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宝成 《新东方》2004,(7):45-49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把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体制保障和重要举措,主要做法就是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十届人大二次会  相似文献   

2.
<正>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动情地说:“我在这里,向大会郑重报告”,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这真是一个对中国农民的特大利好消息,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制,农民利益不断增长,农民不但得到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温饱问题开始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有所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相似文献   

3.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温家宝总理在走访灾区时,用白居易的诗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不仅如此,温总理还在报告中宣布了本届政府做出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在5年内取消农业税。从今年起,农业税税率将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4.
统一城乡税制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俊 《半月谈》2004,(4):68-70
200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今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特产税,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应该看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仍然是在旧的城乡利益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抱守现行税制的陈旧“载体”,终将“载”不动、也“载”不好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经济、稳定农村社会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农村税费改革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应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取消一切不应该由农民负担的税费,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五年之内,在全国逐步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对此,人们感到欣慰,农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新春刚过,一系列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明确规定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以及参与农村流通时应享受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优惠,并在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等部分地区也相继提出减征或免征农业税。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资料:农业税减免政策出台的过程和主要情况2004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2004年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自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中央财政拿出396亿元用于转移支付。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当年的农业税政  相似文献   

8.
豫政〔2 0 0 4〕 3 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降低农业税税率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第 5 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降低农业税税率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周密部署 ,确保降低农业税税率工作顺利进行。二○○四年五月九日河南省降低农业税税率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  相似文献   

9.
对公民环境权的内涵、外延、性质进行界定,提出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公民环境权入宪,是未来宪法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为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奠定了宪法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3月5日,当温家宝总理洪亮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响起时,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随后,有关“关注农业、支持农村、爱护农民”,成为了代表们在会议期间谈得最多、议得发烫的话题。代表们认为,一个奉行以人为本的社  相似文献   

11.
近一时期,有关三农问题的好消息不断,其中农业税减免, 对农民来说就是一个重大利好。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这一消息可以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各地传来信息表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这对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雨虹桥 《小康》2006,(1):80-81
全面取消农业税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一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大大加快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步伐,利农与扶农政策纷纷出台:农村税费改革普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式启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再上新台阶,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实行主要粮食品种主产区最低收购价制度……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已全部免征农业税,还有3个省也将农业税税率降至2%以下。“十一五”规划开局的2006年,我国将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将彻底告别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抑制房…  相似文献   

13.
沐浴着春风,2004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了,扫描今年两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私有财产保护入宪、"人权"入宪、公共卫生建设等无疑是今年两会大家关注最多的,也是最有共鸣的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三个代表"思想写入宪法,人民对执政党的监督也可进一步加强,人民的权益也将因此更有保障。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老百姓的利益更有保障了。以前总觉得宪法里我们  相似文献   

14.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落实宪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宪法意义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内涵,明确私产保护入宪的经济意义,转变对私产保护的错误观念,完善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5.
“私产保护入宪”意味着国家把私人财产保护提高到宪法的高度,这是一种根本性的保护,也意味着中国财产制度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一位记者说,在怡人的春天中,“两会”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一位学者说,“两会”是一个窗口,它让世人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位代表说,对人大工作者而言,“两会”就是一个节日;一位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说,“两会”不仅为人大工作,也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一位公民说,“两会”是咱百姓的。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的人权入宪与人权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款项 ,这是中国全面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 ,也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 2 0多年的重大成就。但是人权入宪与人权实现之间并不能划等号。当前我国人权入宪的政治意义大于现实意义。为缩短人权入宪与人权真正实现之间的距离 ,我们必须围绕唤醒公民的权利意识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 ,并以此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保护私产"入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对保护公民的生活安全,提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宪法修正案将“人权”写入宪法 ,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向转变 ,从根本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百姓的距离拉近。因此 ,“人权”入宪 ,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而且是我国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然而 ,面对“人权”入宪 ,人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心存一些疑虑 :一是“人权”虽然入宪 ,但“人权”走出宪法 ,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保护法 ,来保障实现人权 ,不知还需要多少时日 ;二是入宪后的“人权” ,仍然比较抽象 ,宪法既未对“人权”的概…  相似文献   

20.
从宪法的生态化趋势谈公民环境权入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时代推进了法律的生态化进程,在环境时代的冲击下,宪法的生态化已经成为必然。宪法的生态化完善需要基于自由权和发展权而发展起来的环境权入宪,体现环境时代环境权利的保护。通过对公民环境权概念的解读与界定,提出宪法位阶上环境权的定义,分析公民环境权入宪的理由及我国宪法的立法现状,进而提出构建我国公民环境权条款的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