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交往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在4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也往往给当代中日关系战略研究以生动图景式的启迪,对当代中日外交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温家宝总理曾访日展开“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之旅”,创作吟诵汉俳,沟通两国民众感情,努力破解中日关系暂时出现的困局,体现了中国“维护稳定、谋求合作”的对日外交政策.中国高校国际关系、外交和日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媒体从业人员和外交战线的官员,理应加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以利于中日外交事务实践以及亚洲和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依据圣弗朗西斯科条约和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政府追随美国的"对中封锁"政策,没有和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反而在1952年4月,和流亡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缔结了日台条约。日本政府顾虑到日台条约,一直避免与中国的官方接触。因此,非官方接触者代替日本政府,与中国进行了接触并促进了中日两国政府间的官方交涉,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且,非官方接触者中的自民党非主流派和公明党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交涉进程中,起到了决定的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双方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但两国关系始终无法深化。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诉求的增强,双方摩擦与冲突日益突出。总的来看,中日双边关系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非对称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这既是贯穿于中日关系的固有矛盾和彼此实力消长等问题使然,也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如何从国际政治大变动的背景来准确把握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并积极思考,是中国在对日关系上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应对双方关系的变数并积极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了解鲁迅与内山完造之间的友谊 ,让我们看到 ,人与人之间真诚对待 ,相互信赖 ,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基本条件 ;而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理解、思想感情的沟通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成功进行了融冰之旅。这让人们想到35年前日本田中首相访华的破冰之举,觥斛交错间,两国外交家进行着寸土必争而又个性盎然的角力,中方的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和参与了此次谈判.殚精竭虑,拿捏得当,尽显领袖谋略与气度。 本文口述者周斌,曾长期担任中国外交部日语翻译,是当年谈判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纪念日。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将共同举办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进一步推动中日两国友好合作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20年来,中日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时晴天,有时阴雨,但总的来说发展是健康顺利的,令人欣慰。  相似文献   

7.
中日邦交的恢复与日台“外交”关系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学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中日恢复邦交与日台“断交”的基本过程,指出日台“建交”是冷战初期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中日关系被严重扭曲以及朝鲜战争热战之形势下的产物,对于一向讲求实际的日本民族来说不会过于长久;中日邦交的实现,凝聚了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与魄力,给中日两国带来的不仅是历史恩怨得到化解,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国家行为的双方受益。  相似文献   

8.
构筑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吕乃澄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25年来的实践证明中日两国能够长期稳定友好相处,不仅对中日两国,而且对本地区以至于世界的经济繁荣与和平稳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纵观25年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对外文化交往的历史说明 ,不同的民族心理对文化交流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摆脱对本土文化的自我优越感和对异质文化的排拒心理的束缚 ,以平等的开放心态 ,从整体性上去把握和吸收异质的先进文化 ,才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在复交以来的中日关系历史长河中,尽管一再出现曲折、低谷、令人不愉快的历史时期,但周恩来、邓小平和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中日两国领导人所缔造的中日友好关系为未来长远的中日关系指明了历史大方向。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在"脱苏入欧"的同时并未"脱亚入欧",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身旁出现了一个从战败废墟上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日本。在邓小平的提议下,始于1981年的"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迄今已举行了31届年会,成为中国学习日本发展经验和中日相互交流发展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从1979年到2006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等对华经济援助对中国和日本都有利,是一项双赢的事业。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二战后日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感"受到挑战应该说是好事,这会促使日本人平等地对待中国,但日本人也不必因为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被中国超过,而使它的感情文化从"希望"变成"恐惧",日本国民应以理性态度对待邻国与世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尽管中日两国没有恢复邦交,新中国的对日公共外交却已经开始.中国政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妥善圆满地解决了日本战犯问题.它不仅解决了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遗留问题,更将中国人民宽大为怀、不念旧恶的形象传到了日本,推动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新中国公共外交的历史遗产,新中国解决日本战犯问题通过中国官方与日本民间的关系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发展也将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该书封底介绍文字:本书以唐与清末中日法律文化的输出与输入为视点,集中比较和探讨了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动因、选择、继受与变通、效果与影响、成败得失的原因,以及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一般原理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直观性、动态性、综合性特点和描述、解释、监测、评价、导向和预测的功能。应在遵循基本指标建构原则、筛选原则的前提下,建构出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本质规定性层面上综合反映青少年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不仅包括反映青少年主体发展的指标,而且包括反映青少年组织发展、青少年发展环境等指标。指标体系的建构对于丰富青少年发展理论有重要意义,对于青少年群体的良性发展、青少年事务工作的优化、青少年研究工作的深化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利玛窦陵园碑刻文献考察为起点,通过对相关书面文献的核查,追述利玛窦来华的过程并阐述“利玛窦经验”,分析利玛窦墓地的文化变迁,总结利玛窦于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最后得出几点启示:第一,利玛窦以他个人和群体的努力,开启了东西方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实质交流.第二,利玛窦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同时也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实现了互动双向的输入与输出.第三,今日之中国在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当重拾“利玛窦经验”和“利、徐之交”的“温和主义”路线,广揽人才,重温大国气度与开放情怀.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身心健康,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与日本青少年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我国在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设置以及青少年的身体状况方面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这启示我们,学生的体育活动要法制化,学校的体育教育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建立完善的测试制度和管理体系,学生的膳食营养也要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荣辱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和研究的现状看,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研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研究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和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新境遇,全面把握青少年荣辱观念形成、教育的规律,从而确立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科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德育教育在引导青少年精神生活健康,推动公众精神生活健康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全球化的浪潮将自培根后盛行于西方的工具理性渗透到中国社会各领域,整个世界中那些既有的终极意义、最高贵的传统价值和人生价值日益衰落,这种生活意义感的失去,使得90后青少年精神生活失范怪象频出,90青少年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德育教育向精神教育回归,可以从精神性的维度重构90后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为两岸青年克服认同障碍、深化文化交流开辟了崭新道路.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一是要强化组织规划,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二是要强化文化纽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青年优秀品格;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9.
德日两国法西斯战败以后,德国和日本的国内经济崩溃、政治沦丧,民众精神空虚,民族前途渺茫。但在外力的引导下,德国民众经历了分辨——认识——痛恨纳粹罪行的思想转变过程,精神面貌开始净化,认识境界开始升华。二战后,德国社会精英的一贯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尊重与敬佩。而日本后来所走的道路却截然相反。种种事实表明,彻底否定军国主义思想文化、谴责侵略战争罪行,仍是摆在“大和民族”面前远未完成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打基础,即进行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如果最基本的品德素质在他们的情感与行为中没有扎下根,那么,在社会变革时期,他们就难以把握自己的行为.社会变革时期不把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作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题,道德教育遇到的一些难题就不好解决.利用学校这个可控制的阵地,与家庭、社会通力合作加强基本品德素质教育,是社会变革中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