独立的董事义务。  相似文献   

13.
14.
丈夫拒绝签字导致妻子死亡的行为属于间接故意杀人。肖志军因具有法定的救助义务而成立不作为;刑法应偏向患者利益,在医疗领域中采用风险增高理论来判断因果关系;在拒签时,肖志军认识到了妻子死亡的具体危险性,这决定了他属于间接故意的杀人。在社会救助体制缺失时,刑法期待通过强化个人责任而确立"全力救助患者生命"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The exercise of reasonable care and skill by a medical practitioner may give rise to an obligation to follow up a patient after a consultation or procedure. That obligation cannot always be discharged by passing the burden onto the patient, for instance, by advising the patient to return for a further consultation. The few cases that have addressed the issue in Australia have clearly placed a heavier burden on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o implement effective follow-up procedure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scope of the duty and makes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to assist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addressing its legal responsibilities.  相似文献   

16.
医疗行业属高风险行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事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演化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医患双方在医学知识掌握上的不平衡,造成了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患方举证困难。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第4条第8项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采取过错推定原则,成为医疗赔偿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一大进步。本文以一起医疗纠纷侵权诉讼为例,深刻剖析了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的民事证明责任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知情同意原则所保护的客体是自我决定权.知情同意原则下的损害赔偿责任不同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二者不能互相否认.医方违反知情同意原则的责任是一种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该责任的构成要件可包括(1)医师存在法定的告知义务;(2)医师未能将对患者的决定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风险/信息告知患者;(3)在告知不充分的情况下,患者由于选择了当前的治疗方案而受到伤害;(4)医师的义务违反与患者的伤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中,告知义务是否充分的判断应以处于同样情境的一个理性患者所需作为主要的标准;对信息"实质性"的判定应看一个与患者处于同一位置的合理审慎之人在决定是否对所建议的治疗做出同意时会对某一事实赋加重要性或将该事实作为一"决定性"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在因果关系存无的认定上,则要考虑若患者被充分告知实情他是否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决定.  相似文献   

18.
医事法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医事法律立法的迟滞和理论研究的欠缺 ,应开辟独立的医事法研究领域。医事法具有三个特点 :( 1)缺乏完整的医事法典 ;( 2 )主要内容包括医事主体法、医事行为法 (含医事程序法 )和医事社会法三个方面 ;( 3 )医事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权利义务的不完全对等。医事法还具有三条基本原则 ,即先导义务原则 ;最少损害原则 ;生命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刑法理论看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医疗行为从表面看似乎给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但其主观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客观上有利于患者和社会 ,因此具有正当性。但医疗行为的正当性具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本文根据允许的危险、受害人承诺、义务冲突等刑法理论 ,对医疗行为的正当性根据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Most courts agree that the duty to defend is broader than the duty to indemnify. Many courts also agree that the duty to defend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four or eight corners rule. There is not agreement, however, whether extrinsic evidence may be used to expand, narrow, or eliminate the duty to defen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 and contends that extrinsic evidence is only appropriate in circumstances where a policyholder seeks to establish a defense obligation or where the insurer is aware of information independent of the complaint that confirms a defense obl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