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西方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理性分析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背后折射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全球化推手变成了反对者。人们不禁要问,"逆全球化"思潮从何而来?欧美国家曾经不遗余力推动全球化,今天为何会调转枪口反对全球化?欧美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奉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6)
全球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作为全球化进程的共生现象,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也从未停止脚步,当前国际社会两极分化严重,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趋严重,中国如何应对反全球化的挑战并转化成民族复兴的机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反全球化思潮和运动现状的基础上对反全球化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和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希望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的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和2017年法国大选,背后折射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似乎短短一年时间,西方国家就从曾经的全球化推手变成了反对者。人们不禁要问,"逆全球化"思潮从何而来?欧美国家曾经不遗余力推动全球化,今天为何会调转枪口反对全球化?欧美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政府奉为圭臬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思想。经济全球化从此成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7,(6)
<正>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以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形式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使经济全球化上空笼罩着阴霾。可以说,世界经济低迷、发达国家发展停滞,是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根本原因。然而,逆全球化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不利冲击。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全球化中断或出现逆流,都会带来经济和民生的倒退。当今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困境的根  相似文献   

6.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我国高校校园客观地存在着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历史虚无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的传播和蔓延,不仅会给高校师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消极影响,而且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客观、全面地分析高校校园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其特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高校校园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这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需要一个“中国与世界”的视角,包括注意世界史的重大事件所引致的思潮反应;注意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呈现的全球化特征,以及中国思想界提出的诸种方案。它意味着把复杂的社会思潮及其互相争鸣,看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通过研究此进程来透视中国的现代性。这种考察中国思想的视野,有助于我们发现,中国思潮尽管各有诉求,但是在一点上极为相似,即都从中国具体的历史文化或政经国情出发,对全球化浪潮提出了批评性的回应。它以中国经验证明了,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为同质化倾向的同时,造成了本土意识的高涨、对传统纽带的重视和认同意识的冲突。“中国与世界”的视角,有助于我们超越知识生产的不对等关系,从而发现,中国思潮无论与西方思潮关系多么密切,凡是能在中国成为思潮者,通常总是在中国获得了植根性的;后者又总是或多或少地迫使外来思想发生变形。更有一种反向的“影响”:以批判西方思想为缘起的中国思潮,也会奇妙地利用西方思想不同派别的冲突,以建构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借经济全球化来否定国家主权、鼓吹“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思潮。这股思潮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干涉他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能不能在没有国家主权的情况下发展呢?这是必须从理论上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使国家主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又离不开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其发展有三大走向:情绪感染与心理共鸣层面的走向;知识观念与思想理论层面的走向;价值观念层面的走向。基于新时期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从社会思潮三大走向的视域看,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呈现出以下特点:随机性与扩张性;层次性与选择性;弱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周新兰  刘海春 《世纪桥》2009,(11):124-126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广泛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形势下,要认真研究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批判吸收其进步思想,抵制消除其恶劣影响,以切实有效的策略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必然受到全球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加大了改革开放的难度和风险。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彰显,也给两制关系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全球化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渐成国际社会的一股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做法及“明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等思潮的出现,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构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树立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观念,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也是当今分析一切社会现象的重要背景.在迄今为止诸多的全球化思潮中,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无疑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尤其在<共产党宣言>中,他对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形成动力、基本形态、主要内容、历史进程、社会影响、发展趋势、最终目标等各个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为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全球化的本质性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财富,也为我国今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的西化运动先后经历了晚清戊戌维新、世纪之交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80年代扬西贬中的中西文化大讨论四个阶段。西化思潮为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双重影响:西化与反西化思潮并存。唯有具备全球化思维,承认世界多极多样性,贯彻和平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产业、企业利用国际舞台转型升级,方能坚持中国模式和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祥 《实事求是》2006,2(1):73-76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这给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回应这种挑战,必须开展经常的文化对话,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文化批判,清除错误文化思潮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创新,创造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网络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使得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特别是国外的各种思潮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线以后,文化的封闭、一元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因此,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全球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陆续出现的一系列的全球化思潮中.阿明和弗兰克等人的“依附理论”,萨伊德、德里克等人的“后殖民理论”,沃勒斯坦等人的“世界体系理论”,杰姆逊等人的“晚期资本主义化批评理论”,吉登斯等人的“第三条道路理论”和亨廷顿的“化冲突论”是影响较大的几种。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20,(9)
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经济社会发展及正常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全球化受到阻碍,按照国际化、市场化自然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发生裂痕,单边主义、民粹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国是"世界工厂",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有重要地位,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对我国的国际配套生产体系造成影响,相应的外向型企业受困,外贸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因应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境遇,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意识纷纷登场。它们交锋激烈,竞相争夺话语权、主导权和合法性,并试图影响现实,由此也使得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意识的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这方面的最新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理论、路径机制、变化转型以及结合现实诉求展开,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也有亟待深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正以"中国经济崩溃论"和"做空中国论"为核心的经济悲观主义思潮自3月以来开始加速抬头。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几轮悲观主义思潮有本质的差别。一、本轮经济悲观主义思潮与以往有本质差别1.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市场和生产链的地位提升,中国经济的下滑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大量关注世界经济危机传递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知名学者都纷纷加入"中国危机论"和"中国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思潮在我国的兴起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党的建设与加入世贸和全球化问题开始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多方位、多视角对此展开论说,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但从思维观念看,亟需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把握;从研究视域看,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看全球化进一步拓展为从全球化发展看中国共产党;从认识水平看,需要从策略层面上升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