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新建 《传承》2012,(15):6-7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先导。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理念思路、措施方法、制度机制的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同发展大局的融合度、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工作运行的透明度,用解放思想的新境界开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在信仰上互相尊重、在政治上团结合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共同努力奋斗。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必要的、合理的、长期的。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与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相适应,同样是必要的、合理的、长期的。信教与不信教者都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一定能够向深层次发展推进。一、从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长期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信仰、感情、仪式和组织都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只有在改革创新中才能发展完善。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那种虽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却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正确变革的旧模式的失败。在新世纪,我们应发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开拓进取,在不断创新中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社会主义要前进,要发展,就必须实行改革,大胆创新。而改革创新成为时代要求,历史的必然,不是政治家的热情和愿望决定的,乃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4.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党.这是时代发展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那么,党能否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自身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状况,深刻认识改革创新的新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解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这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6.
正确研判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整体研判基础上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从历史溯源、现实关切、逻辑理路、前景展望等层面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逻辑,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30周年到来之际,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这一号召,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须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清晰界定我国发展的历史坐标和未来走向,明确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何处来、现在何处、将去何处"的关键问题,充分体现了党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自觉。新时代历史方位的主要特征。一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新时代历史方位是"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结果,遵循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彰显了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人  相似文献   

9.
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晓明 《理论月刊》2004,1(3):13-1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它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篇章。“三个规律”实质上是同一规律的三个层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一般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需要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是特殊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研究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是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完成了三次重要演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我国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结果。三次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蕴含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发展和反复较量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斗争。这种复杂的历史环境,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总结建党90年的历史经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新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永远保持先进性和长期执政地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深刻总结我们党80年奋斗历史,借鉴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创新精神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创造性精神,其形成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不仅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所创造生成的精神产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强大动力。作为时代精神的内核,改革创新精神在赋予中国精神时代性内涵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精神的当代表达和生动诠释。新时代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能够激发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各种难题和障碍蓄势赋能,对于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构筑和升华,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围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达成了基本的共识。这就是世界历史的发展遵循着人类发展的基本方向,并在其中形成了自身的演变规律,这个规律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目的论,而是着眼于探寻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探讨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的过程和发展趋势、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等关键性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再审视不仅关系到世界历史的转向,更关系到世界历史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16.
一、制度创新是我们党遵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 人类历史进程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历史的结局能否和人们的预期高度吻合,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推进制度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知和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二十世纪历史画卷的主要内容。回首社会主义运动的百年历程,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展望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基本特征有主导性、现实性、包容性、开放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遵循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按照社会系统工程的思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使之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推进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不断地在改革创新中前进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一次又一次反复地变革自然、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个与以往一切社会不同的社会制度,仍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规律,即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根本任务相结合;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依赖于实践基础的规律。研究党的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发展规律,必须要研究社会需要和接受主体,即社会实践和"受体"层面;党的主要领导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发展必须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遵循与时俱进与实践检验相结合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的发展荣辱观取代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科学发展荣辱观取代发展荣辱观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