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旨在让广大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网友点击进入留言板首页就可以给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  相似文献   

2.
《兵团党校学报》2010,(5):76-76
点击鼠标,百姓心里话就会直通中南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9月8日开辟留言板,名字就叫“直通中南海”。数万名网民已经在留言板上发言,关注的话题集中在房价、教育和食品安全等社会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近日在北京召开研讨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48位网友留言督办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就网友留言办理及网络舆情等话题进行了研讨。据介绍,2006年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创办以来,已接收网友留  相似文献   

4.
王凡 《党史博采》2006,(1):21-27
王敏清是“文革”后第一任中央保健局长,他从25岁开始,就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医疗保健工作,曾五进中南海,是名符其实的红墙医生。本文作者通过对他的采访,将他在中南海的点点滴滴难忘经历娓娓道来,红墙内许多领袖和领导们的珍闻轶事也随之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开。本文出自党史纪实名家之手,文笔明快流畅,内容丰赡充实,为防以讹传讹,作者特别对一些相关文章中的错误描述进行了匡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体现了中共对政党运作规律的承认“执政能力”曾经是党建理论的敏感话题之一.而6月29日下午,两位学者走进了中南海,和中共领导人探讨这个问题。这是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和中央与国家机关相关部委负责人70多人聚集中南海怀仁堂。  相似文献   

6.
胡佳恒 《廉政瞭望》2011,(21):62-63
自1949年中南海丰泽园的毛泽东居所挂起张大干所作的《荷花图》以来,数以百计的绘画作品陆续流入红墙之内,逐渐成为中央政治符号的组成基因——无论是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场所,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还是领导人出访所携带的国礼名册中,恢弘的绘画作品,总是必不可少的装点要素。  相似文献   

7.
边际  宗和 《学习导报》2013,(14):41-43
群众来信是怎么送到国家领导人手里的?中南海里的信,又是怎么寄出来的呢?与中国政治最核心地带中南海仅一墙之隔,一个灰白色调装饰的邮局安静地伫立在府右街乙27号。府右街上,行人们的视线很容易被中南海门口的警卫岗楼和站岗式武警所吸引,极少有人注意这家距离中南海西门不足百米的邮局。  相似文献   

8.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却不是向忠发。细看党史的有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还有的说是蔡和森。党的六大至七大,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是谁?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前后顺序又是如何?笔者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籍雅琴 《新长征》2008,(1):62-63
我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20多次,曾10多次同党和国家领导人握过手,因双眼残疾看不见当时是和谁握手,只能事后才知道和哪些领导人握手见面。而这次中央领导谦和地向我自报姓名时,欣喜、激动、感慨之情交织在一起,让我一辈子忘不了!  相似文献   

10.
岳从欣  刘仓 《党史博览》2011,(12):10-14
陈云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与他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倡导和践行学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克菲 《党建》2009,(5):58-58
2008年10月,在珠海日东广场停放9年的毛泽东专机出售,要价800万元。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中央领导人乘坐专机往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标 《世纪风采》2010,(10):7-8
中南海是明清两朝的帝王之居,从1949年以来,它成了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核心领导人的住地。  相似文献   

13.
8月8日,一名网民以哎,要工资难啊为标题,在人民网开设的留言板上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诉说了自己的烦恼。按照天津市委最新规定,这名讨要工资的河北籍打工  相似文献   

14.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4,(12):38-39
作为公众“直通中南海”的窗口,《新闻联播》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头条的安排,排名顺序,镜头停留多长,都被津津乐道地讨论。有人甚至总结:“一些活动谁出现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没出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南海在古代是皇家园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国家领导人生活和办公的场所,充满神秘和神圣感。本书从细节着眼,由保健医生、警卫员、秘书等讲述领导人在特殊年代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讲述中南海的居住者们的生活习惯、饮食起  相似文献   

16.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17.
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随后六届一中全会选举向忠发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但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不是向忠发。查看党史的相关文章,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李立三,有的说是周恩来,有的说是周恩来和李立三:甚至不说,  相似文献   

18.
选举     
林木 《党史博览》2012,(3):2+59-F0002,F0003
1953年12月8日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走进中南海的北京市基层人民大会代表选举投票站,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相似文献   

19.
中南海,也有飞鸿出入。这些信件将国家领导人和普通寻常百姓家直接连接起来。就本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级别领导而言,九大常委都有过给民众复信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中国照相馆创建于1937年的上海,1956年由上海迁入北京。40多年来,这家著名照相馆不仅为北京百姓和国际友人服务,还承担了为中央首长拍照的光荣任务。五六十年代前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这里照过相。第一位来中国照相馆照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周恩来总理。那是1956年10月,周总理在中南海摄影师侯波的陪同下,来到这里照标准像。当时给周总理拍摄的是著名人像摄影师姚经才和张孔嘉。他俩以娴熟的摄影技术为周总理成功拍摄了一张质量极高、被称为传世佳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