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蕊 《民主与法制》2010,(Z1):151-151
如何准确的界定犯罪未遂与既遂的区分标准,刑法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这种观点认为是犯罪既遂就是齐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构成条件。第二种是结果说,结果说又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结果说,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引起某种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  相似文献   

2.
97年《刑法》在环境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刑法》在立法模式结构、犯罪客观要件、处罚和可操作性以及与环境资源法规中的刑法性规定相协调等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缺陷。有必要采用特别立法模式,扩大刑罚范围和刑事责任形式,调整个别罪的法定刑,增强条款规定的可操作性,并协调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刑法性规范与《刑法》的关系,以完善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3.
《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针对这一罪名的出现,有关恐怖活动犯罪预备行为实行化的讨论相继出现,敌人刑法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理论。在敌人刑法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作为预备行为实行化的理论支撑之一,敌人刑法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于如何在"人身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及避免敌人刑法的扩大化处理。恐怖活动犯罪预备行为实行化的问题可以归结于法益保护的目的之中,随着法益侵害的提前,对于法益的保护也应当做提前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在报刊上经过看到司法机关严惩人贩子的报道,一些人贩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一些被人贩子拐卖到各地的儿童被成功解救,使母子骨肉得以重新团聚。虽然人贩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不知道收买被拐卖儿童的人是否也犯罪?如  相似文献   

5.
6.
李鹏展 《公安学刊》2006,(3):70-73,89
境内外抗制有组织犯罪的法律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专门的反黑法律法规,明确界定有组织犯罪的含义,对其从重处罚,增设财产刑,设置特别的刑罚措施和特别的程序规定等,从而为全面惩治有组织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认定盗窃既未遂的观点存在共性缺陷,引入行为过程的概念能够克服之。行为过程是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科学的盗窃既未遂认定标准也应主客观相结合,同时围绕犯罪行为人的行为过程来设计。其认定标准有二:一是行为人的主观计划是否实现;二是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是否对受保护的法益造成损害,即是否实际控制被盗财物。  相似文献   

8.
侦查行为分类研究--以毒品犯罪的侦查为范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刑事侦查行为的样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区分为任意侦查行为与强制侦查行为、公开侦查行为与秘密侦查行为、技术侦查行为与非技术侦查行为.这一分类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实践中侦查机关的行为选择提供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9.
法律行为是私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涉外法律关系中法律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问题尤为复杂,文章通过对传统上关于法律行为方式法律适用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以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原则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初始年龄都比70年代提前了2~3岁。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为了分析未成年人从偏差行为到犯罪行为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近年对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肇事罪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应当予以独立的刑法评价。惟有如此,对于交通肇事罪有关的几个的问题,如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未逃逸而不作为致人死亡的认定,故意杀人后逃逸的处理,刑法理论才能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2.
网约车犯罪问题是社会舆论近期关注的焦点。构建网约车犯罪的预防体系必须首先反思其产生的原因。结合"情境行为理论",网约车的特殊运营模式容易促生犯罪行为,主要表现在因对网约车司机背景审查不彻底而导致危险人员成为司机和网约车的"社交属性"容易产生犯罪性情境这两个方面。美国是全球网约车发展的源头,它在防控相关犯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网约车的安全监管,严格规范对司机的背景筛查,同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消减网约车运营中的犯罪性情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持有行为的界定入手,具体评价了关于持有行为法律性质的各种观点,且从持有行为与作为和不作为的联系这一全新的视角论证了持有行为独立于作为和不作为的特性。通过考察持有型犯罪的立法目的,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互易毒品行为是指行为人双方使用不同类别、质量以及纯度的毒品进行相互交换的行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有偿转让毒品的行为,同普通贩卖毒品行为在犯罪构成特征和社会危害性方面具有一致性,因此,互易毒品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贩卖毒品行为,包含于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贩卖"中,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在对其犯罪数额进行认定时,互易行为人各自对自己持有用于交易的毒品数额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以伪造证据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事实,在民事诉讼中,骗取法院的信任,误导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以强制执行方式获取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这就是诉讼欺诈侵财行为。作为一个新事物,现行刑法并未对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关于过失危险行为应否犯罪化存在很大争论。从刑事政策的角度来看,对部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对犯罪化的过失危险行为的处罚要尽量经济合理,注重利用非刑罚方式预防过失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江凌燕 《前沿》2012,(4):81-82
在我国,单位犯罪的成立必须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这使单位犯罪的范围相当有限。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大量单位集体实施的刑法明文规定之外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法律与现实的矛盾中,这类单位行为的处理该何去何从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犯罪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民  李明立 《求索》2006,(1):107-109
犯罪领域还有一些用传统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理论难以解释的问题,如犯罪率为何难以大幅度下降、激情犯罪怎么发生、犯罪怎么判断等问题。本文应用行为经济学展望理论、自我约束问题、衡量能力三大主要理论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相对而言,比较客观地解释了犯罪决策中一些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常明胜 《公安研究》2012,(9):47-51,72
摘要现行《刑法》中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规定的立法背景主要是为了遏制我国公民偷渡潮,打击弄虚作假骗取出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出入境证件以及出售出入境证件等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非法移民输出国变为既是非法移民输出国又是非法移民输入国,使得目前《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犯罪的几类犯罪规定,从犯罪构成到犯罪种类等方面都与司法实践存在不适应,需要从立法上修改《刑法》中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的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