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何瑫 《中国减灾》2012,(3X):10-11
<正>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竺可桢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两大成就:一是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二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奇迹般地把地方性的浙江大学办成了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该校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东方之剑桥"。1910年,20岁的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资格。他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便进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随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安》2012,(6):49-50
对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来说,要想让自己管理的企业,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要想让管理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就必须在人的内心上,花费更大的精力与时间,就像美国著名的管理者艾柯卡先生(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觉得自己最有用的知识是在大学心理系所获得的一样,一位管理大师首先应当是一位人类的心理大师。  相似文献   

3.
大师的回答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而且到任何时候,穷人都会多于富人,城市的领导者在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想到穷人。  相似文献   

4.
大师的风度     
梁启超与陈寅恪同列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两人的友谊也很特殊。应该说,是梁启超最早把陈寅恪举荐到清华的。关于梁启超举荐陈寅恪的故事,人所共知。清华国学院刚刚成立,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曹问:“陈寅恪是哪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曹拒绝:“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曹一听,十分震惊,立即决定聘请陈寅陪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相似文献   

5.
大师风范     
《中国统一战线》2014,(4):F0003-F0003
龚文桢,当代工笔花鸟画领军人物。1945年生于北京,师承著名画家田世光,李苦禅等。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后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对外友协画院名誉院长。龚文桢以工笔花鸟为主攻方向,既和他的老师有同功之妙,也有异曲之貌。所追求的艺术形象有他自己的天地,突出荒树野花的面貌,强化自然景观中的色彩美,用笔用色处处务实,一笔不苟,实中有虚,在浓厚中见清淡。严谨中见灵活,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大学与大师     
自从教育部推出“985工程”以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诸多高校奋斗目标。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是完备的设施,还是丰厚的资金……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约翰·纳什的传奇经历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寻找大师     
今天当我们厌倦了对金钱无尽的追逐,从日益变得市侩的沉沦中惊醒时,不禁渴望重新寻找到自己精神的家园,自然把目光投向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精神慰藉的大师。恍然间,逝者如斯夫,那些熟悉的背影已渐行渐远,怅然若失中却没有新的身影朝我们走来。悲夫!  相似文献   

8.
大师传道     
张港 《协商论坛》2008,(11):59-59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 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 第三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点上。”  相似文献   

9.
大师风范     
《中国统一战线》2013,(12):F0002-F0002
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  相似文献   

10.
程本兴 《世纪行》2008,(6):33-35
宋玉师承屈原,不拘一格,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他开创了赋体文学、奠定了感伤文学、成就了艳情文学、首启了梦幻文学、独树了女性文学、新制了山水文学、研发了游戏文学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堪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创新大师。研究并总结宋玉在文学上的创新精神、丰硕成果和深广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再接再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张光茫 《前进》2012,(2):56-56
又是一年春节近。每当此时,关于春节年味的话题,就会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在他们看来,年味不仅是物质的丰盛,更是文化的丰美。大师们笔下浓浓的年味,更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复康 《现代人事》2003,(10):41-41
秋天,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讲究秋令衣食住行的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许斌 《台声》2014,(12):100-103
自幼喜爱书法的吕锋,受姑姑、姑父的熏陶和言传身教,6岁开始临欧阳询的书帖,后来姑姑给了他一本启功的书法集,他如获至宝,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练字,临摹启功老师的书法。与其他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记忆不同,陪伴吕锋的是笔墨纸砚和一堆堆的草稿纸。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4月,姑姑带着他到启功老师家做客,拿出吕锋以真草书写的半山名句,让启老批评指正,启老阅后,欣喜万分,  相似文献   

14.
我小心地打开柜子,拿出一封珍藏的信件,信封印着“中国人民解放车国防科工委”字样,左下角“钱学森”三个字的签名格外醒目,这是钱学森同志15年前给我的一封回信。再读此信,追思故人,钱老的音容笑貌与谆谆教诲,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个题目,你或许会问:贿空大师是干什么的?是吃斋念佛的僧道,是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抑或是放浪形骸的江湖豪杰?其实说穿了很平常,他就是你常见到、常听到、令你非常愤恨的东西——行贿买官。找人不见叫扑空,应答之事办不成叫落空,行贿者拿钱买官,钱送出去,官没到手,岂非“贿空”?然而,能够称上“大师”者,又是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6.
班禅大师于1989年1月28日晚,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经多方抢救无效而圆寂了。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我真不相信也不希望这是真的,心中充满遗憾和悲痛。班禅大师接见我时的仪态举止和音容笑貌像演电影般一幕幕闪现在我的脑海中……。1986年6月初的一...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逝世10年来,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班禅大师逝世太早了,太可惜”。这是全国人民对他生前业绩的肯定和对他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尤其是那些对当代西藏历史和班禅大师业绩有所了解或对西藏情况比较关注的人,更是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18.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29):40-4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妈的叫刘蓉,某市级机关中层干部,漂亮精干,按坊间的说法她跟丈夫老李乃黄金搭档。一个从政一个经商,老李开了家公司,挣得盆满钵满,宝贝独生女儿倩倩考上大学,老李扔给她张银行卡:喏,里面60万,拿去零花吧!  相似文献   

19.
两位大师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7):63-63
无论是做人,还是在成就上,这两位都绝对称得上大师。如果以他们为标杆。对当下的文化界进行一次打假,那么,根本不用成立“打假办”,现在那些满天飞的“大师”。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可以确认为山寨。  相似文献   

20.
王建柱 《今日浙江》2008,(12):56-57
谢晋,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