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2015,(9)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战略思想。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把这"四个全面"作为我们党管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既是我们党管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又是我们党管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实践,是我们党管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实践的有机统一。"四个全面"是我们党管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粮食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再次提醒我们党一定要从治国安邦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他反复告诫全党: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哪天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思想观念的形成必然受制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长期实践的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深入考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源自于他的责任和担当。当意识到"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的时候,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感受到"责任重于泰山,事  相似文献   

4.
民生,民生     
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和政权兴替的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论述,反映了古代圣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历史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府,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久。改革开放近30年,民生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享,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种观念的变革,把发展观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等民生问题上,正引领我们国家迈向现代、文明、进步的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升到"治国方略"的高度.之后,"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的治国理念,被进一步明确巩固下来.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4)
"四个全面"作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对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新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依循和思想指导。以"四个全面"为引领,着力改善民生、凝聚民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形成,持续改进作风,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依据,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能够统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其他重要思想。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统一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来。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紧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主题,从历史演进和战略全局的角度首次集中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到哪里去、如何走"等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新时期我国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共享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从共享思维角度来分析和梳理,将会使治国理政的思路更清晰,也将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收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思考新观点新论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指引全党全国在新时代谱写民生事业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落实到治国理政实践上,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实现科学理政,就必须树立民本思想,即民生是立国之本,民主是执政之基,民心是力量之源,民权是治腐之剑,民智是兴国之路。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的强国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杨佩 《协商论坛》2007,(12):9-12
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和政权兴替的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论述,反映了古代圣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整体。用"四个全面"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来引领各项工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治国理政思路、治国理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推动治国理政活动科学化的现实需要。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要避免碎片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习近平全部理论活动都是围绕"势"、"道"、"术"来展开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势"、"道"、"术"的把握上,治国理政之"势"、治国理政之"道"、治国理政之"术"的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8,(5)
习近平总书记堪称"用典大家",善于用典、精于用典,集思想、人心和品格为一体的"习式语言"既激荡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又饱含着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执政为民价值理念。从平民风格到百姓情怀,从家国情怀到领袖风范,用典文化彰显的是总书记动人深厚的人民情怀、清醒务实的执政品格,同时也深刻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智慧、宗旨意识和治国理政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用典,不仅是世界政坛的"中国声音",更是大国领袖深邃的全球视野、坦荡的世界胸怀和雄厚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两学一做"实施方案的安排,今天,我们集中学习讨论的主题是:深刻学习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带头做政治清醒坚定的党员领导干部。我先作个发言,主要谈四个问题。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治  相似文献   

17.
林克才 《新东方》2007,(12):98-100
一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牧民》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论述,无不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古今中外历史表明,民生问题绝不是老百姓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孙中山曾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社会中的各种变态都是果,民生问题才是因。就我国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阶段的动员令。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理论基石上既坚持邓小平的基本判断,又开拓了崭新的视野,正面临着超越性的理论发展。在完成毛泽东的"转型前理论"向邓小平的"转型理论"转变之后,现在急需创立"转型后理论"。"治国理政"是"转型后理论"标志性的关键词,"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框架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6月8日上午,"首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6"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日报社、宣讲家网等单位共同主办,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相似文献   

20.
"治大国若烹小鲜"思想凝聚着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本含义包括"道莅天下的治国规律""不折腾的治国原则""不扰民的治国目标"和"精心谨慎的治国方略"等四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高度出发,丰富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时代内涵,引申出治国理政的"宏观战略思维""立足国情思维""人民中心思维"和"严谨施政思维"等四大思维。遵循这一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中,就必须践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政贵有恒的钉钉子精神"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六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