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管理”是将哲学理念和哲学视角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和思路。近年来我们深度推行哲学管理,以夯实基础管理为根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尤其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把传统哲学的消解为现实的归属,从而合乎其然地引出实践本体的预设。预设马克思哲学实践本体后,不仅从现实层面取得了突破口,同时,也为理论逻辑批判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走向更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本体的设定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进而为马克思哲学在当代哲学潮流中打开一条生存论哲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人类脱离蒙昧状态进入奴隶社会,哲学就诞生了。在西方它以古希腊泰利士朴素唯物主义为代表;在东方以中国殷周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为开端。说它年轻,是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新时代的出现,哲学总要改变自身的性质,获得新的形式和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经典之作,它的成功经验与路径方法对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实现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以满足大众现实需要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哲学创新为活力源泉,以推进哲学民族化为现实要求,以突出哲学大众化、通俗化为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许多基本方法。但是,许多人学了哲学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有鉴于此.本刊以云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向翔研究员的文章为开篇.从本期开始争取每期刊出1—2篇.专门就“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哲学方法”作一次宽泛型的系列漫谈,既是“漫谈”,则每篇的文体、长短不限,以讲清一、二个问题为目标。希望读者给予关注并撰稿、交流,以便进一步提高这个栏目的质量并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冯契哲学中对自由的阐述应该包含自由是一种境界和自由是一种过程两重含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思想同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结合的产物。实现人的自由需要以真、善、美的价值内化德性并指导实践,以"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为方法论原则,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使平凡之人也能够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历了深刻的分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化。一支是肇始于列宁、形成于斯大林的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支则是以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以及之后的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的对立集中体现在,体系化的哲学与方法化的哲学的对立;客体化的哲学与主体化的哲学的对立;解释世界的哲学与批判世界的哲学的对立;政治化的哲学与学院化的哲学的对立。同是从马克思的经典哲学文本出发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和对立?探究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分化的背景和原因无疑会揭开这一疑团。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相似文献   

9.
死亡哲学之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哲学"是在具体的哲学流派与哲学断代史之外,重新开辟出的一门以"死亡"作为直接研究对象与理论关切核心的新的学科,是哲学在"死亡"这一专门问题上的延续与发展。本文是以法国哲学家冉克雷维的"死亡哲学"为基点,在他所提出的面向死亡的生存意义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关于生存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工具理性为取向的现代化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但却造成了自由与意义双重丧失的现代性悖论,其实质是以主—客模式为特征的意识哲学的必然困境。韦伯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问题并着手解决,但由于囿于意识哲学的范式因此均难逃工具理性的桎梏。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以语言哲学的范式取代意识哲学,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拯救了“铁笼”中的孤独个体,为反思现代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界,中西哲学差异的比较,历来是个讨论很热烈的问题,哲学各派别都有自己观点。对此塑造论哲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延续了整个哲学的发展序列,提出了哲学研究在当代应走向以塑造论为中心的见解。本文参考张全新先生的塑造论哲学中关于中西方哲学的观点,对中西哲学差异的做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诠释司马光哲学思想,可从"哲学""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寻求创新。"哲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目标是从整体上改造个体的生活。"中国哲学"有其存在的理由。目前学界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研究表现为多样化,不再是呆板定位,在这样的学风下借鉴学界研究成果,掌握关于司马光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诠释司马光哲学思想以彰显中国哲学的特质,可以发掘"哲学"的活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过程可区分为以市场经济为驱动核心的全球化阶段和以信息为驱动核心的全球化阶段。不论从狭义或广义的文化概念考察,还是从经济和政治全球化的文化内蕴考察,全球化都意味着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文化的冲突、对立、多元与文化的融合、趋同、统一的互动。其最终结果,将是一种作为文化合力结果的、丰富的文化共同体。而中国文化将在全球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文化的全球化同时内含作为文化内核和魂灵的哲学的全球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传播和发展,就是哲学全球化的一个例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文化全球化和哲学全球化的产物,同时,其发展又以这一全球化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以与时俱进为品格的唯物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社会结构系统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理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大转折和中国大变革时期,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为人们提供理念、思想和智慧,既是当代中国哲学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哲学工作者应当承载的使命。据此,中央党校哲学部试图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出一条既反映中央党校校委的要求,又有利于繁荣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认为,哲学不同于宗教的关键是,宗教以一种图画式底想为特征,而哲学则是一种清楚底思,这种清楚底思更能给人提供一种精神依托。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既出世又入世的精神,使中国人有着超越现实,但又不脱离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以哲学代替宗教,尤其在中国社会,以中国哲学代宗教很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为公安院校“哲学课”建构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对其功能、结构和特征作了理论阐释;由此出发,以课程考核改革为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设计出一套“哲学课程考核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经验实证研究,得出了“教学模式改革以课程考核改革为路径是可行的”、“平时考核的力度和信度应当而且必须保持动态平衡”等一般性结论,提出了“‘哲学课程考核方案’能否成为‘哲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操作化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记者:韩教授您好,您起初从事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弄清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目前我国哲学界兴起一种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热潮,主要有四种解读路径:实践论;生存论;解放论;实践生成论。您的解读属于哪一种?韩庆祥:我把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解读为“实践生成论”。其根据在于: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主要体现在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命运,并且以哲学的方式批判旧世界,以实践的方式改变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显…  相似文献   

19.
当代哲学的困境实际上属于“现实性”危机。任何哲学均有着现实性品格。现实是哲学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哲学理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是哲学思维有所创新的根基。近来哲学主题的转换,围绕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的争论,说明哲学现实性品格已有所弱化。当代哲学“现实性”的重塑在于:以辩证的态度理解现实、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把握现实、在确定立场上以批判、建树多维视角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哲学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途径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或是回归文本研究,或是以西方解释学为方法观照理解马克思哲学,从而形成一股“以书解马”、“以西解马”的“解释化”浪潮。实际上,由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在空间语境及其哲学使命理解的不同,由于解释学有产生教条主义、相对主义的可能,解释学很难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形成的深刻启示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在与社会发展中的宏大事件的互动性结合中加以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