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向贫困宣战     
孙常永 《人大建设》2004,(12):12-14
嵩县是河南省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近,河南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省扶贫办和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组织了省会新闻媒体赴嵩县开展新闻扶贫采访活动,让新闻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感受那里经过扶贫开发所发生的变化。下面就是本刊记者发回来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记者     
《时事报告》2012,(11):79-79
机器人记者是美国叙述科学公司发明的写作软件,这款软件拥有自动撰写新闻故事的功能。目前,机器人记者每30秒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它在体育比赛、房地产价格等方面的报道,颇受人们青睐。机器人记者的知识储备庞大、丰盈,并且它的“搜商”相当高,光是拼写稿速度和编辑能力,真实记者就已经望尘莫及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能取代真人记者。人类和电脑运算可以天衣无缝地充分合作,比如机器人利用其完美的记忆系统成为人类新闻工作者的完美采编助手。  相似文献   

3.
《思想工作》2007,(7):27-27
张春莉在《新闻三昧》2007年第1、2期撰文,分析现今中国消息的流弊,探讨编辑的作为,以期消除障碍,优化构成,使之向多元化、效应性等方面发展。一是消息权威要确立,要加强引导,从编辑思想、编辑风格等方面引导记者提高对消息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他们对消息素材的识别能力和消息写作的创新能力。在记者采访阶段,编辑要就某些新闻的采访角度及可能衍生的消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这对人民日报社系统的全体员工是个巨大的鼓舞。作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的记者,更感到肩头的重任。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中向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六条具体要求: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要打好知识根底;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这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做到的。 回想自己近十年的新闻工作历程,深感新闻工作与党和人民的事业休戚与共,密切相连。在下基层采访中,老百姓把我们的报刊当做党的声音,把报刊的记者当做党派来的人。一次,在西双版纳采访基诺族一个小学校时、村长听说我们要来,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小伙子在山中打猎,招待“中央”来的人。坐在简  相似文献   

5.
据采访过任长霞事迹的记者讲,采访前有关部门没有发放任何宣传材料,没有人组织也没有接待,各媒体记者各显神通,从不同侧面采访,得到了大量真实感人的材料。另有来自某省环保部门的消息,某部委最近深入到当地的污染地区进行了一番明查暗访,写出调研报告后直接拿到省委去“说事”,环保部门事先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这两则消息固然可以看作是主管部门转变行政作风、实事求是的一种变化,但其更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于: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社会,政府和公众如何及时获取有效的真实信息?在层级制的政府里,对于局部而言,下级往往比上级掌握着…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方便台湾记者进行新闻采访,加强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以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申请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是指正常出版和发布新闻的台湾地区报社、杂志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的记者、编辑(包括摄影、录像人员等)。第三条台湾记者的采访工作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台办)主管。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作风与修养主要包括思想理论修养、工作作风修养、专业和基础知识修养、新闻技能修养与情感修养。优秀记者的良好作风与修养非一日之功 ,每一个立志献身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新闻工作者 ,都要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自觉地进行作风与修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云坤应邀接受了多家新闻单位记者的集体采访。采访现场气氛热烈,记者们争相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王云坤认真地一一作答。在回答记者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王云坤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  相似文献   

9.
蒋余鹰 《今日浙江》2006,(16):17-18
在防御和抗击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的战斗中,我省新闻战线,特别是省及温州市新闻单位的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奋不顾身,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奔赴抗台救灾第一线,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真实地记录了人类抗击自然灾害的伟大壮举,真实地记录了全省上下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坚强不屈、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感人场面。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和风采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精神,赢得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0.
杨天陶 《理论月刊》2006,(7):131-132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在新闻采访中其实存在着两种真实,即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新闻采访追求的是客观真实,但我们往往以采访对象讲述的真实性作为替代品,针对这种现象,文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例子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采访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志英 《前进》2011,(10):55-56
眼下,全国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正如李长春同志指出:这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7日,全国第13次省级人大期刊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在大会交流发言时,我结合自己的编辑和采访实际,谈到人大新闻写作里的文学表达问题,乃有感而发之散漫言说。会后,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会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局局长郭瑞递了一页便条给我——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中央统战部举行统一战线与首都新闻工作者迎春联谊会2月13日,中央统战部举行了“统一战线与首都新闻工作者迎春联谊会”,来自首都各主要新闻单位的领导同志、编辑、记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宣传部长以及中央统战部各厅、室、局负责人100余人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代表中央统战部向参加联谊会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新春的祝愿。她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加强统一战线与宣传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开创统一战线新局面,使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在全面开创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联谊会…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此庄严宣誓:做负责任媒体——对新闻负责,对公众负责,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昨日上午,万名编辑记者代表全省新闻媒体和全体新闻工作者庄严宣誓承诺做负责任媒体。省级和昆明市共26家新闻媒体在昆明市金马碧鸡广场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其余15州市也在当地举行了集体宣誓仪式。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是统战宣传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供职于开封日报社的孙彤提出的新闻敏农性问题,对我们将不无启迪。新闻敏感,通常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名记者,能不能在纷繁芜杂、司空见惯的事实中发现新闻,能不能写出叫响的新闻,主要看这位记者有没有新闻敏感。新闻敏感,西方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在事:一名叫泰勒的新闻记者,奉命去某剧场采访一位著名的演员。当泰勒驱车赶到剧场时,却见到剧场门前挂着一个大牌子,上写“演出取消”!泰勒心想:“演出取消,看来今…  相似文献   

16.
近来,美国多家专业媒体都在讨论新闻工作者的悲观和忧虑。佩尤大众与媒体研究中心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附属机构"卓越新闻组织"研究组以及关注记者委员会在2004年5月底联合发布了一份《2004新闻媒体现状报告》,其中专门就新闻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对500多名全国性和地区性媒体记者、编辑、主管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党派动态     
《乡音》2014,(10):12-12
邢台市民主党派联合举办宣传信息培训班 9月13-14日,邢台市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联合举办宣传信息培训班。各党派120名信息员参加培训学习。本次培训着重提高民主党派信息员的新闻写作水平,邀请了《人民政协报》主编邢文广、《团结报》主编张德海、编辑袁沅、民建省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刚等媒体专家、编辑等,就统战新闻发展方向,新闻宣传写作技巧、新闻采访实用技巧、统战信息等内容做专题讲座,并与学员们就宣传信息编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信息稿件见报率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8.
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的老同志刘丽莎为许多新闻工作者所熟悉。本市各个总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通过电话、传真和她打多次交道;联系市委的记者经常要从她这里接到重要活动的采访通知;每年上海“两会”的百余张采访证、出入证、停车证要经她的手发往各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9.
胡海玉 《两岸关系》2010,(10):52-53
由山西省太原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台湾高雄新闻记者公会共同举办的,以“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的“太原-高雄新闻交流论坛”,9月28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相似文献   

20.
新闻要赢得受众,关键是要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来选择和挖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为此新闻工作者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一是突出和深化与受众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的新闻价值;二是迅速准确地为受众提供新鲜的立体化信息;三是努力缩小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四是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五是增强新闻的可读(视、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