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外语教育政策、法规以及重大事件的回顾与梳理,发现美国外语教育战略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国家利益为取向,用能力标准来引领,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霸主"地位。但是从美国外语教育的现状来看,外语战略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外语人才仍然处于紧缺状态,究其根源,传统的"文化痼疾"显然"难辞其咎"。研究美国外语教育战略演变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战略目标与东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全力重返东南亚,这在东南亚及其周边引起了震撼。美国关注东南亚由来已久,但当前政治、经济与安全等国家利益的需要和东南亚特殊的战略地位,使美国在东南亚倍加用心。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将其全球战略三大目标:安全保证、经济振兴和全球民主化,与东南亚结合起来,开拓性地把东南亚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为反恐第二战区、地缘战略区、经济利益区和民主扩展区。  相似文献   

3.
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加快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努力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进一步打牢加快发展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中亚计划":美国摆脱全球困境的重要战略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光  张屹峰 《外交评论》2008,42(2):85-90
目前,美国在全球范围面临冷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局."大中亚计划"能够从学者之见上升为官方的战略构想,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适应了美国中亚政策调整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美国在全球摆脱困局."大中亚计划"以经济为重点,适应了中亚国家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通过该计划的实施,美国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在中亚的地位和影响,并策应其在中东乃至全球摆脱困境的努力.然而."大中亚计划"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不可能使美国成为中亚的主宰,更不足以破解美国面临的全球困局.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新战略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环境下 ,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 ,使欧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降低 ,提升了亚太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克林顿上台后 ,将“经济安全”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原则 ,并把亚太置于美国全球战略生死攸关的重要地位 ,全方位、强力度地参与亚太事务 ,谋求建立由美国起主导作用的“太平洋共同体” ,用经济一体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安全集体化这三根支柱支撑其亚太新战略的实施 ,既保持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 ,又保证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主导地位 ,以增强美国在全球的战略优势 ,维持美国“唯一霸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明确提出,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桥头堡,应该抓住机遇争取国家政策,提高云南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提高云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关键是利用我们的地缘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进而提升国家实力,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7.
尽管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是太平洋国家间的一项着力于经济事务的议题,但它自然地具有一定的政治向度。美国参加TPP后掌握其主导权,逐渐使之显现出了政治化的趋势,成为配合美国近期战略调整的工具。这对中国在东亚的政治和安全地位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挤压中国在东亚乃至亚太的正当利益和正常战略空间。虽然存在政治化的需求,但在政治向度上的进一步深化使TPP面临着许多困难。尽管中国是否参与尚在未定之天,但中国在现阶段对TPP应积极关注、冷静应对、适当作为。  相似文献   

8.
以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确保国际竞争力等三大内容为目的的国家出口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应对高失业和高贸易赤字等国内、国际经济与政治问题挑战的重要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美国又一次新的应用,其实质是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前景并不乐观。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仍然意义重大,中国政府也发布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美国经验可以为中国外贸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外交评论》2017,(2):113-134
2016年的美国大选凸显了谎言在美国政治中的重要影响,也揭示了研究美国外交谎言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米尔斯海默将以国家利益为名的国际政治谎言分为国家间谎言、兜售恐惧、战略掩盖、民族主义谎言和自由主义谎言等五种,为研究美国外交谎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其分类并未建立在明确连贯的统一标准之上,因此,本文提出"战略利益"对"意识形态"的两分法,将美国外交谎言分为战略谎言与自由主义谎言两大类别,以主要的历史实例为支撑,挖掘其中蕴含的战略逻辑,认为美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运行方式的错位、外交决策透明与保密的矛盾、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两种理论力量的消长、国内观众成本、社交媒体对外交决策过程的侵蚀是导致美国外交谎言产生的主要因素。对美国外交谎言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美国对外政策行为的深层逻辑,夯实中美关系的认知基础,推动中美双方以诚相待、客观看待彼此意图,真正落实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0.
拜登执政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安全化进一步显性化,贸易安全化甚至替代贸易自由化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以服务于其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美国贸易安全化转型的深层原因,是其主导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不能保障其实现霸权利益,反而使其在国内外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美国需要打破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制约,重构国内经济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以重新整固美国霸权利益,而贸易安全化就成为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美国重构世界贸易体系的逻辑已经从经济逻辑转向安全逻辑。在实施路径上,美国在国内外推动形成了对华战略竞争统一战线,对中国强化进攻性的单边主义政策,对盟友重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安全化使全球贸易体系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时代,中美在先进技术和关键供应链领域的脱钩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可能形成“等级化”的市场和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竺彩华 《外交评论》2022,(6):22-47+5
拜登执政以来,美国贸易政策安全化进一步显性化,贸易安全化甚至替代贸易自由化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以服务于其整体国家安全战略。美国贸易安全化转型的深层原因,是其主导形成的世界贸易体系已经不能保障其实现霸权利益,反而使其在国内外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美国需要打破现有国际贸易秩序的制约,重构国内经济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以重新整固美国霸权利益,而贸易安全化就成为其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美国重构世界贸易体系的逻辑已经从经济逻辑转向安全逻辑。在实施路径上,美国在国内外推动形成了对华战略竞争统一战线,对中国强化进攻性的单边主义政策,对盟友重启排他性的多边主义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安全化使全球贸易体系进入了一个失序的时代,中美在先进技术和关键供应链领域的脱钩已经不可避免,世界可能形成“等级化”的市场和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家出口战略”是美国政府于 90年代初制定的旨在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一项重要的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措施 ,该战略的实施对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发展都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使新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 ,使贸易自由化面对更大的阻力。本文主要分析美国“国家出口战略”的形成、具体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便进一步认识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对外援助作为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工具,其政策演进受制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基于对全球安全环境新趋势和新挑战的研判,奥巴马政府把“巧实力”作为对外战略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美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的援助倡议,加强在援助政策制定和管理方面的跨机构协调,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外援助的战略功能.美国对外援助存在目标分散、机构众多、项目庞杂等问题,这些是其有效发挥战略功能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在现有援助架构下,难以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14.
图书推介     
<正>保罗·尼采:核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缔造者石斌著定价:59.00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保罗·尼采是二战后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影响最深刻、最持久的少数政治人物之一,但他并不是耀眼的政治明星,而是20世纪美国外交史上最典型的幕后人物。本书立足于冷战和核时代这个时代背景,探讨尼采的战略思想及其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决策和实践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石斌,南京大学教授,亚太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高端人才短缺引发的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人才吸引功能蕴含在移民政策、留学生政策、平台政策和本族裔人才回流政策之中,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发达国家技术移民政策调整突出人才吸引战略,留学生政策面向未来储备人才,平台政策通过合作互利共赢汇聚人才,瞄准并吸引本族裔海外人才回流。对我国的启示是吸引人才遵循人才流动规律,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人才吸引政策注重法治化,以权威性保障引才效果;分层分类吸引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引才政策之间高度协调,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6.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执行四十余年的对华接触政策不仅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还为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这个惠及多方的政策选项,近年来却在美国战略界的质疑声中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理解这一政策为何曾在过去长期延续,就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在界定接触政策的基础上,对聚焦这一问题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实力优势、相互依赖以及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促使美国长期对华接触。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精英、意识形态和利益集团推动美国长期对华接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战略欺骗与克制说服美国长期对华接触。这些观点都存在不足:结构约束只是减少了美国的对华政策选项,并不能说明美国选择接触政策的原因;国内政治固然会影响美国对华接触的战略判断,但中国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对美战略虽有说服美国对华接触的可能,但目前仍缺乏可靠的实证分析。由此可见,结构约束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相对有限,学界必须更加重视中国对美战略与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互动及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中东政策考量中,安全、经济、价值观和全球领导地位四大利益目标均占有一定分量,它们常常相互阻碍,彼此抵触。奥巴马政府在应对中东北非的政治动荡时,既要同时服务于相互冲突的四大利益目标,又受国内政治斗争干预,再加上中东局势变化极快,其政策不可避免地充满两面性、矛盾性和多重标准。近期美国仍要修补其原有的中东政策。从长远来看,美国减少对中东的战略投资势所必然,对中东民主化问题则持伪善态度。  相似文献   

18.
《人事天地》2011,(9):30-34
“十一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桂战略,积极推动人才小高地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人才政策,人才整体性开发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代替英、法成为操控中东事务的主要超级大国。确保中东地区远离苏联阵营,确保西方国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一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战略和政策目标。然而,9.11事件的发生使中东伊斯兰地区被美国视为当今世界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经反复酝酿和策划,美国抛出了“大中东计划”,力图通过“民主改造伊斯兰世界”来达到消除恐怖主义和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优势的目的。这种“民主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必将带来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的健身需求,但在开放的过程中,又有许多因素制约了开放的程度.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使学校体育场馆持续有效地对社会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并解决好学校的后顾之忧对开放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