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说金融腐败猛于虎,其影响会有多大呢?近年来,国内严查金融腐败,让我们避免了不少金融腐败引发的风险,反观国际,却出现了一系列灾难性金融腐败事件。这些事件表明金融腐败除具有一般腐败的破坏性外,更会对经济、金融秩序造成强烈的冲击,甚至会危及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必须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2.
李莉 《廉政瞭望》2021,(6):46-47
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涉及金钱与权力深度纠缠,腐败案件往往“含金量”高,涉案金额十分巨大,是世界范围内的反腐败难题。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金融腐败涉案形式、手段等都更趋向于隐蔽性,金融反腐的挑战性不断增大。因此,如何针对金融腐败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信贷腐败是银行人员在放贷过程中利用权力与借贷企业合谋违规放贷的行为。Shleifer Vishny将金融腐败区分为无盗窃腐败与有盗窃腐败。借助于这个分类,我们考察了信贷腐败对企业经营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对于企业家比例来说,无盗窃腐败使企业破产概率提高,创新企业家比例下降。有盗窃腐败则存在相反的作用;对于资源配置效率而言,腐败的存在迫使优质企业选择较高的贿赂以获得贷款,有着促进金融资源向高效使用者手中转移的客观效应。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6.
反腐在线     
赖小民被判死刑日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一审宣判。赖小民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决书披露,赖小民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获得融资、承揽工程、合作经营、调动工作以及职务提拔调整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索取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余元属犯罪未遂。在22起受贿犯罪事实中,有3起受贿犯罪数额分别在2亿元、4亿元、6亿元以上,另有6起受贿犯罪数额均在4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吏治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近几年,虽然党中央在反腐败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腐败却不见遏止,并出现了新花样。谋官害命就是近年来腐败出现的新现象。极个别领导干部急于升迁,不惜以暴力手段残害他人性命,以谋取官职。例如广东省阳春市原副市长杨启周策划杀人谋官案、江西省安义县原县委书记陈锦云雇佣杀手的官杀官案、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土地局原局长徐建设谋害上司案、辽宁省抚顺县司法局原副局长暗杀县委书记案等。这类案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社会的震动很大,影响极坏…  相似文献   

9.
原海南华银公司负责人、大连证券公司董事长石雪,贪污2.6亿元,挪用公款近1.2亿元,另外伪造金融凭证企图诈骗央行14亿元、非法集资24亿元……面对这些天文数字,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金融第一案"何以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年来披露的腐败案件,从成克杰到胡长清,从程维高到李嘉廷,乃至最近媒体披露的毕玉玺案、李龙灿案无一不是党内监督缺失导致为所欲为,酿成腐败,最终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2.
陆洲  樊夏  纪双城  青木 《党建文汇》2010,(10):14-14
“纽约还是纽约,美国还是美国”? 两年后的今天,华尔街已经重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热闹场面了。坐落在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博物馆正举办名为“丑闻:那些撼动美国的金融犯罪、骗局与腐败事件”主题展。在华尔街,有的外国游客还专程来参观原雷曼兄弟公司办公楼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超347万亿元,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血液一旦被污染,将威胁的就是全身健康。金融行业腐败具有极强的蔓延性,它不局限于行业之内,会向其他领域传染、扩散,可能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也可能诱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15.
张满 《廉政瞭望》2006,(3):32-33
改革开放之初,收礼、吃饭已算是很了不得的事;80年代则是利用价格双轨制来倒买倒卖,利用批文免税进口电器、汽车等,然后在市场高价卖出去;90 年代开始透过圈地、贱卖国有资产、承包工程来收取回佣;近几年则是金融腐败的天下……《国际先驱导报》近日撰文分析中国的腐败“演进”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在西方正式解除对伊朗制裁两个月后,詹雅尼的罪名被定为"尘世的腐败",这是伊朗刑法典中最重的罪状之一。当地时间3月6日,伊朗司法机构宣布,亿万富翁詹雅尼因欺诈、经济犯罪罪名成立被判处死刑。这一消息在伊朗国内引起巨大震动。这也是伊朗自1996年以后,就腐败案件判处的第二桩死刑案。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7):79-80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对反腐败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与心血。他对谢步升案、左祥云案、瑞金贪污腐败窝案、黄克功案及肖玉壁案五件腐败大案的亲自过问与关注,彰显了我党惩治腐败、执政为民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一石  方杰 《党风与廉政》2003,(10):32-34
近年来,金融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高发区,涉案人员越来越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向新明一案就很有代表性。向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手握放贷大权,大搞权力寻租,聚敛金钱达250多万元。综观全文,探寻这个“金融大鳄”堕落的轨迹,暴露出了监督严重弱化导致权力失控的黑洞。因此,如何开展有效监督,从制度上给权力设防,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金融蛀虫通过票据贴现、监守自盗、联手诈骗、越权放贷等手段,疯狂攫取、鲸吞银行资金, 大案要案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动摇了作为市扬经济基础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信用制度,社会危害性极大. 金融的稳定事关国计民生大业。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安全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和"高压"态势,作为监管机构的银监部门也频频出招,遏制金融腐败。高密度的监管举措,能遏制高频率的金融大案吗?  相似文献   

20.
正金融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涉及金钱与权力深度纠缠,腐败案件往往"含金量"高,涉案金额十分巨大,是世界范围内的反腐败难题。近年来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金融腐败涉案形式、手段等都更趋向于隐蔽性,金融反腐的挑战性不断增大。因此,如何针对金融腐败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