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琪 《青年论坛》2014,(6):22-26
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部门等各种社会群体关系的不协调与矛盾。转型期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测量有两大方法: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客观测量法分为两种:一为社会结构测量法;二为经济差异测量法。主观测量分为三种方法:满意度测量方法;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社会意识与社会态度测量。  相似文献   

2.
张圣奘与徐悲鸿是北大同学。1919年徐悲鸿被北洋政府派往法国巴黎高级美术专科学校留学深造。1921年张圣奘被北洋政府派往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文学。 1923年的一天,张圣奘在伦敦和徐悲鸿邂逅,两人悲喜交集,那一份浓浓乡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徐悲鸿告诉张圣奘,他此次是从法国来英国写生的,学校给每一个学生半年时间写生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缩小"幸福差距",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是实现浙江民众幸福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幸福感的现实内涵,认为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是包含了物质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这三方面幸福感的统一整体,并从个人与社会、相对与绝对、主观与客观这三对关系出发,对幸福感的性质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解读。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最能影响浙江省民众幸福感的三大关键原因,并在现实图景描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升浙江省民众幸福感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志 《小康》2007,(10):54-54
伴随着"幸福指数"不断走入人们视野、成为热门词汇,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邢占军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他近十年来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2007年9月,《小康》杂志就有关幸福指数问题专访了邢占军教授。  相似文献   

5.
斯日古楞 《前沿》2009,(1):194-196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原本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但是教师为何还会不同程度地产生职业倦怠呢?什么导致了教师幸福感的缺失,又怎样唤起教师的幸福感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教师的幸福感是一种学校文化,它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来提升教师的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在关注各项经济政策对人们整体幸福感影响的同时,笔者认为,尤其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构建美好精神家园,从而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10月12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首次对外发布了北京币和谐社会指数。调查显示,三成居民感觉幸福,六成人感觉比较幸福,还有一成人感觉不幸福。此前,深圳成为国内第一个发布包括幸福指数等7个一级指标和7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文明指数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邢占军 《新东方》2004,(11):19-24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社会及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西方对其研究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历程。近几年随着我国政府和学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视,主观幸福感问题也引起了国内不少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拟考察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性  相似文献   

8.
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的第2题"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来测量儿童的幸福感.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一样,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多元Log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关系("是否与双亲在一起"、 "朋友个数"和"受歧视感")、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是流动儿童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袁璐 《小康》2018,(11)
正三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迪亚拉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中青年,在这里娶妻生子,为这里的人们治病疗伤。1984年的冬天,20岁的非洲男孩Diarra Boubacar花了三天时间,从马里共和国来到北京。在北京的机场,他穿着一件单衣,挎一个小布包,冻得浑身哆嗦。大使馆没有接到电报,他只碰到来接肯尼亚留学生的老师给每人倒了一杯热水。因为语言不通,双方面面相觑。当天晚上,Diarra Boubacar和另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小传     
十九、走访农村问积欠元祐六年(1091)八月,苏东坡在朝中做了三个月翰林学士承旨之后,终于实现了调任州郡官的愿望,到颍州就任知州。颍州是个比较小的州,但风土人情淳厚,苏东坡所尊敬的老师欧阳修很喜欢这个地方,并在这里度过晚年,所以苏东坡对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但愿意来,而且愿意在这里终老。不过终老的愿望很快落空,只过了半年,他又调任扬州知州。在扬州的时间也不长,不到半年,又被召回京师任职。从元祐六年八月到七年八月,一年之中他做了两任知州,时间短促,但他还是做了不少事情。苏东坡在颍州,也很注意兴修水利。颍州常有灾害,老百姓苦于饥荒。他请求朝廷让他将修黄  相似文献   

11.
老杨———杨志芳,大家会惊奇地问:“他老了吗!”不!他很年轻,现年只有24岁。平时不爱说话的老杨,整天默默地在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3年如一日,从无半句怨言,他对工作太认真、太操劳,繁忙的工作把他的头发给累白了。所以人们都管他叫“老杨”。老杨是北京语言...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通过海子接触到现代诗,也通过诗歌获得一种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其实海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象征。他在公众印象中并不是一种诗歌风格或潮流的代表,而就是诗本身的象征。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他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三十年了。对于他的纪念这些年来一直都没有中断过。人们把许多意义和价值附  相似文献   

13.
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众多,就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成员所能体验到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程度。主观生活质量研究认为,所谓好的社会,应该能够向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供最大程度的幸福,即当其它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具有较高幸福感(SWB)的社会。本文通过对社会幸福感形成的四个维度即需求满足维度、相对标准维度、目标维度和文化维度的介绍,探讨社会幸福感形成的过程,以及和谐社会下影响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33)
正与幸福感相关的重要外在表现是情绪,情绪是人们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可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都是不同程度的体验。正面体验是增进幸福感,而负面体验是降低幸福感。幸福感比欢乐、喜悦的情绪更高级,能让人产生非常积极的正向体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和谐的家庭、良好的社交、健康的身体等都能增加幸福感的正向体验。幸福感往往主观因素占多数,是主观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民幸福感作为国民总体幸福感的重要起始环,概念化为居住在一个社区的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文化认同、社区凝聚力,被赋予了人民对社区建设的期望.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反映国计民生的基础部分,提升社区成员的幸福感,对于提升整体国民幸福感有重要意义.研究阐明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在维持国家社会稳定、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和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质量上的积极价值,并结合价值提出社区居民幸福感提升的相关路径.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利于社区治理、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民众凝聚力,提升社区参与度,保持居民身心健康.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需要改善社区环境、开展文体活动,也要重视社区居民心理状态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  相似文献   

17.
醒世漫画     
程远 《群众》2008,(3):79-79
曾经,幸福还只是人们的一种渴望,或只是个体内心的一种感受。可当今,“幸福”和“幸福感”已经成了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不仅涉及“幸福感指数”的调查越来越多。而且如何看待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感也不时引发人们的热议。前不久。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比出炉,其结果尽管见仁见智,但是,诸城市都以各自的魅力诠释了幸福。与此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幸福”正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8.
物质生活大大地改善了,可是不满情绪反而在上升,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社会幸福感的增加,只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商品是无济于事的。 单纯从经济学看,慈善事业是财富的转移,不是财富的增加。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看,慈善事业却可以增加全社会总的幸福感。一个穷人在地上捡到100元钱,和从慈善家手中接到100元钱,其感受是不同的,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慈善是快乐的事业。 “乐善好施”是中国传统道德风尚,但爱心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相反,它是一种稀有资源,是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爱心工程完全倚仗个人的道德良知,实在是一场可怕的冒险,慈善捐资必须尽快走向法律化,否则会伤害人们各种良好的愿望,我们付出的社会成本也会加大。  相似文献   

19.
城市面孔     
私车一族在中国,第一个购买法拉利跑车的是北京的那位卖“大宝”生发精发财的老板。这位青年还带着他的跑车上过一回《商界》杂志的封面。山东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用了半年时间,自行制造了一辆小轿车。他说,擦拭自己的轿车,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这位比第一个玩法拉...  相似文献   

20.
梅苏蔓  王瑞瑞 《传承》2011,(9):52-53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导社会心态,而"幸福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国民心态对国民幸福感必将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国民心态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低级、庸俗的感性文化倾向,普遍焦虑的心态等,得知人们精神生活的错乱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幸福感,为此,最后一部分具体阐述了如何构建"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以提升国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