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有远见的台湾保险业者开始着手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目前,台湾保险业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的情况已经从早期的知识进入和人进入过渡到企业进入的状态,有四间台湾本地保险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并积极创造开设营业机构的条件,其中在台湾保险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泰人寿和新光人寿要求进入大陆保险市场开展业务的愿望尤为迫切。这两间公司通过在大陆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和介入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努力扩大在保险市场的影响,为早日开业作积极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赵楠 《两岸关系》2005,(11):39-41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0月17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台湾展团是此次农交会的最大亮点。在农交会上的台湾水果展区,记者有幸采访了北京春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政祐先生。吕政祐先生结合自身企业分析了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情况。在台湾水果零关税政策出台之前就进入大陆吕政祐先生是北京春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先生出生于台湾商业世家,熟谙商场营销之道,对台湾农产品之经营尤其是果蔬的储运具有丰富的经验。吕先生选择台湾水果零关税政策出台之前就大举将台湾水果引入大陆更是颇具商业胆识。大陆宣布台湾18种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  相似文献   

3.
卫铁民  陈健兴 《台声》2004,(11):50-50
台湾高校录取率近九成,大学生素质不但引发教育专家感慨,大学生自己都觉得很逊,并自认竞争力不如大陆大学生。 台湾人力银行 14 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台湾的在校生 ( 包括高中职、大学、研究所 ),有 91% 觉得岛内大学生素质低;且七成九的在校生认为,台湾的大学生比不上大陆的大学生。由于进入全球化时代,台湾年轻人与大陆年轻人的竞争日益明显。调查显示,台湾的在校生只有 8% 认为自己比大陆年轻人强,有 12% 觉得差不多,高达79% 的大学生觉得大陆大学生竞争力比台湾强。 台湾在校生对岛内大学生们的素质评分只有 55.4 分。因此,多数学生都有…  相似文献   

4.
台湾企业集团大陆投资现况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台湾企业集团是由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围绕核心业务紧密结合形成的企业群。19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企业集团赴大陆投资步伐加快,不仅促使台商大陆投资呈现大型化、集团化、群聚化特征,奠定了大陆台资企业的地域分布格局,而且促进了大陆台资企业产业层级的提升及经营本土化,从而使台资企业更加融入大陆本体经济,对大陆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新世纪以来,台湾企业集团的大陆投资逐渐进入收获期,其大陆运营更加具有长远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5.
千呼万唤之下,从正规渠道进入台湾的大陆商品终于在5月份陆续在大小商场中出现了。台湾岛内的许多消费者在品尝了洽洽瓜子或者青岛啤酒后,都期待有更多更好的大陆产品来台。  相似文献   

6.
正2月2日,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导和推进的"台湾商品中心"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开业。作为台湾中小企业拓展大陆市场的重要平台,"台湾商品中心"通过上海自贸区便利高效的进出口贸易渠道,扩大台湾地区产品进入大陆。台湾地区知名商企大润发拥有实体通路和线上平台,承接了"台湾商品中心"的日常运营,并建立了推广服务平台,为台湾中小企业进入大陆发展创设了市场窗口,将提供商品信息及展示,以满足大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商品订购需求,协助规划商品推广并提供进口手续、清关、  相似文献   

7.
台湾金融服务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早在十年前就进军大陆,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且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对于台商直接投资大陆一直设置重重障碍,致使台湾保险业已经失去了进入大陆保险市场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8.
两岸“三通”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仪 《统一论坛》2004,(5):47-4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大幅增长,自台湾出口大陆的机器及中间产品亦随之大幅度增加。由于台湾方面管制自大陆的进口,造成进口金额不大且增长缓慢,因而使台湾在两岸贸易上享有大量的出超,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也快速增加。就贸易依存度而言,1993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已超过总出口15%,仅次于对美国的出口;但就贸易顺差而言,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如果两岸真正实现“三通”,大陆的商品可能会大量涌入台湾市场,台湾贸易顺差的状况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9.
1992年,大陆保险市场开始对外开放,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从台湾和香港选派高级管理人员率先进入上海滩,并且将其在台湾成功运行的寿险营销体制带进大陆人寿保险市场,从而导致了一场大陆寿险产品销售方式的革命。由此,两岸保险业之间的合作开始从单纯的学术层面交流过渡到专业技术的引进。从1995年开始,大陆寿险业开始聘请台湾高级保险营销人员和讲师直接参与营销业务管理和培训工作,部分台湾寿险公司还与大陆寿险公司建立了理赔检验代  相似文献   

10.
还是刚刚进入80年代,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了文学艺术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台湾采访施叔育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幸福而成功的中年女性形象。满面春风,佩侃而谈,面对着来自彼岸的记者放松而随意,笑意一直挂在脸上。她的小说集里收有她的不少生活照片:…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与韩国在大陆市场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俊莉 《两岸关系》2005,(12):24-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大陆市场对东亚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台湾凭借着与大陆相同文化背景、享受特殊优惠政策及抢先进入市场等优势,在一段时间内对大陆的投资与贸易均远远领先于同属“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但是近年来这种格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一、台湾地区与韩国在大陆市场上的竞争此消彼长台湾地区与韩国在大陆市场的竞争首先表现在对大陆的出口贸易。自1979年海峡两岸恢复经贸往来以来,台湾对大陆出口就以每年平均超过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台湾对大陆出口金额达到638.4亿美元。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  相似文献   

12.
两岸交流     
《台声》2006,(3):8-9
两岸心连心台中山大学师生百色资助40名贫困生;大陆反病毒厂商进入台湾市场;苏州出台新政策大幅放宽台企投资领域;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走红探视时间受限;大陆高校毕业的台湾居民在厦门就业有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祖国大陆在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同时,也迎来了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春天。许多台湾作家的作品在大陆发表,大陆学术界对台湾文学的走向非常关注。然而与此同时,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文学发展仍然很陌生,因为大陆作家的作品当时还不能进入台湾。海峡两岸隔绝近40年了,政治现实造成的隔膜一时难消,多么需要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的桥啊!台湾著名作家施叔青女士,在当初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就曾扮演过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要简要地了解台湾问题,人们应回顾台湾的历史。台湾岛位于中国大陆以东,隔着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公元230年,台湾还是一个荒岛,两名中国大将率领大批士兵首次进入该岛,并驻扎在那里。此后,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就世世代代生活在岛上。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侵占了台湾。1661年,  相似文献   

15.
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较长时期台湾岛内民心或政治取向与经贸走向“相悖”。“相悖”是现象,“相符”是实质:由于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农业产品和要素比较优势差异建立实现双赢的合作机制,台湾中南部农民从与大陆经贸往来中受益不多。鉴于此,大陆应加强两岸农业贸易和投资协作,让利于台湾小农,扭转岛内关于“大陆农产品是造成台湾农业困境根本因素”的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政经相悖的格局。本文提出: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借鉴现代发达经济扶持农业惯例的前提下,放开台湾优势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创造条件帮助台湾小农西进大陆创业,用其农业要素上的比较优势来抵消产品上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16.
台湾宝来金融集团,2005年1月主导完成了台湾“正隆”收购大陆A股上市公司山鹰纸业公司百分之十二股权并购案,使台湾“正隆”成为山鹰纸业国有股之外第一大民营股东,实现了两岸第一宗优势互补的产业整合案,也是第一家台湾上市公司以“战略投资人”方式投资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的案例。台湾宝来金融集团“大中华资本市场”总经理黄齐元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台湾券商进入大陆,首选着力点应该在投行业务方面,实践将证明,很多成功的案例正在逐渐出现。黄齐元认为,大陆企业欢迎具有内涵的外资战略投资者,欧美的外资因为太大,很难介入中型企…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02,(4):27-27
台湾“问津堂”书局有数千册大陆出版品日前遭海关留滞,引发大陆出版品能否在台上架陈售的争论。多数大学教授均认为,阅读大陆书籍不代表思想左倾,“政府”不妨以更开阔的态度视之。台湾过去一直难以见到大陆出版品公开贩售,源自两岸在政治军事上一直处于敌对状态,阅读大陆书籍可能被情治人员视为具有左翼思想,所以才会发生清人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被岛内海关人员视为马克思著作而遭扣留的笑话。解严之后,大陆书籍来台均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37条以及《大陆地区出版品录影节目进入台湾许可数额》等规定办…  相似文献   

18.
李徽 《两岸关系》2007,(12):54-56
1987年,由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赞助、以台湾影视制作人凌峰为首的摄制组首次进入大陆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八千里路云和月》,首开两岸合作拍片先河。  相似文献   

19.
水青山 《台声》2008,(10):44-50
自6月以来,我已把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观察,陆续写成了几篇小文,对台湾游如何水到渠成,两岸如何就此作好准备,台湾游怎样拉开序幕、唱响前奏和开始曲,留下了真实的记录。现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走过了这几个最开始的阶段而进入常态化。接下来要写的,就是台湾游的进行曲了。  相似文献   

20.
台湾学生到大陆念书,已经不是为求文凭而已。现在的年轻人,求学大陆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商机、结识人脉。这些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正以强烈的企图心,想要在大陆寻找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的梦想。位于上海市郊华翔路上一家制造汽动机械的工厂老板,是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台湾学生罗群毅。他把父亲的专业搬到大陆来,实现自己事业梦想的开始。脸庞仍有着年轻人的稚嫩,但谈吐却颇为成熟的罗祥毅,说起两岸事务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台湾企业已经进入第二代接班阶段,但大陆严格来说却还没有出现第一代的企业家;在台湾想成为第二个王永庆真的很难,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