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承包制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税收和专卖承包制是荷兰殖民者统治经营印尼时期所实施的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这种政策最初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说承包制“在荷兰人到达以前,土著统治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尚无确切的史料加以证实。160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印度尼西亚,组织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后,即逐步地积极地扩大推行了承包制。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间,荷兰殖民者通过推行税收及专卖承包制,剥削广大印尼人民及华侨,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它不仅弥补了进行殖民战争和维持殖民统治的经费,而且还为  相似文献   

2.
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出版/88.00元ISBN:978-7-5201-2956-5长期以来,加勒比对于欧亚大陆文明来说都是一片完全未知的海域,直到1492年哥伦布从"圣玛丽亚"号船上走下来,踏上今天巴哈马群岛上被称为圣萨尔瓦多的地方,从此这一区域迅速被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荷兰、法国和丹麦殖民。  相似文献   

4.
远在荷兰殖民者入侵印尼之前,华侨经济在当地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荷兰侵入印尼之后,为了巩固其在印尼的殖民统治,一方面迫害华侨,企图剥削华侨原有的权益,另一方面又想利用华侨与当地居民的密切关系,作为开发和掠夺当地资源的工具,同时华侨为了本身的生存,也不断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以上这些原因使得荷兰殖民者不得不让华侨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权益,从而使华侨经济获得逐步的发展。战前,华侨在印尼的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从战前开始,东南亚各国的华侨资本就与欧美殖民地资本主义并存,并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人们对华侨资本仍然十分关注,这说明它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东南亚地区先有中世纪的阿拉伯商人势力,其后有葡萄牙、西班牙等封建性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势力,再后又有英国、荷兰、美国等近代资本主义的统治交替消长,直到战后荷兰、英国资本退出东南亚。其中,只有华侨资本与近代资本  相似文献   

6.
玛丽亚·赫尔托赫(Maria Hertogh)是一位荷兰女孩,在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前夕,当时她仅4岁,就被其父母送给了当地一位养母以保平安。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其父母在马来亚找到了她,她已成为穆斯林并只说马来语。他们为了重新获得对她的监  相似文献   

7.
沈燕清 《南洋问题研究》2006,33(4):71-76,87
鸦片税收专卖承包制一度被认为是华侨剥削印尼人民的罪证,19世纪末爪哇社会出现反鸦片风潮,殖民政府借机以鸦片公营专卖局取代了鸦片税收专卖承包制。本文作者指出,以公营代替私营,殖民者的最终目的在于从华侨手中夺过经济大权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华侨始终不过是荷兰殖民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在荷属东印度的经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属东印度,即苏门答腊—爪哇——帝汶这一列窄长而多山的群岛,连同婆罗洲的大部分,西里伯,摩鹿加和新几内亚的西半部,组成为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极重要的一个热带帝国.这些岛屿边沿的冲积平原出产着种类繁多的物产,如糖、菸叶、稻米、玉米、马铃薯、西谷米、椰子等等;丘陵地带则是橡胶、咖啡、菠萝、茶叶和制造奎宁的金鸡纳霜等物产的产地;高山上则密布着森林.各种贸易报告、农业报告已将这个广阔帝国各种商品生产的大量知识公诸于世,但是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对这些热带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知识和了解,却至今还是瞠等其后.卡德博士这部著作是在研究大量荷兰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对这一经济研究的特定领域来说,可算是一个很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印尼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与政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全国由大小13,677个岛屿组成.在有人居住的3000多个岛屿中,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远在西方殖民者东来之前,爪哇岛便成为印尼农业最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中心.1602年,荷兰商人在印尼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殖民统治.从此,爪哇一直是荷兰的统治中心.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印度尼西亚革命反映出日本战时宣传所达到的程度,曾有过许多臆测.但提及印尼革命跟一百二十五万居住在东印度群岛华人的关系的,却是极少.可是,十年前荷兰殖民地很多官吏,都认为华人社会是产生不满情绪的渊薮.他们一方面抱怨中国"帝国主义",另一方面又责备中国共产主义,这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他们所认为是帝国主义的证据的,尤其是指南京政府侨务处的活动.这些活动,无疑地是要加强海外华人的爱国心,并给予他们以几百年来所缺乏的祖国保护.不可避免地,这些活动会反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海外华人对其在南洋各地遭受到岐视的仇恨心.1930年代中,侨务处印发的小册子,反复申述留外华人所受的"不平等待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臻20世纪20年代,东南亚各地(除这罗外)已先后被西方殖民者瓜分完毕。各殖民政权逐步建立了有效的统治秩序,开始进行人o统计.尽管这些资料很不完整,但也给我们对华侨人o状况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数据。这一时期是海外华侨社会发生突变和重要时期,由于契约毕工大量出国和华人经济力量增长,东南亚华侨的数量、职业、籍贯构成都发生重大变化。一、东南亚华侨人口估算、分布与籍贯1.印度支那法国统治印度支那时期,对华侨出入境进行登记,有相应统计数字可稽。但由于大量华侨不通过海关潜入印度支那,华侨人口的自然增长数…  相似文献   

12.
选择1900年作为研究爪哇后来社会发展的起点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一年从荷兰对印尼的政策发生最终影响这个特殊角度来考虑乃是一个特定转折点.十九世纪的交替点在荷兰殖民史中象征着从"自由"政策向"伦理"政策转变的一个时期.荷兰"自由主义"的政客们(他们的理想在1870年代的荷兰曾得势一时)原指望自由企业的制度会在爪哇人民中创造出一种经济自由发展的局面.人们原指望爪哇农民会学习欧洲种植者的有成效经营榜样,因为人们认为,一旦取消那些阻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研究,战前是由荷兰人进行的,但战后荷兰人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已经消声匿迹了,而代之以美国人的研究为中心.考察一下美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就知道美国研究印度尼西亚问题的中心庚纳尔大学,同样也是研究印度尼西亚华侨问题的中心.以由于研究泰国华侨问题而享有很高评价的G.W.史纳(G.William Skinner)为中心,现在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将台湾作为研究与调查东南亚资源和华侨问题的重要据点.<利用本岛人执行华侨工作之具体方案>就是台湾总督府为配合日本南侵的需要而提出的"研究成果".它既是台湾总督府在台湾长期统治的一项经验总结,也是大日本帝国在"南方圈"利用台湾"本岛人"协助推行华侨政策的蓝图与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15.
从西统至今,菲律宾华文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各有其显著的特征。第一阶段:长久的放任第一阶段可上溯至西统时期,一直到美统结束、独立初期。这一阶段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是持自由放任的态度,华文教育基本上是在没有任何限制、压力的形势下,依靠华侨社会自身的力量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西班牙统治菲岛时期,没有正规的华侨学校,所以基本上谈不上华文教育。一些皈依天主教的华人或华侨,将其子女送天主教学校,久而久之,大体同化于当地菲人之中。还有一些华侨、华人靠私人或开办私塾的方式来教育华侨子女。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16.
菲律宾华侨办学的历史始于1899年。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处于殖民政府专制制度压迫之下的华侨,根本无法建立华侨学校。1898年美国取代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宗主国地位后,在教育政策上,除大力发展公立学校体系外,亦放手让世俗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发展。对于华侨办学,菲美殖民政府则采取不予干预的政策,于是华侨学校便破土而出。华侨学校在菲律宾的发展演变以1973年为转折点。1973年以前是华侨学校兴起、发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籍华侨对祖国及家乡的文教、福利等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过不少的贡献。捐资办学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对解放前福建籍华侨捐资办学的沿革作一概述。解放前福建侨办教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清末至1911年)可称为萌芽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①清朝末年对华侨政策的改变。十九世纪末,清封建王朝,由于本身的腐败无能,外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内遭中国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其政权已摇摇欲坠。为了挽救及维护其统治,它开  相似文献   

18.
(一)序言在探讨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之前,为了避免混乱起见,有必要确定“华侨”这个词的含义。在这里,“华侨”一词指的是为了谋生而居住或旅居海外祖籍中国的汉人。因此,这个词包括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人,但不包括在日本和欧洲留学的学生。在研究辛亥革命时使用这一厂泛的定义是很恰当的。因为华侨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视为对革命作出反应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他们除了栖身异域受外人统治之外,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经历和抱负,遭受同样的苦难和种族歧视。本文不打算论证华侨  相似文献   

19.
就政治来说,2001年是东南亚的多事之秋.这一年是政权更迭之年,全地区10个国家有6个在这一年或举行大选实现了政府换届,或者总统被弹劾而实现了权力的转移.这一年是民主勃兴之年,有些国家人民民主意识在群众运动中得到了强化,有些国家的政府采取了某些政治改革,使民主化趋势更加强劲.这一年也是"反恐"之年,随着"9·11"袭击事件后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的展开,东南亚也成了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战线的一部分.尽管一年来东南亚风风雨雨,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大局稳定,局部动荡;大陆稳定,群岛动荡.  相似文献   

20.
旅行华侨总会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她是一个历久不衰、始终生气勃勃的荷兰华侨社团,总会的前身─—瓯海同乡会成立于1947年11月27日,在阿姆斯特丹的一间荷兰餐馆,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入侵的蹂躏与战争的破坏.战后的荷兰百废待兴,物资奇缺,多数依靠小贩维生的华侨,很难得到货物。为了自救,人们意识到联合起来集体进货或许能够生存,因此余忠先生发起倡议,立即得到热烈的响应、这一天,90多位温州旅荷同乡聚集一起决定成立同乡会,目的是集体进货、团结互助。余忠先生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因为温州地处瓯江之侧,东海之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