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十年绿化永康、建设秀美山川的目标,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使我市的林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效益林业成效显著,为山区林农的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和农村现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时期,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切实履行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职责,确保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为加快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消耗森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  相似文献   

3.
红河林业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狠抓林业产业发展,各项林业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9,(17):23-23
“竹杉松桉花当家,生态建设誉中华;一江三路绿彩化,林经效益倍增加”,桂林市以此为工作思路,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在狠抓森林资源培育、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型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9,(17):16-17
广西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区紧紧尉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全面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区多项林业关键指标居全罔前列,成为全国林业大省,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家园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历史性任务。几年来,蓟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工作方向,特别是牢牢把握林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积极开展工程造林、封山育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森林面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时期,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淅川县生态建设的"成绩单"令人瞩目: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省绿化模范县、省市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县、省森林资源清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连续9年营造林合格面积位居河南省县级第一名、林业工作连续5年位居南阳市前列,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末的37.9%增加到现在的45.3%,山区农民收入的40%来自林业。如今,绿色已成为秀美淅川的一张美丽名片,越来越多地被外界认可。在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时期,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  相似文献   

1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全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依法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巩固林业及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我区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重要时期,大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严格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切  相似文献   

12.
国发〔2005〕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  相似文献   

13.
国发〔2005〕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审核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  相似文献   

14.
王海涛 《政策》2009,(10):62-64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林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几年在服务“两圈一带”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山区县市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回首“十五”,新世纪的头5年,是我省林业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发生巨大变化、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把我省林业带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进入了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结果,5年间,全省森林面积增加了30.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从1.38亿立方米增加到1.9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到60.5%,88.45%的森林达到健康指标,森林质量有所改善。与1999年的森林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07,(3):54-54
近年来,长治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瞄准长治市建设生态大市的目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创新机制,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管护,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正平顶山市因煤而立、依煤而兴,是一座资源型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近年,市委、市政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致富工程、发展工程,围绕生态廊道、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村镇绿化等八大重点工程,打造出了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平顶山  相似文献   

18.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大县.全县现有林地面积434万亩,活立木蓄积达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1%,是理庆市7个森林资源大县之一.近年来,奉节县林业局以保护和建设三峡库区林业生态环境为己任,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高起点制定造林规划、大手笔实施森林工程,实现了奉节林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我市林业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局关于各地区“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通知》(国发〔2005〕41号)精神,现就我市执行“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保证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核心措施,也是统筹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挥的重要手段。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法实行采伐限额制度对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经  相似文献   

20.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林业有了长足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山区、沙区和水土流失地区的贫因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