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列宁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观,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完整理论,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阵线最薄弱环节的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列宁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观,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完整理论,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阵线最薄弱环节的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领导苏俄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武装大众的问题。列宁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用肢解的、修正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他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联系客观实际,也就是要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任务、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化的实际对象相联系。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学校课堂、通俗化的语言、媒介、实践生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4.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多民族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功的解决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民族问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列宁民族理论。通过引入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发表关于列宁民族理论文章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内关于列宁民族理论的著作,分析和梳理了国内学者对列宁民族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建设的过程中,在一系列文献中多次强调共产党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定革命信念。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它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无产阶级斗争的策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表现为它极其彻底而严整、它是方法而不是教条、它是革命的和批判的。因此,列宁号召共产党人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运动的旗帜。列宁的这一思想对我党正在进行的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国伟大的革命与建设导师列宁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上把握住了俄国和中国的国情,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富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新道路,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曲延春 《探索》2006,2(6):139-142
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列宁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彻底而严整的、正确的理论和纲领。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列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列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学习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阶层变化的客观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  相似文献   

9.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晚年根据苏联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中心工作的转变、对待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几个方面。探讨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宏 《探索》2001,1(2):73-76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对东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直接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最初的成功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占居主导地位的.同时,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及对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出现的某些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地认识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俄国人民具有伟大而深刻的创造力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是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源泉。列宁提出,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人民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革命创造力、俄国人民在革命过程中创造了苏维埃等观点。二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俄国人民自己创立的。列宁提出,"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是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源泉、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的创造力、人民的创造力受到苏维埃俄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善于激发苏维埃人民的创造力等观点。上述列宁的思想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怎么办?》中阐述了关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提出了革命理论在革命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及"灌输"在提高党员素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我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全党必须加强学习,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党的理论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不断革命论与革命转变论。列宁在俄国缔造了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模式,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非资本主义前途,指明了方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提供的理论、模式和指明的方向,仅仅为中国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描绘了大致的轮廓,要把这个转变变为现实,还要由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的实际进行独立的理论创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就是这样一种创造。这个创造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转变论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伟大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帝国主义时代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革命实践中,列宁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革命策略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策略理论。具体表现为: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从关键环节入手;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把争取大多数作为制胜的重要条件;掌握和运用一切社会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5.
谭丁 《前线》2016,(9):48-51
正《论我国革命》是列宁1923年1月在病中口授的一篇短文,是对俄国的孟什维克维尼克·苏汉诺夫《革命札记》一书错误观点的批判。苏汉诺夫在他所撰写的《革命札记》中错误地认为,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等,从而以此否认俄国革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殊性,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政治前提、经济前提、文化前提的辩证关系,有力地批判了  相似文献   

16.
列宁学说的核心是宣告社会主义在一个落后国家的正式建立,十月革命为20世纪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意味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型现代化的开端。列宁思想的重要特征是精明的策略性以及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时期,列宁克服了"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对俄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影响。列宁学说不是狭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虽然它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产物,但绝不是只适用于俄国。21世纪列宁学说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他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所蕴含的方法论及其价值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对象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是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在实践中造成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更要走自己的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正>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大地上活跃着一批以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为主要志向的仁人志士。他们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革命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希望。于是,他们以颂扬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指向,以"走俄国人的路"为目标,以组建俄国列宁式的政党为手段,在当时中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阶层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分析了阶级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础。列宁吸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阶级理论最精华的部分,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阶层变化的客观实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绳 《世纪桥》2004,(6):4-10
毛泽东从来十分重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分重视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下面一段话是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话:"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