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21,(9)
正青少年阶段是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最脆弱、最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极其重要。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明确提出要"五育"并举,特别强调要"完善人格""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重要文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但是,由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宣传教育不够扎实、专业师资不够充足、筛查评估和早期干预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研究家庭贫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家庭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家庭贫困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家庭贫困的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家庭贫困降低了亲子沟通频率、破坏了父母间关系、削弱了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信心,进而增加了中学生的负面情绪。研究结论有助于发现青少年潜在的心理问题及风险,辨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作用的机制,以便尽早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且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障碍。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为切入点,探索和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以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基线调查数据,研究住房环境和社区环境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恶化显著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就身体健康而言,住房环境对城市青少年的影响更大,而社区环境对农村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就心理健康而言,住房环境和社区环境对城市青少年的影响更大。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研究结论获得进一步支持。建议要重视青少年的居住环境问题,避免因住房不平等造成青少年健康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扩大,中职学生的生源素质也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中职学生不同程度都存在心理问题。如何完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课程化已经成为职业学校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王立君  柴辉  王海波 《学理论》2010,(15):269-270
思想政治课教师应重视在高职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中的角色扮演。思想政治课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处理,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8.
《青年研究》2021,440(5):24-34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两期的相关数据,探讨同伴网络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社会濡染以及社会比较是同伴网络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三种主要机制。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影响程度呈现边际递减趋势;核心同伴网络的社会濡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产生积极影响,也产生消极影响;正式同伴网络的社会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基于相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比较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消极影响。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上述三种机制各自独立运行。建议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干预,从多种途径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中有大约20%的人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约占总人口的4%。最近发生的“伤熊事件”,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话题再次升温。  相似文献   

10.
京港青少年心理健康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运用普通精神健康问卷 (GHQ)及自尊量表 (SES) ,分别调查了北京 ( 1 92 2人 )和香港 ( 1 1 49人 )初一和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自尊水平 ,并对两地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尊水平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比较 ,并从北京与香港两项调查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各抽取 6名 ,共 2 4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研究结果表明 ,北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好于香港青少年 ,两地男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均好于女生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均好于初中生。深入访谈发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学校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同伴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谭志喜 《学理论》2010,(14):211-212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学生健康已不能停留在身体健康就行,更多需要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于民族高校而言,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时间较普通高校晚,加之民族高校学生心理又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力求在新媒体时代探索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庞祎晔 《学理论》2012,(28):249-251
当前,青少年特别是"90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师范生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从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状况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现状出发,分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素质,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唐丽  杨丽子 《学理论》2013,(23):269-270
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武警部队院校必须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适合武警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梁文博 《学理论》2011,(10):272-273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从青少年的不成熟向成年人的成熟心理过渡转折时期,多种压力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旨在增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处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最普遍的方式。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成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处理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波 《学理论》2010,(19):206-207
大学生特殊群体包括厌学型群体、网络沉迷型群体、贫困生群体、不和谐家庭群体、恋爱同居群体等,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他们易出现学业心理问题、因人际关系紧张所引发的心理问题等种种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要采取将心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刑讯逼供现象久禁不绝的根本原因在于侦查人员的心理问题.心理外因多为不可控因素,心理内因起主导作用,从心理内因入手,深入分析,寻求对策,是遏止刑讯逼供的治"本"之道.如果每个侦查人员都能矫正不合理认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保持心理健康,从"心"做起,从"我"做起,杜绝刑讯逼供便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较多,这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有种种关系。为此,要重视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论述了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造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谢燕藩 《学理论》2012,(10):254-255
进入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染上网瘾,如何做好网瘾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分析了青少年网瘾的原因,并就笔者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网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