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两年,是台湾经济陷入困境的两年。纵观台湾经济,目前不仅仅是短期问题十分尖锐,更重要的是长期发展充满了隐忧。 陈水扁上台执政之后,不仅仅由于台湾人民对民进党历来的“反商情结”存有疑虑,对民进党不懂经济、新手上路颇为担心,更重要的是,由于民进党坚持意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在1997年底县市长选举中获得空前胜利,为走向全面执政奠定了基础.然而在走向全面执政的道路上,民进党还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订务实的产业政策以排除“反商”的社会形象,消除台湾民众的疑虑亦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毫无疑义,提出政党的产业政策主张必须摆上选后民进党的议事日程,所以党主席许信良在选后记者会即表示,民进党中央将尽速召开企业家会议,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拟订既符合台湾经济发展,又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使民进党实现“经济转型”,让民众知道该党不仅不反商,反而能追求社会的主流价值,从而争取民众对民进党执政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亲信与“第一家庭”的弊案风波使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跌至最低,反映出来的,不只是陈水扁个人的危机,而是整个民进党的危机。不论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民进党短期内难以摆脱困境。关键是执政无能其实,弊案只是激化民怨的导火索。弊案使得民进党标榜的清廉、改革形象濒临破产,让台湾人民看到,在陈水扁执政下,是如何官商勾结的。但是,弊案并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激化民怨的根本问题。与弊案相映衬的,是陈水扁执政无能所导致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丛生的现实。过去,多数台湾民众尽管对民进党不放心,但对政党轮替有着憧憬,一旦民进党执政,都…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6):86-86
近一个时期来,台湾高雄市捷运工程及引进外劳弊案在岛内越滚越大,民进党台湾当局的高官被揭出涉及弊案的事证越来越多,引起社会哗然。台湾领导人被迫为此事在公开发言中表示“道歉”,涉案官员辞职.民进党中央开除了涉案官员党籍。此事重创民进党台湾当局的形象,这个在岛内仅执政5年的政党面临官商勾结、贪污腐化、谎言不断的腐败和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5.
赖锦宏 《台声》2011,(2):39-40
台湾五市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主打“十八趴”,没想到国民党反其一击,踢爆党主席蔡英文也有领“十八趴”。民进党2012年卡位战,原本一路领先的蔡英文掉入“十八趴陷阱”,虽然后来声明放弃,但“诚信”普受社会质疑。当年放弃“十八趴.”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谢长廷恐怕暗自庆幸;这样一来,民进党内竞争似乎又回到起跑点。  相似文献   

6.
李家泉 《台声》2007,(10):26-28
自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岛内关于“台湾意识”的炒作愈演愈烈。尤其是“大选”靠近,新一届“立委”选举靠近,执政的民进党拿不出政绩,而且是弊案如山,民众怨声载道,这就更加需要靠炒作被异化的“意识形态”了。我个人深感这样炒作下去非常危险。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反黑金”曾是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口号。2000年台湾“大选”时,很多选民正是在对国民党的贪腐不满的心态下,将票投给了打着“清廉”招牌的民进党候选人。然而五年下来,台湾民众却看到,执政后的民进党以惊人的速度走向了腐化。从前痛批“金权政治”的民进党快速地建构起庞大而复杂的政商关系网,大批“绿色金主”坐上了“资政”和“顾问”的宝座。  相似文献   

8.
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远远没有成熟和成型,蕴含着复杂的变化的可能。目前呈现出国民党与民进党竞争政权的两党制特征。多党联合执政或民进党上台执政的可能性也日益增大。然而,现阶段台湾政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方面,国民党行将失去政权几成定局;另一方面,很多民众认为民进党并不是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政党。民进党也非常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因此期望“转型”;但由于陷入自身的结构性困局,却始终难以脱胎换骨,“转型”之路走得步履瞒规,备感痛苦。这不但将延长民进党走向执政之路,而且也会加剧台湾政局的动荡。(-)回顾从1989年以…  相似文献   

9.
<正>5月1日国际劳动节当天,由台湾各行业工会及社会团体组成的“五一行动联盟”,召集约5000名劳工齐聚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举行“八年全执政、劳工算总账”为主轴的游行,喊出“八年执政笑嗨嗨!劳工艰苦谁人管”“我是劳工,不是奴工”等口号,以及“青年要希望、老年要尊严”等诉求。实际上,这次游行只是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执政7年来民生凋敝不满的冰山一角。前不久,还有民众因岛内“蛋荒”严重发出在民进党治下“活得没有尊严”的哀叹。对此,台湾舆论认为,这些层出不穷的民怨不满,是民进党执政下岛内民生保障不足、经济持续下滑、物价节节攀升等乱象集中爆发引起的必然现实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继“太阳花学运”之后,“反核”风暴又起,台湾再次陷入长达30余年的“核四”(第四核能发电厂)存废之争,并因有前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的“禁食”抗议,更增添了这一争议的复杂性与敏感性,让已陷入执政危机的马英九处境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立法机构选举和大选、马英九的大陆政策、陈水扁弊案展开激烈较量的一年,是岛内政局出现重大转折,民进党、“台独”势力遭受重挫的一年。国民党“完全执政”,政权基础渐趋稳固,但因拼经济成效不彰而深陷执政困境。民进党“台独政权”终结,实力迅速下降,改革进程受挫,发展危机加深。岛内外“促和遏独”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未能扭转“台湾主体意识”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晓沙 《台声》2008,(2):21-23
2008年1月12日,攸关台湾地区政党版图重划和未来政局走向的第七届“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岛内唯一“超级大党”,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民进党败选后,党内也展开检讨,有责怪“小选区制”不利选情,有责怪“行政院新三宝”应负责。但怪来怪去,就是鲜少有人责怪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 据台湾媒体分析,技术性问题只是民进党败选的部分原因。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表示,这次选举结果表达了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首先是对民进党在统“独”议题上走冒进路线的不满;其次是对民进党执政8年无法给台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不满。2008“立委”大选一役,说国民党打败了民进党,不错,但还不够准确。真正打败民进党的是其自已。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高度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的和平统一。随着近年来台湾海峡局势发生变化,特别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以“台独”为纲领的台湾民进党执政台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反对“台独”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声音更加强烈,情绪更加高昂,行动更加积极,掀起了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活动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海外华侨华人已成为反独促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民进党候选人上台执政后,国民党籍的台北“市长”马英九顿处于民进党“绿色执政”县市的“重重包围”之中,不和谐的争议渐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争议已久的中文英译系统。民进党执政县市以推动“本土化”为借口,要推行“通用拼音”,而台北市政府支持采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 过去台湾使用泛称的“罗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台声》2006,(2):22-23
陈水扁发表的以“拼政治、拼台独”为基调的元旦讲话,无疑是告诉人们,对于台湾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没有政策:对于“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台湾民意,他熟视无睹。陈水扁当局逆势操作,违反民意,执政效果几乎全部走向民进党自己主张的反面,可以说在“三台一选举”中遭到重创的民进党日子不好过。  相似文献   

16.
赖锦宏 《台声》2011,(9):43-43
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十年政纲”两岸经贸及“国家安全战略篇”。蔡英文表示,会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态度,以“台湾前途决议文”为基础,凝聚台湾共识,跟中国大陆建立和平稳定的互动。针对两岸已签署并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她说,民进党若重返执政,会遵循民主程序跟国际规范处理ECFA。但这样的表述,  相似文献   

17.
5月8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第二次代表大会以233票赞成、对票反对,通过该党中机会提出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以下简称《决议文》)。该《决议文》旨在对民进党党纲的“台独条款”进行新的诠释和包装,以图淡化民进党的‘治独”色彩,消除台湾民众对民进党“台独”主张的疑惧,为其走上执政之路创造条件。然而,深入分析《决议文》的内容,不难看出《决议文》在“台独”问题上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个策略性的调整,而并未改变其“台独”本质。对照民进党过去的有关文件和言论看,该《决议文》在对“台独”主张的解释上确有某些变化之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8.
王建民 《台声》2013,(7):55-56
6月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赴美访问。就在临行前夕,民进党公布所谓“国防政策蓝皮书”,提出以增加军事防卫支出、加强武器自主研发与扩大“台美国防军事合作”等政策主张。“蓝皮书”认为,国民党执政后,台湾的“国防预算”连续多年负增长,没有达到曾承诺的占GDP3%的目标。主张若未来民进党执政,将会大幅提高“国防预算”经费,并强调在加强对美军购的同时,“加强武器的自主研发”,建立“有效吓阻,持久固守”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论民进党之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进党甫一执政,即陷入困局。民进党之危机乃是全面性、结构性之危机。危机非仅表现在贪渎弊案丛生,尤其因意识形态挂帅导致执政无能,其结果,台湾发展实际的需要与民进党维持政权选举的需要,构成了民进党执政无法调和的矛盾。台湾社会蓝绿对抗的选民结构,国民党的软弱无能和外部美日的支持,维持了民进党的生存空间,但也制约着民进党难以反省,因而看不出民进党有能力解决危机。民进党倘走向更加激进的“台独”方向,路必将愈走愈窄。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长期以来是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一个巨大战略挑战。陈水扁执政时期,由于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激进的分离主义路线,“台独”分裂活动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极大的战略险情,使台海局势多次走到爆发危机的危险边缘。本文全面分析民进党八年执政期问,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分裂活动对两岸关系的破坏,以及中国政府管理台海危机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