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湾权力结构是由“中央”、省市、县市、乡镇市、村里五个层级组成的统治体系。台湾地方实行不完全的地方自治,即集权“中央”统治下的部分自治与准自治。基本上,县市以下权力结构(村里除外)是民主政治的完全自治体系;台湾省与“院辖市”有不程度的部分自治,即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2日举行的台湾第七届“立委”选举,是“立法院”席次由225席减半为113席后的第一次,是实施“单一选区”的第一次,同时也是“两票制”实施的第一次。新的选举制度是台湾“立法院”50年来最大的变革,这一新的选举制度的实施,不仅对台湾现有的政党政治、政治生态与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台湾地方政治生态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西方分权理论中的“奥茨定理”认为,权力向基层政府下放,有助于改善公共服务。然而在台湾都市化进程中,2010年台湾部分县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以此同时,原有的乡镇政府改为从属于市(直辖市)的区,基层政府的权力出现向县市一级政府集中的现象。在对台湾基层政府体制沿革历史梳理基础上,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对这一基层行政体制调整的动因、特点、内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台湾都市化进程中,基层政府权力向上集中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规模效益的需求,得到广泛社会认同,但同时,也导致国民党对基层的控制有所减弱,对台湾的政治生态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震惊全台的“新瑞都案”、“高雄市议长贿选案”两大弊案,掀开了台湾政坛的一角,让人们从中管窥到其“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真面目。“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台湾地方派系。它是在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以精英分子为龙头,依靠政经资源,主要通过行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12月3日举行的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不仅攸关岛内各党地方执政版图的重划、政党声势的消长,更被视为是对陈水扁当局的“期中大考”和“信任投票”,具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前哨战的意义。岛内各政治势力莫不卯足全劲,尽力冲刺。在民进党饱受“高捷弊案”巨大冲击,国民党声势高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遭受空前挫败,亲民党与台联党基本被边缘化,其他政治势力鲜有表现机会。这一结果,不仅给岛内政局带来了重大冲击,而且也将给两岸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乡村社会治理结构是台湾地方自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感受最直接、获益最大的一种自治体制。  相似文献   

7.
台湾农产品履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是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生产资讯皆为公开、透明及可追溯的制度设计,是确保食物安全的信息化举措。台湾借鉴日本及欧盟等先进国家所实施的农产品生产履历制度的经验,从2003年起规划实施这一制度.并将其纳入现代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中,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推动了台湾农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一、台湾地方选举与两岸关系关联性之命题2014年11月底的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几乎大获全胜赢取13席县市长(6个"直辖市"有4个),国民党面临退台有史以来的全面性失败,几乎是溃不成军,论者或以为这与马英九用人失当及治理能力不佳有关,无疑地这已伤及马英九的清廉形象及降低民众对"政府"施政的认同及支持力度。回顾2008年民进党相继在"总统大选"与"立委"选举中失利,面临党能否永续发展的困境一般,显然在台湾的政党政治运作中,任何一党主政皆必须谨慎为政、步步为营,否则胜选后即会面对严格的道德操守及治理能力考验,台湾民众的投票行为取向或者是民意表达,尤其是中间选民并不固着于特定政党取向。围绕台湾地方选举议题对两岸关系影响,存在以下五种命题组合,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热烈讨  相似文献   

9.
陈鹏  翟媛 《台湾研究》2014,(4):76-84
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居民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也产生了有差异的对陆客态度。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台湾居民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台湾居民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影响的感知可归纳“生活环境恶化”、“经济文化提升”、“地方认同与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成本增加”、“资源破坏”等5个维度,居民对积极影响的感知强度整体上略低于消极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把台湾居民对大陆游客的态度划分为“乐观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态度者”和“冷漠态度者”等4种类型。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能给台湾和大陆旅游管理部门一些启发,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王威 《法制博览》2011,(5):26-26
长安城坊市规划整齐,制度严密。以贯通南北的朱雀大街为中轴,分东西两区。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自北向南)第五坊,东邻东市,北与崇仁坊隔春明大道相邻,南邻宣阳坊,都是“要闹坊曲”。而尚书省官署位于皇城东,于是附近诸坊就成为举子、选人和外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当时地方各方镇驻京办事处叫做进奏院,崇仁坊内有进奏院二十五个,而平康坊内就有十五个。  相似文献   

11.
“全民健康保险”是台湾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2011年新年伊始台湾“立法院”通过了讨论多年、争论激烈的台湾“全民健保”改革方案——“二代健保”。值此从“一代健保”向“二代健保”的制度转换期,本文拟对台湾健保制度作一深入研究,并剖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注释体例     
《台湾研究》2012,(3):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于标点之后。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二)论文类(台港澳及海外刊物要注明刊号和出版年月)(1)郑岩:《台湾当局借“宪政改造”推进“法理台独”评析》,《台湾研究)}2005年第5期。(2)耿曙等:《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关系与台商角色》,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三)文集类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Paul Krugman),曾于2005年11月在《纽约时报》专栏大赞台湾健保制度,认为,台湾健保制度可“提供美国全民在经济上纳保的范例”。强调短短的6年间,台湾人民的健保纳保率快速成长,从不到六成冲到九成七。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陆FDI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台湾业者充分发挥资源与要素互补等方面优势,参与了大陆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建设,推动了大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充分吸收和合理利用台资,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与现代农业合作,近年来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创业园”),作为海峡两岸现代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与发展创新之一,在大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简称“三化同步”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其发展脉络、未来主要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与发展创新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1,(2):16-19,48
随着政治选举制度的完善,选民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及预期进行理性评估和“经济投票”。政党为获取经济型选票往往在选举前后调整相关经济政策或政见,从而出现“选举性循环”现象。两岸经贸关系已成为影响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与岛内选举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以“五都”选举为例,剖析台湾选举中的“经济投票”行为及其对政党两岸政策与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1—3日,日本在横滨市召开了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TICADV)。  相似文献   

17.
2018年岁末法国爆发了持续数月之久的街头运动,而2019年末法国又爆发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无论街头运动还是大罢工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都隐含着法国的制度痼疾和认知偏差。中央行政集权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显著特征掩盖了其他问题的存在,导致1982年的地方分权改革过度分权。分权改革赋予地方层级自治权力,也转移给地方自治职责,但改革未能使地方层级权力合理化,也未能厘清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地方因此未能将自治权力转化为自治能力。法国多元社会结构表现出群体笼罩个体的特征,但群体又无力将个体的诉求表达引导至理性途径,社会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政党议会等常规方式,而是走向街头运动和罢工等非常规方式。法国社会治理如果不能建立在对法国社会的全面把握和精准认知上,既难以消除制度性痼疾,又难以平息不断爆发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湾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并呈现“闷经济”特征:低增长、出口疲弱、消费投资低迷、民生困顿,台湾当局虽采取多项经济举措,但缺乏方向感无力摆脱困境。造成这种“闷经济”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岛内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受外部环境、政党斗争、制度建设等因素制约,台湾经济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但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是有助于台湾“脱闷”的重要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众媒体与政党权力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自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以来,民进党亟力向国民党争夺权力,企图实现“台独”党纲,控制舆论传播,有过自地下到合法,小型到大型,局部到全省乃至伸向海外的短期和长程大众媒体发展计划,随着向国民党瓜分权力越多而升级。本文探讨国民党和民进党媒体的版图重组,交互作用和影响,尤其在不流血权力转移斗争中,台湾大众媒体的重构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大众媒体的新版图台湾大众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由台湾国民党、政、军主导和控制。《中央日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台湾新生报》、《台湾新闻报》(省政府)、《青年日报》(…  相似文献   

20.
台北市长是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大选的前哨战,台北市的选票相当程度上可以左右大选选情:对蓝军而言,此战是检验马英九路线能否持续的重要指针;对绿营而言,无论胜负这都是2008年选前的重要热身战;而不论何人当选台北市长,多少都有机会问鼎2012年台湾地方“领导人”之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