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策"与"供给策"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供给理论"还是"需求理论"都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需求侧"与"供给侧"都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采取的政策偏向性策略,"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都是促进经济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供给无需求、有需求无供给和供给低效"三个方面,很多供给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而很多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供给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出现在"供给侧"方面,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经济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供给方管理方面,应采取清理无效供给、提高供给品质、挖掘潜在供给、创造新供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总需求严重不足。因而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最主要工作。如何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除了刺激总需求外,一个更为重要的措施是优化供给。优化供给一方面可以消除供给中的低效供给和无效供给,使相对过剩中供给的虚假成分降低,通过纯洁供给而改变需求不足的供给与需求失调关系;另一方面,优化后的供给可以引致起新的需求,带动需求增加,从而实现刺激需求的目的。如何优化供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通过完善产业组织而优化供给。一是要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关闭那…  相似文献   

5.
物价指数作为判断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的重要指标存在局限性。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进入过剩经济阶段。部分行业和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带有相对性 ,是经济转型阶段出现的特殊现象 ,是经济运行多轨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产物。增加居民最终消费 ,即增加有购买力的需要 ,在市场化过程中不可能自发实现 ,必须适时改革分配制度 ,理顺分配关系 ,消除贫富分化。要加快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别于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侧重于结构性调整的改革。在传统侧重需求管理政策导向下,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和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结构转型滞后,进而使得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变大。因此,2017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精准调控作用,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大基础科研的支持力度,从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进入"十二五"后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凸显,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潜在增长速度放缓,风险因素显现,如何应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乏力,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再突破成为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需求管理的局限性,重新审视供给管理,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的再突破的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态势不定、波动增大,而我国经济也由于外需缩小、产业结构失衡、人口老龄化和要素成本上升等经济问题的凸显,面临着经济增速下滑、金融风险增加以及经济持续性的平稳增长缺乏动力的情况。针对这样复杂局势,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的中国,原有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需要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结构不合理。现有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失去消费需求的拉动力,投资与消费失衡,其症结在于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供需错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在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化解产能过剩、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实现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11.
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营经济的发展仍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没能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增长的亮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这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1.思想观念上的制约。尽管党的十五大对民营经济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宪法的认可,但仍有人对于大规模发展民营经济还是心存疑虑。在思想认识上,突出表…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 ,由于社会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乏力是我国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 ,所以扩大内需以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经济界比较多的是从需求的角度探讨推动经济增长的途径 ,并且已初见成效 ,但对如何从供给的方面采取措施却研究得很不够。实际上 ,无效供给太多 ,有效供给不足也是社会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 ;减少无效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 ,通过改善供给 ,创造新的需求 ,是实现社会供需总量平衡、启动经济、加快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一、无效供给太多、有效供给不足的表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从1992年的14.2…  相似文献   

1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主线。目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举措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难点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深入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快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与重要举措。当前,残疾人群体面临经济贫困比较突出、多种活动和参与障碍、生存型需求未满足等问题。残疾人社会保障供给在人群受益范围、保障力度、服务可及性与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扶助效果欠佳。政策设计尚未精准化、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社会资源配置与动员能力较弱、社会保障法规建设滞后成为制约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当前要通过确立权力保障理念、厘清两大供给层次、补齐三大供给短板、完善配套支持措施等供给侧改革路径以优化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以迅猛的速度不断发展与壮大,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外需旺盛内需不足,投资旺盛消费不足,政府消费相对偏多而居民消费偏少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居民消费理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现实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资和出口推动。导致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处于不足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健全,传统消费习惯全,消费环境不佳等。  相似文献   

16.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方法,由浅入深地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重点从我国各经济参与主体与突出行业的角度来分析微观形成机制,并概括出经济现象与问题背后的本质根源。最终得出结论: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微观经济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再到宏观的供需失衡,构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持续增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持续扩大的对外贸易顺差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部需求严重不足、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金融体系存在严重扭曲等严重影响经济安全的内部失衡和结构性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一系列深层次因素在对外部门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8.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的中国经济主题。当前稳增长对财政扩张及信贷增长的依赖度很大,未来应向市场主导型稳增长转变。今年经济周期性因素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在经济上升周期遇到新问题,改革能否深入下去面临挑战:房地产的资源虹吸效应非常危险,回归房屋使用属性是合理选择,国企国资改革需要对"行业制度套利"问题充分关注,企业降成本应该找到现实合理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更高,速度更加合理;新时代经济结构更加协调、更加合理;新时代宏观调控更加均衡。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面临四大挑战: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供求体系出现结构性失衡;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提高改革方案的精准度和系统性,完善改革配套方案,以及统筹推进需求侧改革。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下的进一步深化举措,是提升中国经济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目前,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来看,最突出的矛盾是供需关系问题。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和重要基础,其经济规模、企业数量已经占中国经济绝大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只有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应对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取得真正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