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扬弃了黑格尔的国家观,彻底超越了其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抽象,阐述了科学而全面的国家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国家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国家的前提是现实的,不再是思辩的。"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这里明确指出国家产生于现实个人进行的生产生活过程。第二,《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了是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欧,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问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该书虽然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但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获益匪浅,感受到了它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刚刚创立的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它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要求,而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之上的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指导,重新阅读和深入研究《形态》中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的论述其意识形态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始终以利益为基础,利益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性的范畴,是意识形态产生、发展、消亡的最根本原因。从利益观的角度考察意识形态,对于我们认清外部"意识形态终结论"以及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丽 《理论建设》2012,(4):53-56
如何正确认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是历史观的一个重要命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将实践引入人的认识进程,将实践作为理解自然与历史关系的一把钥匙,得出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统一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认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是历史观的一个重要命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标志,将实践引入人的认识进程,将实践作为理解自然与历史关系的一把钥匙,得出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统一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至1846年间。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之所以具有特殊地位,是由于它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两位导师写作本书的目的旨在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并借以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以严整的形式正面阐明自己的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以便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该书的写作虽然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但今天重温这部经典文献,仍感到其中的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超男 《世纪桥》2009,(23):45-46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现实的个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开端,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人学的质的飞跃,摆脱了传统“抽象的个人”对马克思的困扰。实现了具体的、实践的、现实的个人的转变。目前,理论界对待这一重要范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现实的个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9.
吴超男 《世纪桥》2009,(21):45-46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现实的个人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开端,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人学的质的飞跃,摆脱了传统“抽象的个人”对马克思的困扰,实现了具体的、实践的、现实的个人的转变。目前,理论界对待这一重要范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现实的个人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继续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治理文明化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叙事的重要构件。在他们看来,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想化的国家治理观终归是虚幻的"乌托邦",唯有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治理观才是科学的国家治理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治理文明的叙说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治理主体而言,由"人民"代替"特权阶级"来管理国家;二是从治理方式上看,用"法治"来代替"人治";三是就治理目标或旨归来看,由名义上维护国家利益实则保护特权阶级自身利益,转变为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旨归。这为当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提供了科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历史唯心主义,把自己的文化观建立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继而从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这两个特殊又相关的角度开始了对文化的考察.对语言、文化与分工、精神交往、人与文化的分析都是<形态>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形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终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9)
《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秩序变迁的内在规律,指出了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形态里,由自发分工和私有制导致的私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是产生异化秩序的主要原因。国家是人们共同利益或普遍利益的虚幻代表,目的是把社会秩序控制在统治所需要的范围内。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共产主义的内在本质和特征,为构建公正和谐的人类社会新秩序提供了制度和社会条件,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中仍存在失序或无序现象。《形态》中的光辉思想能为面向中国问题,建构当代中国社会新秩序提供宝贵的指引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7.
徐月娥 《世纪桥》2008,(11):66-66,68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意识形态资源的思想主要包括: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推进政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以维护政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反对教条主义以创新政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完善政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建设。其现实启示主要包括:党的意识形态资源建设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坚持理论的创新以及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法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形成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奠基性著作中,系统地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理论依据,深刻地揭示了法的历史运动规律,科学地分析了法的本质属性与核心价值,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实现了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而且还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自然观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他从实践角度提出了“人化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观对于解决当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建构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