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概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它一出现即广泛应用于国际技术贸易中,已成为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重要客体。由于专有技术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一旦某种新发明或新技术被泄露、窃取或窃用时,不仅会使有关企业遭受损失,而且可能影响到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各国虽无保护专有技术的专门立法,但在实际上都对专有技术给予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对专有技术的侵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专有技术许可合同的受方、企业的雇员、合同关系以外的第  相似文献   

2.
专有技术是国际技术贸易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技术引进合同的主要标的。但对专有技术要不要给予法律保护,我国法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不愿对社会承担公开技术的义务,因而对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利,所以法律不应给予保护。在我们看来,不能因为专有技术具有保密的性质,就认为它不向社会公开。实践证明,专有技术如果不用于实践,就失去了作为专有技术存在的价值。事实上,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几乎没有哪一项秘密能够长期保得住的,况且由于含有专有技术的产品是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专有技术也并非完全不向社会公开,而是可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实行有偿转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自从技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这一事实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该领域内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就不断出现并呈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已经实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仅对存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专有技术权益纠纷加以调整,加之有关当事人又缺乏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专有技术权益方面的知识,这便使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有机可乘。太文拟对这类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作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技术按其法律属性可分为三大类:专利技术、公有技术、专有技术。鉴于专利的权属问题已由专利法明确规定,公有技术是已经向社会公开、公众均可使用的技术,所以不存在权属问题。而专有技术是由特定人或少数人所掌握、尚处于秘密状态的技术,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涉及到权益问题。因此,本文仅就专有技术的权属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我国,对专有技术权属问题的认识尚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版权法意义上的"技术措施"有别于纯粹技术性手段,它必须能够用于保护作品和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客体。"技术措施"应具有阻止他人对作品等客体实施特定行为的功能,以此区别于"权利管理信息"。"技术措施"是"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的下位概念,它不包括对作品的使用进行纯粹经济意义上管理行为的技术性手段。无论是版权人还是其"专有被许可人"或"非专有被许可人"采用的"技术措施",都应当受到版权法的保护。"专有被许可人"或"非专有被许可人"都可以对规避"技术措施"的行为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专有技术是一种处于秘密状态的的技术──全国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研讨会主要观点之一石适在我国法律、法规中,专有技术又被称为非专利技术(如技术合同法)、商业秘密(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不管如何称谓,该技术的秘密性在专有技术保护中占有核心地位。但在审判实践...  相似文献   

7.
略论出版者权张秀全出版者权是指书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杂志的版式排列和装帧设计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8条对此作了明文规定,但出版者权的保护期限尚付阙如,学术界对出版者权的性质、内涵仍有异议。为完善出版者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技术贸易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不论是通过贸易途径还是通过经济合作途径进行的技术转让,其技术内容又包括两部分:一是专利技术,二是专有技术。目前,对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是切实有效的,不仅世界各国大都已颁布了《专利法》,而且在国际上还有诸如《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文件。而专有技术不论是各国国内立法,还是国际立法,尚未有一专门法律对  相似文献   

9.
“专有技术”这一用语译自英文“KNOW——HOW”,也有人译为“技术秘密”或“技术决窍”.虽然专有技术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术语,但人们对其概念和含义的理解却始终无法统一,很多国际组织为此而尝试着给专有技术下确切的定义.例如国际商会所拟定的《关于保护专有技术的标准条款草案》,就将专有技术定义为“实施某种为达到工业生产目的所发布的具有秘密性质的技术知识”.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巴黎会议则认为:专有技术是指某种可以转让和可以传授的、公众所不容易得到的而且是没有取得专利权的技术知识,以上两种定义虽然有所差别,但从中我们可看出专有技术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0.
侵权理论中有基于侵权产生的权利不受法律保护的一般理论,对于商业秘密的后续改进产生的权利,笔者认为应当在考虑是否对后续改进商业秘密给予法律保护时,应当将后续改进过程中有没有技术创新成分纳入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昊思 《行政与法》2005,(7):127-128,F003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的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笔者针对国际技术贸易中没有明确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从范围,许可方式,合同中保密条款的设置以及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参与角度着眼,对专有技术进行介绍,建议确立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专有技术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是,有关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在我国仍属薄弱环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日渐突出。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专有技术所有人掌握、使用和向他人传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其知识形态商品权利,或者假冒专有技术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89,(10)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科技体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市场日见繁荣。技术作为一种商品,已被社会所公认。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海外商人对于他们专有技术如何能在我国得到保护尤为关注,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对专有技术的法制保护体系,才能创造一个吸引外资、外技的良好投资环境。一专有技术,本是相对于“公知、公用”的通用技术而言,应该包括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或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下同)两部分。一九八三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指出:非专利技术包括专有技术(技术秘密)和公有技术两大类。专有技术是指不享有专利法保护的、处于相对秘密状态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专有技术应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公有技术是指已经失去新颖性并可能以各种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知识,公有技术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领域内享有一定的传授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技术诀窍的概念及其与专利的区别技术诀窍是英文know-how翻译过来的,也有人译成技术秘密或专有技术。对于什么是技术诀窍,它的概念、范围、法律性质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为发展中国家拟定的《保护发明模范法》中规定“‘know-how’是凭经验或技能产生,在实际中尤其是工业上适用的技术情报、数据或技术知识。”1961年国际商会(ICC)理事会上通过的《保护技术诀窍标准条款》对技术诀窍所作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专有技术是一种科技成果,是没有取得专利权的秘密技术知识。由于某些科技成果申请为专利,受到专利法的特别保护,所以,本文仅就泄露专有技术的刑事责任,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7.
对专有技术保护的几点法律思考钱玉林一、Know-How与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被引入法律领域后,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美国,Know-How与Trade-Secret经常在合同中交互使用,而英国的一些学者和判例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老字号具有特色产品和优良服务两大基本特征,中医药老字号不但其字号和产品名称,而且其特有诊疗技术、药材甄别技术、炮制加工技术、组方技术等专有技术都是维系其特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老字号专有技术属于未披露完整信息的智力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和可传授性,为了保持老字号企业的区别性特征,维护产品市场独占,体现其自身价值,应当建立各行业老字号企业专有技术保护名录,并将保护名录中的专有技术视作本字号财产,完善与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政策,把老字号专有技术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的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19.
续写作品及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写作品及有关问题研究孙国瑞一、有关著作权的基本问题所谓著作权,又名作者权,英美法系国家称其为版权,它是人们对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的一种专有权利,是对人类智力成果予以法律保护的方式之一。著作权作为一项专有权利,主要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前者又称...  相似文献   

20.
专有技术引进是技术贸易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如果想设计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先进产品,仅靠购买国外先进设备和知识产权的许可证,而得不到专有技术,则很难实现真正购买技术并很快发挥技术设备效益的目的,也不能促进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因此,在技术贸易中,专有技术的引进已经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独立的比重越来越大的技术贸易内容。下面两个因素将会证明:专有技术引进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和法律的严谨性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这两个因素一是企业对专有技术的引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专有技术的资料买卖,而是一个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