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50年代以前,秘鲁经济以第一产业部门(农业、畜牧业、渔业、矿业)为主。1957~1959年期间,由于国际市场对秘鲁主要出口矿产品铜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外贸收入大幅度减少,农、牧、渔产品的出口又难以弥补损失,国民经济陷于困境。为扭转这一局面,进入60年代后,秘鲁历届政府十分注重发展工业,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重大调整,力图使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本文试就秘鲁60和70年代工业化过程对人民基本生活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中国在秘鲁的密集矿业活动成功地提高了秘鲁的经济指标,但这些投资在当地(主要是秘鲁农村和最贫穷的地区)遭遇了一些挑战。本文通过拉斯邦巴斯矿业项目,着重分析社会环境冲突、地方层面国家制度的不可靠性及采矿背景下的地方发展动态三个因素。针对社会环境冲突升级的挑战,中国矿业公司除了要遵守国家法律规定,还必须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协调,努力适应社会领域行为者的问责和压力。在制度不可靠性方面,由于监督机制不足,矿业活动增加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违法谋取自身利益的可能性,导致当地居民无法感受到采掘活动对当地发展产生的潜在积极影响。鉴于此,中国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信息透明度,以便影响这些关键行为者,缓和其抗议行动。在地方发展动态方面,采矿不是一项持久性活动,不利于采矿作业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矿业公司应该把投资重点放在对矿业依赖性较少的领域,促进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80%多的人口在农村,农业是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约占75%的社会劳动力,创造了近一半的国民收入。我国农业的起点是小生产,地少人多,人均耕地面积太少,土地使用效率、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畜牧饲养水平和劳动效率都很低,对比本区域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关于“政治局10号决议”实施状况的评论从越共六大至今,可以说农业是执行党的改革路线取得成就最显著的部门。一是从执行改革路线至今,农业持续保持稳定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1988年的1950万吨增加到  相似文献   

4.
巴西多西河谷公司 ( Companhia Vale do RioDoce,CVRD)又译淡水河谷公司 ,曾是最大的国营采矿业垄断公司 ,有着巴西国有企业“皇冠上的宝石”的美誉。私有化改制后 ,CVRD已成为世界矿业巨头之一和巴西参与全球企业集团竞争的成功典范。一CVRD成立于 1 942年 6月 1日 ,前身为英属伊塔比拉铁矿 ( Itabira)和维多利亚—米纳斯铁路公司 ( Vitoria- Minas Railroad) ,经英国政府国有化后交给巴西政府 ,隶属巴西联邦政府矿业动力部。 CVRD拥有伊塔比拉矿山和卡拉雅斯矿区的开采权 ,铁矿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80 % ,主要矿产可开采近 40 …  相似文献   

5.
拉美的农业结构处在变化之中,其中以人口分布、生产结构和劳动力三方面的变化最为突出。1950—1980年,拉美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增长了三倍。目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3%。拉美正逐步从农村社会向都市占优势的社会转变。生产结构的变化是:同期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城乡劳动力分布的变化是:农业经济自立人口由1950年占总人口的54%,下降到1980年的30%。  相似文献   

6.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2002年拉美经济形势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以下简称拉美地区 )的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 :经济继续衰退 ,改革面临困境。根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发表的年度总结报告 ,拉美地区经济在上年仅增长 0 .4%的基础上 ,2 0 0 2年出现负增长 ( -0 .5% ) ,为最近 2 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GDP)为 -1 .9%。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的 GDP分别下降 1 1 %、1 0 .5%和 7% ,是衰退最严重的国家 ;秘鲁、多米尼加和厄瓜多尔 3国的增长率超过3 % ,算是拉美地区的佼佼者 ;其他国家的增长率都不到 3 % ,其中巴西和墨西哥两个地区大国分别只增长…  相似文献   

7.
西伯利亚农工系统是俄罗斯东部农产品的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谷物、奶类和肉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8%~20%,同类产品的人均产量高于全俄平均指标。西伯利亚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之一,是该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满足当地居民对主要食品的需求。据评估,这些食品的未来人均消费量将大大超过目前的水平,而营养构成要想达到卫生标准,则需要增加更具营养价值水平的食品消费量,如畜产品、蔬菜、水果和浆果(还要运进喜温蔬菜和水果)。西伯利亚农业发达地区(阿尔泰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等)在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8.
越南是农业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6年,越共召开“六大”,开始提出革新开放政策,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给予农民长期使用土地的权利,激发其生产积极性,同时转换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使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成功地解决了人民吃饭问题.而且由一个大米“进口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国”。但是,随着革新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越南农业生产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粮食价格下跌,农民利益受损;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短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苏联在农业中大力推行集体承包制,让作业队(或小组)通过签订合同,向农庄农场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或牲畜,在合同有效期内生产规定数量的农畜产品,由农庄农场向他们提供机器、肥料和燃料等必要的生产资料,并向他们发放预付工资,年终进行决算,超产者给予奖励。苏联农业中的集体承包制,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有较快发展,但其后陷于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战后拉丁美洲农村经济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各国的农业生产曾长期发展迟缓,土地高度集中,生产方式落后,以家庭劳动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农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拉美的传统农业日益削弱和瓦解,而以高度机械化、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在拉美各国农业经济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美洲开发银行1985~1986年度报告》指出,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代  相似文献   

11.
沈红芳 《东南亚》2002,(2):17-21
一、菲律宾农业发展轨道菲律宾是个农业国 ,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70 %。全国约占一半的劳动力以农业为生。菲律宾的农业主要由农业种植业、渔业、畜牧业和林业组成。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 ,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三分之二以上。由于菲律宾农村缺乏水利灌溉、仓储和交通设施 ,农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农业收成主要仰赖气候好坏 ,生产呈不稳定状态。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 ,农业的增长率一般在 2 %至 3%。一旦气候恶劣 ,自然灾害发生 ,农业增长便陷于停滞 ,甚至负增长。尽管菲律宾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大部分年份里略有增加 ,但是 ,由于90年代后菲…  相似文献   

12.
一 非正规经济的起源、发展与现状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非正规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区产业结构失衡。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城市工业快速发展 ,农业发展被忽视 ,大量农村人口或因没有土地无以谋生 ,或者为改善生活状况纷纷涌入城市。而城市中的生产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不足 ,移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找不到就业机会 ,便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些谋生形式大致可分为微型企业 (包括摆摊、开小铺、小手工作坊、小修理店、小运输站 ,等等 )、家庭佣工和自谋职业 3大类。从这种意义上说 ,非正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一种指数来衡量1961-2000年印度尼西亚作物与牲畜农业总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Tornqvist-Theil的产出、投入和总要素生产率环比加权指数(chain-weighted indices)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差,这些偏差可能产生于投入产出价格综合权数(aggregation weights)的相对变化。结果表明,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加快了,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则停滞不前。若不作出新的努力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印度尼西亚关于利用农业增长来促进普遍的农村发展和进一步降低贫困率的目标,就可能难以实现。引言在20世纪后半期,以提高每公顷(作物)…  相似文献   

14.
“穷人除了收入极低外,还有其它共同点。他们之中儿童所占的比例不匀称(大约为五岀口),大多是大家庭的孩子。穷人之中有四分之三以上居住在农村地区(通常是偏远地区),其余的穷人居住在城市的贫民区,贫民的住所几乎都是拥挤不堪的。许多贫苦家庭拥有小块土地和一些牲畜或工具。但是,这些穷人以及其他穷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农民、小贩、手艺人或雇工,他们依靠从事长时间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他们的收入中至少有五分之四花费在吃的方面。而他们吃的只是谷物和薯类等单调而且数量有限的食物和少量的蔬菜,有些地方再加一点鱼或肉。他们中许多人营养不良,造成从事  相似文献   

15.
中俄农业台作前景广阔——中俄农业十大互补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性:(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机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一战后,拉丁美洲农业和农村土地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机械化、化学化和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产量大为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广大农村无产者和半无产者替代昔日的债役雇农和佃农,成为主要的农业劳动者;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地产(庄园、农场、牧场和种植园)替代传统的大庄园和大地产,成为商品性农业企业。当前,收取劳役地租的封建庄园在拉美已不复存  相似文献   

17.
妇女在非洲的重要地位和不平等待遇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在非洲比之在其他大陆更加突出。她们占了非洲人口的一半,是非洲的"半边天",与男子共同创造了非洲。在经济领域首先是农业生产中,她们占农村劳动力的70%,生产大约80%的粮食,是小农生产的主力军。所以有人说:"谈到非洲小农,谈的就是非洲妇女"。妇女还是非洲城镇非正  相似文献   

18.
泰国坚持以农立国,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繁荣农村经济,首先要解决农村的“四通”,即资金融通、商品流通、运输畅通、信息(包括技术)灵通。这四通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泰国近年来农业有很大发展,六十年代期间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6%,七十年代期间为4.7%,1960—1980年期间为4.5%,1960—80年期间农产品出口值年均增长率为12.6%。农产品出口占农产品总产值的比重,从六十年代的33%提高到七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19.
印度财政部长S·B·恰范于今年2月底分别在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作了印度1989—90年度财政预算的报告。报告的中心内容是减轻贫困,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机会。在农业方面,在强调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降低谷物借贷利率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农村企业的重视。财政部长恰范在报告中宣布了一项在全国120个落后县实施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职业计划”,旨在增加农业人口的就业机会,争取实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每个家庭提供至少一个就业机会。预计在本财政年度内,农村发展、社会福利、粮食生产和衣料生产的总开支为937.4亿卢比。在工业方面,通过放开对水泥和铝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的限制、增加出口来刺激工业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日龄和20日龄新生犊牛小肠黏膜结构的早期发育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从1日龄到20日龄,小肠绒毛变短,尤其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约缩短了61.58%(P<0.05),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比值)减小了59.04%~91.32%(P<0.05);而黏膜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了8.66%~41.28%和36.22%~299.10%。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P<0.05),20日龄比1日龄分别增加了78.80%~163.05%和28.23%~101.46%;但比较同一年龄的小肠不同肠段,从十二指肠至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而杯状细胞的数量则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