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良 《学理论》2009,(6):124-126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后人辑录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初名将李靖讨论兵法的语录,书中对军事谋略中的“奇正”思想有独到见毹丰富发展了奇正的主要内容,提出“奇正相变”的军事思想,论述了“奇正”与“虚实”、“分合”、“阴阳”等诸多军事范畴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诸多关于“奇正”军事训练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党政论坛》2008,(14):50-51
毛泽东曾有“毛奇”的雅号。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常对同学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个奇男子。因此,同学们就送给他一个雅号叫“毛奇”。其实,“毛奇”是德国一位富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的名字,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雅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志向非凡,才华超群。  相似文献   

3.
《团结》2001,(2):6-6
治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件大事。建国伊始,1952年10月,毛泽东视察了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黄河水源不足,如能从长江引水济黄河就好了。毛泽东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也是可以的。” 1953年春,毛泽东视察南方,起程前带了很多书,每到一地又从地方要一些书。那些书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流传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军事名著。毛泽东称该书作者孙武为“中国古代大军事家”。据吴黎平回忆,毛泽东对人说过:“我确实读了许多中国古时打仗的书,研究过孙子兵法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重要地位是举世公认的。本文拟就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色作一粗浅的探讨与分析,以作为对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的深深怀念。一、毛泽东在长期的战争生涯中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构成了新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完整的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强了许多新的篇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书剑双修毛泽东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创奇事。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风云一生,书剑双修。所谓"剑"者,不单指军事,还包括对书本的运用之妙,以及思想和实践的力量。读书既然是为了磨剑、亮剑,以"创奇事",当然就不能漫无边际地阅读,那样反倒会稀释思想和实践之"剑"的力度。因此,人们总是希望读好书,读大有益于人生境界和做事本领的"奇书"。这样一来,何为奇书,怎样择书之事,便冒了出来。毛泽东是22岁那年遭遇这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在陕北写成的.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特别是对这个时期在党内影响甚大的军事问题的争论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军事方面所犯的错误.在这本书中,毛泽东还具体地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内战争,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毛泽东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总结教训时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得来的.”并提出了“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也是无产阶级的战略家。他的军事思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我党军事史上的一个杰出战例。辽沈战役的成功表现了毛泽东同志高度成熟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我们回顾一下他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研究毛泽东军事科学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11)
正郑板桥有句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用这首诗形容刘铁珊的经历真是太恰如其分了,同时,也更加展示了他那超强的坚毅不拔的精神。——题记沈阳市五爱市场附近一家门市店面的上方,镶嵌着大部分老沈阳人记忆犹新的三个大字“奇之奇”。许多上了年纪的沈阳人走到此地都会驻足瞧上几眼,然后推开门走进去,买上一两件“奇之奇”服装离开。上世纪90年代,“奇之奇”产品风靡沈阳城,其远红外  相似文献   

11.
马紫微 《学理论》2014,(20):10-11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成熟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壮大史,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内幕廖心文1958年的炮击金门是毛泽东围绕台湾问题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重大决策。它是一场以军事斗争为表现形式的政治、外交之战。这场斗争“直接对蒋,间接对美”,集中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战略家的过人胆识和智慧。斗争的结果不仅有力地支持...  相似文献   

13.
杜宪开公司     
杜宪开公司已非新闻。杜宪的先奇公司在全国有几个分公司?先奇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陈道明在这里“出演”的是哪个角?这一切,能够说得清的人却不多。好了,让本文来告诉您。先奇公司设有如下机构:先奇影视制作中心(北京)、先奇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先奇中心常州公司、福州九星先奇广告公司、天津先奇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先奇公司的经营状况,这里可以先提示两点:一是先奇已拥有两辆汽车、6套住宅,二是先奇的广告业务营业额已超过一千万。杜宪开公司,陈道明支持自不消说。公司有人建议他挂个“顾问”的名份,但他认为“顾问”太多太滥,没什么新意,不如就叫“代理”吧,于是先奇公司员工都称道明为“代理”。  相似文献   

14.
孙俪翎 《学理论》2011,(24):4-5
中国传统兵家文化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毛泽东从战略、战术两个层面继承了《孙子兵法》的合理思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思想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发展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只有对比《孙子兵法》的合理内核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核,考察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孙子兵法》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从历史观、认识论、辩证法的角度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把握《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代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不同历史特点(一)毛泽东: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群众运动的急风骤雨方式反腐败。毛泽东基于对历史唯物论的深刻理解和中国革命经验的重要启示,一贯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和力量。毛泽东深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意图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反腐倡廉也不例外。五十年代的“三反”及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都是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反腐败的典型;甚至象“文革”这样完全错误的政治运动,也不能说同毛泽东反腐败的思想没有关系,也不能说没…  相似文献   

16.
邓 小平的认识论是对毛泽东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 ,它把真理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 ,具体表现在 :一、“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统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经正确地论述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人”与“如何为人”的问题。他说 :“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原则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3卷857页)。并指出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选集》第3卷1096页)。这实际上是以价值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去评价和规范人们、特…  相似文献   

17.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4):14-15
二、毛泽东读书历程 毛泽东早年有个外号叫毛奇。关于这个外号的来历,一说是因为他崇拜当时的德国元帅毛奇,一说是他常讲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按后一种说法,毛泽东是把读奇书当作成为奇男子的第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定鑫 《求知》2000,(4):46-46
郭化若曾多年与毛泽东的军事生涯相伴,辅佐毛泽东指挥反“围剿”、出奇兵、建红军、抗日反蒋,功勋卓著。本书记述了这位儒将的一生。介绍了他在任红一方面军参谋处长、参谋长、抗大三分校校长、军事学院教育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要职时的峥嵘岁月,他的杰出智慧、运筹帷幄和出众的才华。书中所述他的作战智谋、作战情节,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与贡献,以及他个人经历的曲折坎坷,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9.
秦陵兵马俑军阵塑造的指导思想是:"政胜"强军战略,"奇正战术"理论,"排兵布阵"理论,皇权至上思想,"事死如事生"理念.  相似文献   

20.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群臣说:“天下奇男子为谁?”群臣一致推选常国公常遇春,说:“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朱元璋却叹息说:“卿等以常遇春为奇男子么?遇春虽是人杰,我尚得他为臣,惟元将王保保,终不肯臣我,这正是奇男子呢!”朱元璋所说的“王保保”,便是指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