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巴西出口额居世界出口贸易排名第23位,进口额居世界进口贸易排名第24位,对外投资位列世界第12大投资国,利用外资在世界位居第19大投资目标国.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但是,中巴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投资环境问题影响中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塑造良好的经贸环境,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构建中巴经贸合作的平台,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进一步提升了两国经贸合作,为中巴传统友谊和中巴战略合作注入了新的内涵。2012年底,中巴FTA合作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从2013年起中巴经贸合作进行第二阶段,中巴贸易自由化将进一步提高。本文在研究第一阶段中巴贸易合作状况的基础上,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指标和数据分析目前FTA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如自由化程度与其他协定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FTA对双边贸易的促进还不十分明显,双边贸易规模、结构不平衡等,提出优化双边贸易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13日,巴西金融形势开始波动,股市大跌,外资出逃,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巴西货币雷亚尔对美元贬值幅度最高时超过60%,巴西央行行长两度易人,这场被称为“桑巴效应”的巴西金融动荡迅速波及南方共同市场各国,随即作用于全球金融市场。目前仍难以估计其对巴西及世界经济的最终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诺维的超对数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与巴西21大类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结果显示中巴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中巴两国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贸易量,双方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中国对巴西出口与进口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差值为负,总体上看巴西更具有贸易优势。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中巴两国可在各自的优势进出口产品领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两国还具有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的产品,可以加深产业内贸易合作,减少贸易摩擦,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巴西政府及部分学者表示严重忧虑,担心中巴贸易会使巴西经济重新回到单纯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时代,中国向巴西出口廉价工业品会冲击巴西的工业竞争力。显然,这种担忧是没有充分理由的。中巴贸易发展不仅不会损及巴西利益,反而更加有利于巴西的经济发展。中巴两国应努力消除在双边贸易不对称问题上的争议和干扰,不断促进双边贸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汇率制选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东盟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双边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汇率作为国内和国外经济联系的纽带,其汇率制度的选择以及实施什么样的汇率政策,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国家经济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994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和1998年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都直接体现在汇率水平的异动上,汇率水平的异动往往与汇率制度的变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东盟间的金融合作就必须要解决汇率问题,以加强政策的宏观协调。一、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制度的演变汇率制度是对汇率变动的一种约束机制,可以是完全约束、部分约束,也可以是放弃约束…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自贸区以来的贸易、税收和福利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巴国互为零关税的情形下,巴国2006年至2015年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效应均大于中国,但带来的税收负效应也较为显著;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与税收效应波动十分明显,而巴国贸易创造效应和福利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中巴两国按BEC分类产品的经济效应差异性较大。从而指出要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增加中国对巴国的贸易规模,提高中国贸易创造效应和福利效应;加快中巴自贸区降税进程与协议实施的步伐,进一步削减相关商品的关税,实现中巴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合理的调整双边贸易进出口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欧元区国家的出口由欧元启动时的224.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810.6亿美元,随着欧元的逐步稳定,欧元也已成为我国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本文借鉴“引力模型”,以同一时期,欧元对多个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程度为研究对象,考察欧元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欧元名义汇率波动总体上对我国出口并没有阻碍作用,这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留下了很大的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9.
一、外汇市场剧烈动荡 (1)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深重。继英镑、里拉去年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之后,今年法国法郎又一再遭到冲击,跌破对马克中心汇率的浮动下限。8月2日,欧共体财长和央行行长紧急决定,将汇率机制内的货币波动上下限扩大至15%(德国马克和荷兰盾仍保持2.25%的波幅),这才使法国法郎勉强度过难关。但欧洲各国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强弱悬殊,欧洲货币体系难以摆脱危机。 (2)美元兑马克等欧洲国家货币升值。今年上半年,美元兑马克汇率从去年底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对金融安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变迁创造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并使之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主导的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核心议程之一。随着危机影响的逐渐消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陷入了"均衡困境",即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变迁在达到或持续趋近于最优状态之前,便停滞于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危机所创造的变迁动力逐渐减弱,主要国家行为体继续维持、接受或无力独自改变既有国际货币体系。在此均衡困境下,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已久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主要包括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相关问题、汇率制度多样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汇率波动和汇率失调、国际收支调节不力导致的宏观经济失衡、国际货币组织低效等。从国际货币制度变迁与金融安全的角度而言,后危机时期的改革并未带来一个更加安全的金融世界。  相似文献   

11.
同为全球经济贸易大国的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长期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经贸合作平台。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5年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为"一带一盟"的对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中俄保持高水平合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基于"一带一盟"深厚的战略基础及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较强的贸易互补性,本文提出"一带一盟"对接要建立成熟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推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加强金融合作实现资金融通和设施联通。  相似文献   

12.
刘文  刘婷 《东北亚论坛》2013,(2):66-80,130
后金融危机时期,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日韩3国货币合作在东亚区域货币一体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国货币合作具有经济基础:3国经济力量雄厚,产业结构和资源互补性强,贸易增长迅速,汇率波动差异趋小,货币政策方向也渐趋一致。计算3国货币合作的OCA指数表明,与危机前相比,3国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已经有了明显改善,3国2011年的OCA指数与1995年欧洲各国与德国间的OCA指数相近,这表明与当初的欧盟相似,3国已具备进行深入货币合作的条件。人民币和日元的协调与合作对3国货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中国应谨慎而积极地分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中国家的危机与IMF的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的主要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深刻的货币、金融危机,其经济受到了打击,其中有一些国家难以恢复到成长轨道,陷入了长期经济停滞。80年代,许多中南美国家都发生了外债支付危机;90年代在墨西哥、东亚(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发生了大规模的货币、金融危机。前者发生了被称为“失去的10年”的深刻的经济危机,而后者、即印尼、巴西、阿根廷连实  相似文献   

14.
泰国是这次亚洲地区货币、经济危机的震源地,根据泰国投资委员会的统计数字,1997年泰国的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指批准投资额)仍比1996年增长0.1%,保持了1996年的水平。但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困难导致流动资金的短缺、出口衰退、内需萎缩等原因,经济危机不断加深。1998年尽管泰铢汇率有所稳定,利率有所下降,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但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会下降为战后最坏的-7—-8%(泰国政府公布的预测数字)。为此,1998年1-9月的外资投资额由于大型投资案例减少等原因而比1997年同期减少了26.6%,有了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世界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中国与巴西作为中拉经济合作的重要国家,努力适应这一发展潮流,改善贸易结构,深化两国金融合作机制,促进两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分析了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考察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和机会。研究发现,中巴两国之间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跨境支付方面,中国鼓励以进口为主;而在商业存在模式下,则鼓励我国的银行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以美元和欧元双外汇篮子为基础的卢布实际有效汇率是俄罗斯的政策汇率,俄罗斯中央银行以实际有效汇率走廊为基准,通过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进行汇率调节。本文对卢布实际汇率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尝试运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预测卢布实际有效汇率,剖析俄罗斯汇率决策的经济学基础。在政策层面,双外汇篮子包含俄罗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战略考虑。后危机时代,俄罗斯将会调整外汇篮子以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加速开发,巴西油气生产迎来拐点,未来有望跻身世界前六大产油国之列。面临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能源企业开拓巴西能源市场有利于缓解能源"瓶颈",实现进口多元化战略。在中拉整体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巴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极强的全球示范效应,有利于带动中拉产能对接,实现中拉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巴能源合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原油贸易、市场参与、技术吸收和生物能源开发是两国合作的主要内容。在合作过程中,中国企业会遇到来自资源民族主义、文化制度差异、法律制度制约、党派博弈因素以及美国因素的干扰和挑战。为实现中巴能源合作的稳健发展,中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能源外交策略,在增进对巴西能源市场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借鉴日本和韩国的介入经验,同时处理好中国、美国与巴西三边关系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去工业化”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该议题的实质是国家对其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地位的长远忧虑.中国和巴西间的经贸关系也面临着该议题的困扰.鉴于工业部门在两国各自发展和崛起战略中的重要性,正确应对该议题关乎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中巴从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是出于推动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巴在“去工业化”议题上的探索,也可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在平成景气时期连续保持年平均5.2%的增长之后,以紧缩银根和泡沫经济崩溃为导火线,受资产过剩和泡沫经济后遗症及政府在政策上失误的影响,于1991年下半年陷入战后第11次经济危机。尽管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而且在库存调整、民间投资、工矿业生产方面微见效果,但总的看,这场资产膨胀和生产过剩危机至今复苏乏力。据预测,在日本政府作出充分的政策性努力,采取综合经济对策和利率相继下调等条件下,日本经济将在1993年下半年逐渐走上复苏。日本政府预计1993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为2.3%,日本主要金融机构和调查机构预测为2%左右。舆论普遍认为,1993年日本经济形势仍很严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国际汇率、国际利率、国际信贷和国际债务市场的新动向,以及它们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对中国和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基本的估计是:美元与其他西方主要国家货币之间的比价今后若干年内纵然会有不小波动,但爆发新的美元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很小;预期今后两年内国际低利率态势不会有较大变化,这无疑是促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摆脱衰退、步入回升以及使中国和亚太国家经济维持较高增长势头的重要动力;从现在到21世纪初期,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大幅增长、融资方式多样化必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趋利避害,将可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