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12月29日,来农六师一○八团滕源建材总厂务工的外来民工全部带着全年的工钱返回了自己的家乡。近年来,一○八团依靠舆论监督、行政手段及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建立了确  相似文献   

2.
昔日里围着锅台转的农六师一○八团的700多妇女,靠着先进的科技知识,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自家的小院里唱起了勤劳致富的“好戏”“大戏”。  相似文献   

3.
米来今年48岁,原是农六师一○八团水电公司的哈萨克族职工,英俊而聪慧,论工作能力、论为人处事在当时团场的水电系统职工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相似文献   

4.
<正>郭玉清是农六师奇台农场一○八社区原供销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解散之后,她便成了一名待业者。性格开朗、上进心强的她决定从头再来。于是,用多年的积蓄在本地区的农贸市场里购买了两间商品房,开了家百货店,走上辛苦的经商之路。为了在众  相似文献   

5.
<正>现年41岁的邹珍蓉是农一师十团灌溉科的一位职工,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邹珍蓉是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川妹子,1994年随丈夫来到十团灌溉科,她的家住在干渠闸点,有一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人登门要干活,老年人登门要款待。"这是哈萨克族一句谚语。从小到大,姜生和开尼结白克夫妇俩经常这样教育孩子,还身体力行做榜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家中90岁高龄的老母亲开外衣。姜生是六师奇台农场一○八社区三连哈萨克族妇女,今年38岁。在身材苗条、面容姣好、穿着时尚的外表下,很难想到她还是一家人的生活支柱。姜生悉心照料婆婆20年的先进事迹在一○八社区传为佳话。姜生的丈夫开尼结白克是该连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七师一二九团169名教师队伍中很普通的一位,她的人生轨迹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但随着今年8月份,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荣获全国入围奖,兵团、师一等奖后,就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口中的焦点话题。她就是一二九团五五小学老师滕丽。  相似文献   

8.
正在地处中哈边境一线的十师一八六团一连,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女职工,她的名字叫殷燕。曾是"贫困母亲"的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就在她创业、守业、再创业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举步维艰,难以维继的时候,师、团工会都会一次次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帮扶支持,使她一次次  相似文献   

9.
<正>地处托木尔峰脚下的农一师四团,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她用无私的大爱抚养了11个孩子,用无悔的青春赡养了6位老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团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谱写了自己美好的情感人生。她就是四团五连维吾尔族职工卡小华。说起卡小华先要说到她的家庭。1956年,她的父亲卡地尔从喀什当兵复员后到胜利农牧场(现四团)工作,成为四团早期第一个少数民族向导和翻译,1965年任四团民族连连长,当年生下卡小华,卡小华上有兄长,下有弟、妹。丈夫阿尔肯是父亲战友的长子,因父母离异,无人疼爱,从  相似文献   

10.
唐勇 《兵团工运》2011,(5):18-19
<正>一位普普通通的兵团女职工敬老爱老的事迹在天山南北,龙河两岸被广泛传颂。她,名叫张新玲,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高中文化程度,现任农六师五家渠市一○二团敬老院院长。今年51岁的张新玲在农六师一○二团敬老院已工作了20个年头,她集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护士、保姆诸多角色于一身,把每一位老人都当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1月11日,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举办的"生态养猪法"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女士,外表朴素,说话流利。她的演讲朴实、真诚,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就是七十二团生态养猪致富女能手马莉君。  相似文献   

12.
爱的奉献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家庭中有一位值得人们敬佩的中年妇女,她瘦小的肩上承担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重任,她照顾患病的婆婆6年、照顾重病的叔子4年、抚养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侄子11年,并且还将一直抚养下去。她多次获得三十三团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标兵、二师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三十三团乌鲁克中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二师二十九团梨华社区,有一位被老人们称赞的"好闺女",她用自己的辛勤与真爱,悉心照顾着一群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她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真情书写人间大爱,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她就是二师二十九团蓝翔敬老院院长王丽萍。  相似文献   

14.
今年31岁的王丽是农五师八十二团一连的一名女职工,身兼连队女工主任。老军垦们艰苦创业的精神激励着她在八十二团这片热土上抛洒着汗水,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着富裕。她不仅以榜样的力量引导着女职工积极参加连队承包土地,而且以高尚的情怀关爱着女职工,为她们排忧解难。 王丽1971年出生在八十二团二连一位老军垦战士家中。1991年高考落榜后,她毅然选择了农工这个行当。 1998年,她随丈夫刘洪星从四连调到了一连。当时的一连是  相似文献   

15.
亲人·女儿     
今年47岁的韩建华,1998年当选为农四师七十一团建筑公司工会主席。当选之初,望着一双双期望的眼睛,她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她暗下决心,要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做一名为职工办实事好事的称职的工会主席。 对一些家庭困难的特殊职工,她时时刻刻地把他们挂在心里。团预制厂一位女工,丈夫患有顽固性的皮炎病,一躺就是半年起不了床,还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女职工,但她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可从她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人那处处闪光的亮点;她是一个平常的女性,而她在工作与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件事,已成为团场人们交口称赞的话题。自1995年以来,她多次被农九师、一六三团授予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标兵、庭院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在人生道路上,她用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展现了她的无悔人生追求。她, 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蒋新凤。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八师一四三团花园镇,只要提起朱梅,人们总会挑起大拇指头夸赞她是一位不离不弃的好女儿好儿媳。因为她相继用了26年时间的坚守,在伺候送走了自己的母亲后又来伺候自已的婆婆。朱梅出生在一四三团,长在一四三团。1989年母亲患上偏瘫病后,为了伺侯和照料母亲,便与父亲一起照  相似文献   

18.
当你踏进兵团农二师二十四团机关办公大楼时,常常会碰到一位举止庄重而充满青春活力的妇女,她就是该团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张艳。 干一行爱一行 张艳1995年12月调到团工会工作,次年2月被选举为该团工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月26日,农一师阿拉尔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农一师职工文化宫座无虚席,千余名党员干部在专心聆听一位女子的报告。她那朴实无华的话语如春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望着那瘦小的身影,人们由衷地升起几分敬意。她就是师市劳动模范、十一团二连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承包土地的共产党员——李永红。李永红是1993年从四川来到十一团二连工作的。11年里,她当了10年的条田班长,连续7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连续5年被团评为“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1996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连续5年  相似文献   

20.
王云萍是农五师八十三团一片区一位普通的女职工,是一位靠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翻开她致富的履历,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记录了她一串串奋斗的足迹。1993年,由于家庭贫困,王云萍早早地就弃学务农,参加了连里的土地承包;刚种植棉花,手中没有一分钱,又不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