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先后只有28天,但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中央红军过广西的19天,红军经历了长征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战役——湘江战役,以损失过半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敌人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保存了红军主力,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红军长征过广西,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严明的纪律和模范行动赢得了桂北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他们踊跃参军,舍生忘死救护红军伤病员,积极  相似文献   

2.
《创造》2020,(1)
红军长征过云南在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前进的同时,也客观上促使长征精神在云南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论文在梳理红军长征过云南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弘扬长征精神的主要路径,重点围绕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中心工作的展开,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保障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红军在云南藏区休整期间,以严明的纪律,令人信服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藏区人民的支持和信赖,为继续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获得了有力保障。红军当时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当前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把云南藏区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美丽云南藏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中的回族政策谢秀宏,史迪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很多回族聚居区,由于不同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尤其是回民长期受封建军阀、地主和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残酷压迫,因此,红军对回族的政策制定及实践成为长征中民族工作主要内容之一。长征开始以后,党和红军就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在谈到长征的影响时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途中,分别两次转战昆明,留下很多事迹和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及珍藏于各族群众间的历史记忆,生动地诠释了毛泽东的这句话,也勾勒出昆明各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历史源头。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史,是一部军魂铸造史。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在红军反“围剿”斗争的实践中提出的,但为全国各路主力红军将士所认识和把握,真正成为红军的军魂,是在长征中实现的。长征演绎了铸造军魂的历史必然,党的目标追求与红军官兵革命信仰的一致性,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成为红军军魂的思想基础。张国焘的分裂行为对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损害,使在党中央绝对领导下团结对敌,成为各路红军指战员的共同组织要求。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领导的确立,是长征铸造军魂的政治条件。长征的军魂工程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它为我们党领导和坚持抗日战争,发展和壮大人民军队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组织基础。长征铸造了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对我军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长征是人类坚定无畏、自强不息的丰碑,长征中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彝海结盟”和党的民族政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杨绍猷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红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和坚韧不拔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新人。红军在长征途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又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和中共贵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23—26日在贵阳举行。来自长征路上的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贵州和中央的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党史和民族工作者9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1月初,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省民族宗教委牵头负责的"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专题培训班"在云南省委党校举办。全省16个州(市)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统战部长或副州(市)长,129个县(市、区)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统战部长或副县(市、区)长,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干部共200余人参训。五天的培训中,围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来自全国人大民族委、全国政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长征过广西期间,严格执行有关纪律,关心群众疾苦,并以实际行动支援各族群众的革命,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他们为红军提供物资,担任向导和翻译,救护红军伤病员和收留掉队战士,部分青壮年参加红军队伍。中央红军在桂北停留时间不长,但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提高了沿线民众的革命觉悟,促进了先进思想在广西的传播,对广西革命运动的发展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长征中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人民历史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红军长征中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严密高效的组织,灵活生动的形式,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宗教场所是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举措,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寺观(教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民族宗教关系的坚实保证,也是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
信息     
正尤权在云南调研时强调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6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在云南省调研。尤权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调研期间,尤权先后到昆明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来到云南藏语系佛学院、松赞林寺,与藏传佛教界人士座谈;还走访了云南各民主党派省委机关。  相似文献   

16.
长征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总结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开展广泛的民族实践,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一时期地域广泛的民族实践与调研,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严格督促执行等,使党和红军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同情与支持,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21,(16)
正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注定要影响中国历史进程,注定要影响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注定要让世界永远瞩目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过云南,就像划破黑夜的闪电,响彻天宇的惊雷。云南各族人民终于在震撼中醒来,在希望中奋起!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但那支打着红旗的队伍从未从云南各族人民的心中远去。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承蒙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云南日报社文化生活部的大力支持,我们特推出这一组文章,献给伟大的长征。  相似文献   

19.
潘娜  马升红 《创造》2021,29(9):66-73,82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深入挖掘云南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云南作为红军长征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文化在云南党组织恢复重建、获得群众支持、补充革命力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保护和利用好长征文化资源,就是要积极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这一崇高使命,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致力于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相似文献   

20.
李正对  朱宇周 《创造》2011,(7):68-69
红军长征过云南,镌刻了光辉的篇章,留下了无数传奇故事,成为后人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