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洁 《前线》2013,(2):44-45
全国妇联所做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与对策研究》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家庭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家庭结构、功能变化而导致的种种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家庭建设的深入开展,对于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相似文献   

2.
李春茹 《探索》2003,(2):80-8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家庭正在经历深刻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家庭道德观念的变化。家庭社会功能逐渐转换。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关系日益民主化。同时在家庭深刻变迁中也出现了负面效应。因此这就提出了重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寻求新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追求家庭内部伦理道德的新整合;建立必要和恰当的道德约束机制;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结构—功能理论是当代政治学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比较政治研究最重要的学派。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其主要理论集中展示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1978年版)一书中。所谓结构—功能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方法,它在对政治现象的分析中,并不局限于具体政治现象素材的收集和分析,而是试图建构起一种能够将众多政治现象素材合理分类与分析的框架结构,从而在系统研究政治现象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各种政治现象间的固定的联系和关系,认识和把握它们在整个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而言之,结构—功能理论是在研究政治系统时,运用分析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以壮大中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或菱形的社会收入结构。因而对社会中产阶层的研究也就越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兹将近期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观点综述如下,以裨参考。一、中产阶层的概念对中产阶层的表述,目前我国学术界尚有差别,有的引用西方国家的观点,称之为中产阶级,大多数学者则称之为中产阶层、中间阶层、中收入群体、社会中间人群等。尽管称谓不一,但对中产阶层的概念都勾画出大致的面貌,主要表述有:1.在西方比较有影响的是1951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的《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其将白领定义为新中产阶…  相似文献   

5.
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带来了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化与空巢化。家庭结构的这一转变影响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使得老人在家庭中地位下降且难以获得充分的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也正因此,加强社会化养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服务还没有很好地承接从家庭转移出的养老功能。因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完善社区组织和服务,积极发展特色化市场服务供给,实现我国养老方式的转型升级,迎接家庭结构变迁所带来的养老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升 《新视野》2005,(3):77-78
欧洲发展模式是当今西方世界的三大经济模式之一,自二战后形成以来曾对欧洲尤其是西欧的经济、社会、文化乃至人民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挥巨大作用。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保护竞争,强调国家适当干预,重视职工参与和劳资协调,重视公平,突出共识,致力于社会稳定。但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该模式由于形势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困难,如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竞争力下降、制度僵化与结构弊端日显、社会福利开支巨大、劳动力成本高昂、失业增加。对此,西欧大多数国家启动了以革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竞争力为目标的体制改革,因改革的阻力较大,改革成效也未达到预期。估计欧洲模式仍会在保持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且有更多借鉴美国等模式优点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家庭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1世纪转瞬就要到来。我们的世界处在一个多极化的时代,同时我们的时代往往被说成是技术飞速变化的时代,科技知识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就中国而言,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高速转型期,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因此剧变而不断产生矛盾和冲突。家庭,作为所有社会组织中反应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也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研究解决家庭伦理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 ,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演进都可认作是社会变革。也就是说 ,所谓社会变革 ,是指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进程。社会变革是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这样的一种社会变革 ,不是局部的政治改革 ,也不是单轨的经济改革 ,更不是具体的技术改革。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在内的所有社会层面的系统变革。社会变革在社会学理论中也称为社会变迁或社会变动。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认为 :“社会变革指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模式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这一过程是普遍的 ,但是发生的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对国际格局影响深远“9·11”事件及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使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或重大的变化。近来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9·11”事件标志着美国衰落的开始,或者说美国从此将从它的顶峰衰落下来。应该看到,“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两党在国会内空前团结,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也是二次大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在美国既没有出现如苏联解体和印尼苏哈托政权垮台前夕那种政局动荡和混乱的局面,更没有动摇美国的政治制度,也没有削弱它的科技…  相似文献   

11.
一、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时期是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西欧社会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一发展过程,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相同步,西欧的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一系列急剧深刻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严重动荡与危机,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学习月刊》2016,(5):32-34
作为近代政党的发源地,西欧冷战后受苏东剧变和社会结构变化及新出现的具体社会问题的影响,其政党形成了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导的中左阵线和以人民党(保守党)为主导的中右阵线两股政治势力主导政坛的格局。同时,以反对外来移民、欧洲一体化及欧盟东扩为政治诉求的种族民族主义的极右翼政党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各国政权和政治体制构成很大挑战。而这也宣告了民粹主义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复兴。冷战后很长时间,民粹主义在西欧并虽然偶有涉足个别国家的主流政治,但并有形成实质影响,更多的是如抗议全球化运动之类的活动和一些边缘的民  相似文献   

13.
1、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各界人士都在思考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世纪。学术界奉献出对世界各种变化及对人类影响的预测,经济界表现为对寻求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适应性对策,政界则谋划发展与变革的方略,但对教育独特功能的关注却不约而同。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论著《为21世纪做准备》中指出:“必须强调三个关键因素:教育的作用,妇女  相似文献   

14.
李彦亮 《理论学刊》2004,(11):103-105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1.知识经济的产生。 1912年 ,熊彼特指出了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973年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 ,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一词。他指出“前工业社会依靠原始的劳动力并从大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 ;“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这个轴心并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 ;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 ,其目的在于社会管理和知识革新与变革 ,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 1979年 ,贝尔将“后工业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1986年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都听说过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期·斯特朗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但很少有人听到过另一位美国朋友——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Evans Fordyce Carl-son)的名字。 1896年,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出生于美国一个牧师的家庭。1927年他来到中国。那时,他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员,满怀着某些白种人的偏见。他曾傲慢地写信给家人;“最有效的政策是给中国人一个教训。” 10年以后,他学会了讲中文,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规模缩小,结构趋简的同时,老人家庭不断增多。家庭的这种变化,必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家庭户的变化情况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历年人口调查资料表明,我省家庭户近年来的变化特点:一是户均规模继续缩小。1995年全省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57人,比1982年(4.21人)和1990年(3.77人)的户规模都小。在全省家庭户中,一N户占6.24%,二N户占15.OS%,HN户占2入23%,W人户占29.肥%,五人及以上户占ZI.83…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家庭结构、规模、功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从保障家庭经济安全,支持家庭照顾能力,分担家庭照顾责任,以及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等角度出发重构了我国的家庭福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比斯特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未来生活的十个方向》一书中指出:“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中,没有一种变化能比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变更为微妙,更具爆炸性。”我们正生活在这种变化之中,我们正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先进程度的标志。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一词早在1967年就开始使用,一般可以理解为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三个层次。但是,到目前为止,各个国家对信息化的定义都不一样。我们的理解是:信息化是一个动态…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宏 《新视野》2000,3(2):45-47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但是 ,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现代化 ,并不甚了解。认识清楚这个问题 ,对于明确怎样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以及向哪些方向努力 ,是很有必要的。一、外国学者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国外关于现代化的研究 ,虽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开始 ,但比较集中的研究 ,还是60年代从美国兴起的。丹尼尔·勒纳在1958年出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一书中 ,就提出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化、工业化、世俗化、民主化、普及教育和新闻参与等 ,都是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层面。塞缪尔·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相似文献   

20.
易萍 《前线》1963,(14)
六月底、七月初,美国总统肯尼迪访问了西德、爱尔兰、英国、意大利,进行他上台以来的第二次西欧之行。访问之前,英国宣传机器曾经大肆宣扬美国总统的旅行是要“寻求一条取得新和平的道路”,“把新的精神注入大西洋联盟”。但是事实证明,肯尼迪的西欧之行结果并不理想。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汉斯莱在肯尼迪访欧结束时写道:“肯尼迪对于他匆匆的访问西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