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家辉院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国卓有成就的人类与医学遗传学家。他的研究工作获科技成果奖21次,其中1次全国科学大会奖,5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999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湖南光召科技奖,科技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2.
邓栗 《新湘评论》2007,(1):60-62
钟掘,女,汉族,1936年9月出生,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国家学位委员会机械评审组副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掘院士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余项,发表论文210余篇,出版专著4部。她创立的“极端制造”新概念,写入最新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女职工”等荣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北方六月,三夏生产如火如荼,成千上万台联合收割机奔走在金色的麦浪中间,映着农民的笑脸,一粒粒饱满的小麦颗粒归仓。据农业部专家评估,今年我国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一连增"。除了农业政策连年利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管理手段科学进步,我国夏粮连续稳产增产依靠的还有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育种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三夏尾声,记者来到山东省农科院采访了赵振东院士,倾  相似文献   

4.
施昌学 《党员文摘》2006,(12):11-13
有这样一个人,在没有哨烟的战场上与外国人斗智斗勇,令世界刮目,扬中华国威。他就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奖、军队科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  相似文献   

5.
张勇 《世纪桥》2009,(10):37-41
他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名字写进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核动力专家,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这样比喻,搞科研的人是“山上”的人。“山下”的世界红尘喧嚣,热闹精彩;“山上”的世界清寂寡淡.充满艰辛。那么,高原医学的研究可以说是“山上”一座最具艰辛与清寂的“山头”。中国工程院院士、我省著名高原医学专家、高原病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吴天一研究员,正是站在高原医学这座山峰高处,奋力拼搏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7.
泰达 《求贤》2011,(8):24-24
刘晓程现任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他秉承医者之心,钻研业务、救死扶伤,始终站在学术前沿。他放弃高职高薪.先后创建了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心血管病医院,探索全新的医院管理模式.更多地造福患者、服务社会。多年来.刘晓程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公益人物”、“中国医院协会优秀院长”等几十个荣誉称号.并于2007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8.
冷珊珊 《求贤》2012,(4):20-23
在天津中医药大学,有位低凋而战就卓越的张伯礼校长,他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又足中同中医科学院院长;既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技术副总师,又是中国科技剂中医药专家组组长。在一个清新的四月天,本刊记者走进了张伯礼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中医药现代化的泰斗,  相似文献   

9.
《军队党的生活》2014,(4):11-11
周裕和,南空某航修厂高级工程师,空军、军区空军科研奖项评委会专家组成员,军区空军专业技术职务评委;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被评为全国国防计量先进工作者,空军精神文明十佳标兵,军区空军优秀党员、廉洁勤政师团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0.
吴新涛,石狮新湖村人,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以来,吴新涛获得 12项次的科技奖励,其中国家和福建重大科技成果奖 3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 项,二、三等奖各1 项。2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  相似文献   

11.
大哉黄伯云     
邓栗 《新湘评论》2006,(4):43-46
【黄伯云档案】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的归国人员,黄伯云回国已经18年。10多年来,他共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国家军工配套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等10余项,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获国家专利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国际检索机构EI、SCI收录80余篇。培养博士后14人,博士生20多人,硕士生10人。先后获得“国家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国家优秀中青年专家”等称号。2002年代表湖南知识界出席了党的十六大。2005年3月28日,由黄伯云率领的科研团队研究出的“高性能燃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同时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他当选为“2004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被评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相似文献   

12.
邓栗 《湘潮》2005,(5):36-40
2005年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华灯璀璨,百花簇拥。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黄伯云领衔发明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  相似文献   

13.
蒋诚 《湘潮》2005,(5):55-55
周泉,1963年7月出生于湖南隆回,研究生文化,研究员。现任湖南博达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并任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岳阳市科协副主席,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等称号;2002年2月岳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并被科技部、农业部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