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石油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出口石油的地区,对世界石油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拉美大力推行石油发展战略,正以世界“新兴石油区”的姿态出现于国际能源舞台。 一、丰富的石油资源 拉美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相当集中。据  相似文献   

2.
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合作呈现对内"分散交叉"和对外"开放"的特点,凸显了地区一体化在理想和现实上的巨大鸿沟,成为该地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种常态。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对地区政策看法不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地区定位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拉美区域合作存在缺乏共同发展目标、内部分歧难以调和、各组织间对接难度大等矛盾。根据目前中拉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拉美地区的独特性和多层次性,对不同区域组织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方式,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双管齐下,积极参与拉美区域合作,创建良好高效的中拉多边合作机制,增进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3.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大家出席我院这次国际学术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十分高兴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们一起回顾和分析一年多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的发展。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万军 《拉丁美洲研究》2016,(4):23-41,154,155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Sino-Latin American relationship is developing in a comprehensive, wideranging, and multi-level wa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ideology, views on regional policy, intraregion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ach country's regional positioning and own situati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with the growth of their number lack necessary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among one another. China needs to build an overall Sino-Latin American cooperation framework facing the future from the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6.
中拉国际产能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拉经贸关系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中拉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单一的贸易结构制约了双方经贸关系扩展的空间。当前中拉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旺盛的投资需求,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来促进产业多元化,而中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生产能力非常契合拉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加强中拉产能合作,不仅有利于拉美地区充分利用中国的装备、技术、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并加速工业化过程,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当前中拉国际产能合作进展顺利,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国际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拉美政局变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过程中与当地社会沟通不足、重大工程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新挑战,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复杂的调整变动中。面对这一局势,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随着在欧亚非大陆遍地开花,取得丰硕成果,正在向拉美地区拓展,这既根植于中国与拉美的历史渊源,也与拉美国家自身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2018年1月在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不仅标志着拉美国家成为"一带一路"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也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世界意义。"一带一路"为中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开展合作,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提供了新思想。尽管拉美国家开启现代化进程已长达半个世纪有余,但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十分薄弱,制约了拉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拉美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把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强烈的需求,也为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境外市场提供了巨大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随着拉美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许多国家对拉美的关注度也迅速提升,拉美民众的新闻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拉美媒体,一方面不断满足民众的多元化新闻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拉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拉美媒体一直在政府和社会组织进行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信息传递、教育、舆论监督、引导舆论等重要功能,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为拉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便捷方式。拉美媒体的社会传播作用是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的,因此,从拉美媒体的视角来看拉美国家的社会发展,是多维度的、立体的。拉美媒体能从不同角度及时反映拉美国家的社会现状,也揭示了大量热点社会问题。拉美政府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凸显大型传媒集团的社会示范作用,增强拉美民众的社会意识,从而使媒体传播的社会作用得到加强,更使拉美媒体在新闻与受众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另外,拉美政府抓住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时机,积极引导其发挥优势,有效服务于社会。同时,中拉媒体的合作与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拉美各国政府积极采取专项投资、参与管理、技术交换等方式与中国在传媒领域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举世闻名的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该水电站的建设始于1975年,耗时16年完工,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共建、共享、共管,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电站建设本身带动了两国尤其是巴拉圭的经济发展;电力生产能够满足巴拉圭绝大部分用电需求和巴西20%以上的用电需求;水电站兼具防洪、航运、灌溉、渔业、旅游及生态改善等综合效益,促进了附近地区新兴城市的发展和两国科技能力的提升。伊泰普水电站之所以能够成功建成并发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在于两国能够捐弃历史积怨,直面现实与未来;在开发协议中规定了平等互利的条款;在水电站建设初期和投入运营之后,两国领导人都能够妥善处理双边争议,不断化解矛盾和危机。同时,伊泰普建设者热心传播技术和经验,帮助中国三峡工程的建设。伊泰普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中体现出积极的国际合作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中亚国家独立20年以来,在国家建设、经济社会转型、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虽然5国所走的道路不同,取得的成绩也有差异,但都显示出独立建设自己国家的能力,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在"新常态"背景下,拉美已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优先方向。贸易、投资和金融是驱动中拉关系蓬勃发展的三大动力,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拉合作的新领域和新增长点。对拉美而言,基础设施的存量不足和增量乏力成为制约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积累的优势无疑能够帮助拉美弥合其困扰已久的基础设施"鸿沟"。本文以拉美基础设施匮乏和资金短缺的双重困境为逻辑起点,从经济外交的视角剖析中国对拉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认为在中拉整体合作的框架下,中国应积极利用其资金盈余和技术优势在拉美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PPP模式是中国企业参与拉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新型模式,为中国对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机遇,然而PPP模式本身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也意味着中国企业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关系已进入全面合作与整体合作的新历史时期,无论就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还是双方各自内部演变和外部环境而言。为了促进中拉整体合作研究,应明确合作领域与合作路径、整体合作与全面合作、实质内容与程序安排的关系,并借用跨区域研究的视角,通过跨区域关系的分类、功能和特征等问题的疏理,同时关注制度主义和文化分析的不同侧重和相互平衡,使中拉整体合作在概念、理论和政策上的分析更加明晰和深化。同时,借助区域间和跨区域关系研究的理论工具,可考察中拉整体合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为适应世界形势和中拉关系的全新局面,本文进一步提出以软实力构建作为未来中拉整体合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发力点,通过软实力含义的探讨初步明确中国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进一步拓宽学术研究的视野、强化与政策实践的联系,以便在维系整体合作框架可持续性的同时,助力中拉关系向更高层次迈进,以文明对话和互鉴的高度统领关系走向并据此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非关系中的一大亮点。中非合作论坛设立以来,中非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确将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合作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强调互利互惠。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改善了非洲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促进了非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了非洲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但这一领域的合作,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叉面临诸多挑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模式,完善具体的做法,适度开展与第三方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拉美石油合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中国海外石油战略的高度,对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石油投资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尽管已有一定的规模,但与中国对海外石油的需求和国际石油巨头在拉美的投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项目规模、供给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足。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石油投资不仅要为国内提供石油供应,还应拓展美国和拉美地区的石油市场,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严重缺少能源,印度与拉美展开了能源合作。双方能源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印度直接从拉美进口原油和投资拉美的能源领域。作为拉美最大的石油蕴藏国和生产国,委内瑞拉成为印度在拉美最主要的能源合作对象。虽然目前印度与拉美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只是刚刚开始,但鉴于双方都有加强与对方合作的强烈愿望,双方会逐渐加大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进程中,拉美历史上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误,就是独立运动未能阻止拉美民族的分裂。结果,拉美的工业革命几乎被延误了整整1个多世纪,这一把美洲分裂成统治与依附两个世界的时间差,是拉美国家一切发展难题的根源。拉美国家无法创造第二个时间差的原因是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决定的,资产阶级的民族自觉和民族扩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手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和中心国家强烈的排他性、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秩序下后发劣势递增以及后发优势递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周期性与后发国家发展的不稳定性这些规律的存在,决定了多数发展中国家始终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命运。拉美独立战争的历史经验表明,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善于从政治上解决问题。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高速发展,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组织力量,创造自己的政治优势,保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成功之路就是创建与现代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任红军 《东南亚》2005,(3):19-26
印尼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遭受重创,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基建)几乎陷于停滞,2004年底的大海啸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无疑是雪上加霜。基础设施的落后已经成为印尼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04年印尼的GDP增长率只有4·32%,失业率却高达9·86%。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称,在今后五年的时间里,印尼只有将每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6-7%,才能满足每年新增的250万劳动力的就业。苏西诺政府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瓶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将基建作为振兴印尼经济的重要措施,并计划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参与基建,这将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拉美对外贸易和中拉贸易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 ,拉美虽受东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 ,对外贸易仍快速增长 ,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制成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 ,品种趋于多样化。同一时期 ,中拉贸易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到 2 0 0 0年突破 1 0 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刘冬 《西亚非洲》2020,(3):138-160
以推出《2030愿景》为标志,埃及近年来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并以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制定了颇具科学性、系统性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这给中国和埃及的产能合作带来了新机遇。然而,埃及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推进未能在实质上改善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要素条件,再加之中埃产业链相距较远,双方产能合作的推进并非易事。结合埃及制造业发展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特点,中国企业应以埃及相对成熟的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借助埃及有利的国际贸易条件为重点,以短链产业为先导,以融入当地产业链为方向,稳步有序推进同埃及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而在政府层面,中国应在技术上加强对埃及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支持,借助技术交流发掘合作机遇,并通过为埃及企业提供适度支持,借助市场力量拉近双方产业链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梳理了21世纪10多年来中拉合作在领导人高层互访、经济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多边国际机制的参与及合作等方面的四大成效,分析了取得上述成效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发展诉求和双方的务实合作,二是全球体系结构的动态发展进程。作者认为这两个原因也是中拉合作取得成效和未来深化合作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深化中拉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空间,指出深化中拉经济合作不仅能为中拉合作关系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对中国和拉美国家摆脱美国的制约,推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多元化和摆脱中拉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外围地位都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