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米 《侨园》2015,(1):40
去年10月初,我随本市作家采风团去了趟广州,半个月的行程下来,我对"岭南文化"发生了浓厚兴趣。所谓"岭南文化"从地域上说,大体包括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而具体内容大致有10张知名度很高的"名片"——一是粤菜。粤菜是岭南文化圈的广州菜、潮州菜和客家菜的总称,为中国四大菜系中颇具特色的地方菜系,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吃在广东既体现了广东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又体现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粤菜是广东文化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广州在迅速变化着。单说城市住宅建设,六年多功夫,羊城就建起了五、六个具有现代气派、岭南特色、环境幽雅、美观舒适的居住区。 广州市东华实业公司,就是这些新城区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3.
陈钊 《民主》2019,(10)
正人物名片尹梅兴,民进会员,南师附中宿迁分校高级语文教师。先后获得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宿迁市最美教师""宿迁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泗洪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教育的真谛在"爱"尹梅兴老师班上曾有这样的一个女生,眼神中时常流露出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忧愁,上课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尹梅兴几次找她谈话,她都一言不发,眼中闪动着泪花。原来她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留  相似文献   

4.
闽南与岭南是中国南部沿海的两个相郝地区。闽南文化与岭南文化亦属于中华文化圈内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本文综合了两区域的文化特点,并就其相同点与不同点作一初步的比较分析。以期拓宽闽南和岭南文化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正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优秀计划生育工作者""中国好人"和辽宁省劳动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位巾帼女士就是于素玲,她有着平凡而传奇的经历……在辽宁乃至全国的民政系统,提起"红海滩之乡"的盘锦市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于素玲,总是叫人肃然起敬。人们尊敬她,老人爱戴她,并不是因为她在建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广州市评选出了“羊城新八景”,其中“天河飘绢”以其气势宏伟、飞瀑飘渺、水光变幻和生态自然的特点,博得人们的喜爱,至今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件令广州人自  相似文献   

7.
周济光 《民主》2023,(1):46-50
<正>廖奉灵(1903—1994年),广东番禺人,1924年毕业于岭南大学,先后在广州培道、粤华、明远、执信等中学执教。1928年作为为数不多的巴伯东方女子奖学金学者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欧洲历史和教育学,1931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在岭南大学讲授欧洲史和英文,1932年2月担任广州协和女子师范学校首位华人校长,任该职长达20年之久。1952年广州市人民政府采纳她的建议,将“协和”并入广州粤秀师范学校(现为广州市属公办十二年制的广州市协和学校)。  相似文献   

8.
红色场馆应深入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引擎""体验空间""传播媒体""合作枢纽"的复合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开展符合当前社会及观众需要的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动,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2017年广东省政研会围绕加强和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形成此调研报告。主要做法与成效1.价值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一是强化基层宣传教育。在社区主要道路、街巷、公告栏、宣传栏、社区新媒体等广泛布置"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推出了一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和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作为解放思想的切入点,重新审视和评估岭南文化,通过否定自我达到重塑自我,扬其优势,弃其弱势广东自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并依靠着这种可贵而强大的文化优势,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然而近几年来,广东出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重大隐忧:传统的岭南文化在某些方面仍然停留在经济附庸的层面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质的提炼、升华和深化,仍未真正成为经济的内核、地域的标志和人的所有意识与行为的主导。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27)
文化产业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广州市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打造岭南风格的特色城市,强调突出岭南特色,挖掘岭南自然、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内涵特色,充分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因此,针对当前广州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特色文化产业链为切入点,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孟庆宇  苏杭 《理论导刊》2019,(10):19-25
"灵魂""基因""人民"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论述中的三个高频词。围绕这三个范畴,习近平架构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即"灵魂论""基因论"和"中心论"。"灵魂论"是关于家庭、阶级、社会视阈下的文化灵魂作用的论述,指认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建设任务,旨在拒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基因论"是关于文化遗传、重组、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的论述,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针,旨在打击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中心论"则是关于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的论述,要求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克服"文化工业"现象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观。"三论"分别从三个侧面诠释人与文化的理论关系,而又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历史性。  相似文献   

13.
深圳经济特区自成立以来,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里,能创造出生机勃勃的新文化,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全国文化界的热情关注_最近在上海举行的“政年开放新文化建设中的海派文化和岭南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在研讨上海和广州的城市文化时,对位于岭南的深圳特区文化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次会议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广东省委宣传部、上海市作家协会、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联合主办,与会者大多为沪粤两地文化界资深领导和知名人士。深圳代表应邀出席,所提交的《从深圳看岭南新文化的萌生和发展》、《文化视角中的深圳文学》等五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网络下载"抢走"了原本属于正版音像制品的大部分消费者,我国音像产业正经受着继盗版之后的新一轮冲击波近四年来,占全国音像市场份额七成以上的广东,音像制品销量以年超过50%的速度快速下滑。广州市的音像商店从2004年的2000多家,骤减至如今的700多家。鼠年春节过后,在广州经营音像店的张欣却提不起开工的热情。她指指门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升华出"仁""民本""诚信""见利思义"等宝贵的思想精髓。"双创"方针即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在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资源的基础上,深刻认知其时代价值,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意义,从前提条件、关键环节、动力引擎、突出优势、扫除障碍等环节探寻"双创"方针的实现路径,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才能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2)
倡导一种"积极的""实践的""民众的"大众文化,是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的一大特色。"逼近"斯图亚特·霍尔的"大众文化",论述其内在思想精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积极文化思想的认同""在异之同:辩证批判的力量汲取""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认同""大众构造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三不朽"一直被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和追求,但历代注家对其思想文化蕴含的解读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其文化效用的发挥。通过对"三不朽"内涵与外延的梳理,"三不朽"的实质蕴含为:"立功"与"立言"源于"立德","立德"统率着"立功""立言","立功""立言"是"立德"的重要体现。"三不朽"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三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的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立足于新时代,"三不朽"对于当代人为人民立德、为事业立功、为时代立言有着重要的昭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复合体系,并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个协调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并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起构成了国家治理的复合体系。从"三者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国的国家治理形成了复合体系,发挥了合力效应,这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外企业文化·智库》(以下简称《智库》)是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主办的一份高端经济管理、文化类期刊。秉承"为企业发展服务,与企业发展同行"的办刊宗旨,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成功企业家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着重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领域,追求高品位、高品质,悉心为广大企业和读者服务,办成企业和管理者、读者的"智库"。《智库》主要栏目有"高端视角""总编访谈""企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