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信用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政府信用则是社会信用的支柱。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国家信用主要是指政府信用,而政府信用就是社会公信力。古语云,“民无信不立”。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居住的社会就会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5.
<正>7月7日下午,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公开审理一宗土地纠纷行政案件,该院院长、本案审判长张明话音刚落,偌大的法庭安静下来,只见雷州市市长吴国雄从被告席上站起来应诉。这是广东有史以来首宗市长出庭应诉行政案。近年来,"民告官"等行政案件数量一路飙升,"民告官"不愿告、不敢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身能力来获取社会组织和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取决于宗旨的公共性、民主性,组织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实施的凝聚力。同时也是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政府能力及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行为,整个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网络世界的活动为人们从事各种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它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平台,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形式,现实社会中的公众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在网络社会有了新的体验.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在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出不足,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信力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公信力再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的曝光,再次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渊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获得民众对民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获得民众对法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获得民众对效率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建立完善的决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获得民众对诚信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要想提高危机管理应急指挥效率,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效能,就必须加强政府应急决策研究。本文从应急决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应急决策的特点,探讨了提高政府应急决策效能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公信力是政府取信于社会公众的能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如果政府不能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就会容易失去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失去信用,损害其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执政地位。近年来政府公信力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这其中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其原因可以从公众与政府两方面寻找答案。网络空间的权力重构以平台与动因双重角色弱化公民对政府权威的认同感,网络舆论背后的多元利益诉求提升公民达成对政府理性评价共识的难度,网络政治动员能力增强公民对虚拟社群组织的认同感和对政治权力中心的疏离感等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网络舆论治理理念滞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足;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权力运行不规范,自我控制能力欠佳;政府经济绩效示范性式微,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根本原因。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塑造政府公信力需要通过多管齐下凝聚网络社会共识、建立政府公共权力话语结构、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陈天祥 《学习月刊》2012,(11):41+47-41,47
近年来。在“华南虎事件”、“李刚事件”和“浙江乐清村长之死”等公共性事件中.民众普遍质疑相关政府部门对这些事件的解释。在政府主导的各类评比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活动中.人们对其中的成功者、获奖者也普遍颇不以为然,有“被文明”、“被卫生”之感。这些都说明.政府的公信力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丧失是最大的危机.这一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势必影响政府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主导力量作用的有效发挥.其后果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7.
让群众做政府职能部门的“评审官”,是落实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评议制度和群众检查监督机制的创新举措。此举会让一些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坐卧不安”,原因在于他们工作中只愿“抬头向上”,不愿深入基层,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甚关心,存有“只要领导高兴,则自己太平”的错误观念,造成部门工作成效差、群众意见较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摄像头,个个都有麦克风,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瞬间就会形成舆论场。政务公开,是对部门工作的综合大考,无论是给出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还是给出一个真诚负责的交代,都不是单纯针对新闻发言人的要求,而是整个部门的责任。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权威与否、真诚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件本身的走向。真诚是官民互动的首要姿态。有情有义、不捂不瞒的声音,甚至能修补应急中的瑕疵。对媒体的态度、对公众的态度、对信息公开的态度,正是对执政水平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在社会转型期,政府的公信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基层政府,如何提升公信力更是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课题.为此,我们组成课题组,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契机,深入到社区农户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