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勇 《求实》2012,(6):31-35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论蕴藏着我们可以用以探究当今生态风险问题的思想智慧。马克思确立了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思维,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自然生态内涵和社会历史内涵,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的裂缝并剖析了造成这种裂缝的根源,阐发了人与自然矛盾的和解及其社会条件。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启示我们: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生态风险问题,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化思维;从生产方式特别是资本逻辑的视角透视当代生态风险问题的社会根源;以实现"两个和解"的宽广眼界考量生态风险问题,调准风险研究的历史和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2.
虽然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但通过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保障的分析与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保障思想的构想与描述中可以探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全面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指导和完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9)
马克思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生产者、劳动者,自由劳动、自由地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实现自由的前提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却被异化了。马克思通过劳动把时间引入世界,为理解其自由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由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人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马克思的自由理想给当下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参照系,以此来批判和关照现实。  相似文献   

4.
工作日思想是马克思劳动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马克思工作日思想并以之指导当代劳动关系实践对于保障劳动者正常工作日权利,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系统阐发了工作日思想: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是实现资本增殖最大化的秘密;资本家和工人关于工作日界限的权利相对立;资本持续性增殖的需要以及以工人阶级为主的社会力量对资本贪欲的遏制迫使资本家立法规定工人正常的工作日。依据马克思的工作日思想,当前我国必须继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工作日的规定;继续加强工作日教育;继续发挥工会在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日共同协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超 《理论导报》2013,(3):45-45,50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更加引人关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知识经济的产生、全球化问题的出现以及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等,极大地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那马克思哲学是否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呢?深究过马克思哲学的人都应该能体会到,批判的精神、开放的体系、发展的态度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突出特点,是马克思哲学自我超越、与时俱进、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是科学的幸福观的奠基者,马克思的幸福观阐释了幸福的理论核心和实践路径。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探讨了人民幸福与社会和国家幸福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幸福观的理论视域,并从资本逻辑的批判、异化劳动的消除以及自由时间的获取三个层次展开幸福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国家政策等方面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思奇哲学的基本方向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思奇哲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大众化方向、中国化和现实化方向。艾思奇哲学的方向,是今天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和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高艳芳  林琳 《世纪桥》2021,(3):82-85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全球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造成的影响,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应当运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着力解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伟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思想层面到技术层面,从政治层面到经济层面,无所不在。进一步思考,我们又会发现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发生在城市这个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以及对这些弊端的处理,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城市思想进行剖析,以寻求这种理论对当下城市发展的意义,为我们今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借答。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5,(7)
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创新的主要标尺。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方法论启示,这不仅体现在马克思跨学科的理论建构上,而且也体现在跨学科的研究视阈上,还体现在马克思晚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新探索上。深入挖掘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思想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自觉加强哲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应努力克服"路径依赖"和"拿来主义",并以方法论自觉和方法创新带动哲学创新,走跨学科研究和协调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问题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技术之思”的生态意蕴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技术始终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从多个方面揭示了技术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技术与生态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技术实践造成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在生态危机的形成问题上,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生态—社会”视角的技术批判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在生态危机的解决上,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产生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社会关系,技术进步仍然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出路。科学理解马克思“技术之思”的生态意蕴,对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蕴含在马克思文本中的民生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资源,经历了一个从隐到显的历史形成过程。"民生"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个要素的统一。对当代中国而言,应坚持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满足个人需要与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从而使民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美好生活是解读中国的当下与未来的关键词。理解何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何以实现是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是理解当代中国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在经典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私有制度、异化劳动、资本统治是制约美好生活的三重桎梏。要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必须以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为起点,以构建自由人联合体为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解读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有助于指导当下中国的美好生活实践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传统哲学发展至近代,对自由的探索与界定贯穿其中,但在解释世界的认识论框架内遮蔽了人的现实存在。马克思在解构思辨形而上学基础上,将哲学视角转向现实世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及科学的自由观。自由即人的现实存在与本质在历史性实践过程中的统一。自由的实现是人摆脱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全面发展的整体社会阶段的到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应加强马克思自由观的引领,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整体性思维,明确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完成哲学革命的同时,也创建了"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这种崭新的自然观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依托,逐渐形成、发展并日益完善的.探寻和研究马克思的自然观,对我们解决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贺  王长海 《湘潮》2015,(4):17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做了重点阐述,这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的精神财富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澄清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辩证关系,凸显马克思哲学的人学本质理论意义,而且对当代中国人树立科学的精神财富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道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旭 《世纪桥》2021,(4):93-96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展现了其对于私有制条件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担忧和思考.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梳理异化劳动理论的脉络,窥见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态学意蕴,探究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态意义及...  相似文献   

19.
王祥 《求实》2016,(5):25-30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其当代性源起于时代诉求、实践发展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之中。作为人类最高智慧成果之一,马克思哲学始终属于当代哲学的研究视域,对其当代性的深层意蕴探讨是关系到马克思哲学理论命运和未来社会实践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根基、本真批判精神二重性的科学态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洞察使马克思哲学始终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在各个历史时期保持着自己的创新活力,确证自己的"在场"和当代性。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所含的深层意蕴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导我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当时最迫切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下人类的现实命运和历史前途做出判断、创立科学探索的最初系统,也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所在,蕴含了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