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共政策的绩效取决于公共政策程序的合理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公共政策的连续性不仅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各环节,还直接影响政策运行和政策绩效。公共政策的连续性已然成为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从公共政策连续性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征、影响因素和强化对策,对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策执行是政策循环中的关键阶段,是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而政策执行的核心就在于如何选择和设计有效的政策工具。作为政府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环节的政策宣传,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政策宣传不仅是一种信息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引导性工具和劝诫性政策工具,是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工具、手段和方法,具有政策信息传播功能、政策行动引导功能和政策行为劝诫功能。同时,政策宣传作为一种非强制性的政策工具,其对于目标群体的影响力又有着现实限度。因此,新时期我国的政策宣传应随着其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包括:更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体制、优化宣传环境以及提升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益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作为分析客体的利益资源必然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后果产生一定影响。依据利益资源在资源所有者和受益者之间的流动关系中呈现的不同特点和它们在政策过程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利益资源被划分为垄断性资源、市场性资源和非常资源。  相似文献   

4.
政策分析关注的是现实具体的政策问题,因而政策分析方法的适用与否对能否有效地解决政策问题至关重要。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争,西方政策分析经历了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的方法论转向。这一方法论转向并不意味着政治理性已然完全否定甚至替代了技术理性。事实上,作为政策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维度,技术理性关注的是公共政策的技术属性,政治理性关注的是公共政策的政治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政策分析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它们的辩证综合也体现了公共政策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评估作为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也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政策评估主体在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会对评估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存在着单一性、缺乏独立性等缺陷,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完善我国政策评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创新与政策生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应对信息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而开展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但政策创新的“价值”必须置于政策生态的框架下进行衡量。在政策生态视野下,政策创新研究有变量分析、过程模型、主题分析和限度分析四个角度。本文着重从主题上阐释了公共政策创新包含政策主体、政策内容、政策手段和政策过程创新四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当前的政策生态下,公共政策创新应有三个限度: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和均衡健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服务型政府在倡导有限、责任、民主、法治、透明等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回归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政策制定系统的活动特质及其运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是由政党和政府等社会组织所组成的一种公共决策体系。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在其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自身的活动特质,其政策制定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理性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公正和有效。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应坚持这些基本原则,以推动决策的科学化进程,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有着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特定政策意图的人类活动。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公共政策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价值分配的重要形式。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与社会公平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统一性。它是通过政策主体的行动、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及政策过程的推进来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论公共管理中的利益平衡——公共政策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平衡是公共政策的重要职能。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平衡利益的四种类型,指出了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在平衡利益中的作用,应该注意六点;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准确执行政策;科学的制定补偿性的政策,对利益受损者进行必要的补偿;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政府要有一定的超脱性;民主决策,提高政策质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避免吃力不讨好的政策;合理兼顾各方面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长远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两孩和未来更宽松的生育政策背景下,国家连续出台政策发展学龄前教育和照护服务,推动托幼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发现,政策质量总体较好,完美级2项,优秀级16项,可接受级13项;政策方向明确,已从过去单纯的重视教育逐步转向注重服务。然而,政策内部分化明显,对托幼公共服务供需失衡问题的回应较少。为进一步优化政策,建议:理念先行,通过政策立法明确政府与社会在托幼公共服务中应尽的责任;区别对待,明确0-3岁婴幼儿与3-6岁幼儿的不同政策需求;找准方法,运用资源整合策略为托幼公共服务供需平衡创造有利政策条件;权衡效果,锁定国家对家庭照顾功能的补充特性。  相似文献   

12.
In the context of Two-Child Policy and a more extensive fertility policy, the state has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policies to develop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care servi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care public servi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total of 31 polices have a good overall performance, of which 2 are perfect, 16 are excellent, and 13 are acceptable.The direction of policy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shifted the focus from education to service. However, the 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olicies is obvious with less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ldcare public services.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olic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clarify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childcare public services by legislation, treat the different policy needs of infants aged 0-3 and children aged 3-6, create favorable policy conditions for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childcare public services by resource integration strategies, and keep the country's complementary characteristics for family care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策执行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领域,政策执行的研究对于正在转轨中的中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政策执行研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但在实地和实验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今后更应注重理论的运用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关注信息网络对政策执行理论的影响,注重政策手段的研究,真正使政策执行的研究更具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战略的影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持续性的供给不足一直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掣肘。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来提供,这种单一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种类单一及结构失衡等问题。运用民营化、用者付费和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政策工具可有效破解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难题,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基本的、应然的和系统的刑事政策,应由纸面上的法转变为行动中的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密切关系:刑罚结构的改变和刑罚的轻缓化是我国刑罚制度的发展方向;刑事司法实践中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注意刑事和解、社区矫正和修复性司法等等措施或制度的运用,并建立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运行中应注意相关具体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Canadian Public Policy: Ideas, Structures, Process. By G. Bruce Doern and Richard W. Phidd . Toronto: Methuen. 1983. Pp. 624. $21.95. G. Bruce Doern and Richard Phidd's Canadian Public Policy: Ideas, Structures,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addition to the field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 and demands to be read in part, if not in full. Its importance lies, first, in the authors who are well known and recognized as among the leaders in the field. This volume represents an effort by the two authors to bring to paper nearly twenty years of thinking and writing about Canadian public policy. Second, the book represents an ambitious attempt to introduce a neo-institu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the “interplay” approach. In this regard, the book is ground-breaking, for it represents the first book-length effort in recent memory that systematically studies Canadian public policy under the rubric of a general, integrating conceptual scheme. Finally, its importance rests with its extraordinary wealth of detail and insights into public policy institutions, actors, historical trends, contemporary events, and political and public policy theory.  相似文献   

17.
政策网络理论为分析政策运行过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研究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制度,有利于完善公民参与政策评估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公民参与政策评估,促进地方政府政策评估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公共性作为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政策公共利益取向的标度。由于政策主体、客体及环境多重因素的作用,公共性缺失成为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公共性缺失是对"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政策"公共利益"这一最为核心精神的背离,所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容的。因此,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是当前应予关注的问题。基于政策主、客体与环境在政策公共性缺失中的肇始作用,可以从政府主体、公众客体及制度环境三个角度着手寻找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