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传统家训家风所蕴含的优良家德、家训、家规、家谱是强化家庭建设的首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挖掘优秀资源,强化家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树立先进典型,构建当代家风;发挥育人功能,实现"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2.
正家风家训作为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家庭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也首次写入党内法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解读传统文化中的"廉政基因"、传承优秀家训里的廉训箴言,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家训。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良好家风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两岸婚姻人数已达近40万对,直接影响群体人口近200万。两岸婚姻家庭是"两岸一家亲"的践行者,他们的家风故事是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在此,特刊登一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撰述的家风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家风,其实就是一种家庭文化。家风,也即家训、家规,是家庭文化的凝结。既然是文化,就需要世代传承。传承祖先的智慧的积累,传承家族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原则。家庭的文化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环境与物质环境同等重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情培养、待人处事、言谈举止、处理问题方式、做事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等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可谓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5.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党员干部应树立好家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抓好"家庭"这个道德建设的源头和阵地,让党风更正,政风更清,民风更淳。一、儒家思想背景下的家训文化汉代董仲舒应汉武帝之诏写《天人三策》,提出  相似文献   

6.
冯华 《前进》2017,(9):55-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在许多重大会议、重要场合,总书记都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这就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培育离不开家风家训的积淀和烘托。一、审视家风家训建设,进一步传承创新中国优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6,(1)
正目前,家谱收藏和家谱文化研究交流,在国家层面和兄弟省市日益受到重视。重视传承家谱文化精华的目的,是希望弘扬家教优良传统,助推和谐家庭家风建设。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家谱文化现象1.家谱文化与每个中华儿女息息相关,源远流长。从周朝起就有专门记录皇族家谱的史官。封建王朝用家谱强化门阀制度,民间用以传宗聚族教化子孙。虽改朝换代历经几千年,但家谱修纂和家谱文化并没有随着朝代的  相似文献   

8.
<正>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和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传承。发挥妇女在家风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是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3)
正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家德,她不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智慧体现,良好的家风家德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力量。家风家德是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传统,也是两岸共同的价值观传承。两岸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的稳定;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因缘,成就两岸家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核心内涵,这个群体也是"两岸一家亲"的具体实践者。  相似文献   

10.
正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家风家教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今天,良好家风仍然是造就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力量。家风孕育出的人格魅力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底蕴,也折射出国家发展的面貌。"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风尚。几千年来的家风家教,积淀了无数名言、典故和家训、家规,留下了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等脍炙人口的家教故事。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的家风故事都浸染着家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5)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省妇联纵横联动寻找"最美家庭",精心打造"最美家庭讲好家训"万场巡讲活动品牌,产生广泛影响,中央领导批示指出,"最美家庭讲好家训是一种群众讲价值观的好形式,可以总结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家训文化就是基于培养国家社会发展和繁荣家族事业,所需要的人而形成的育人思想和智慧,这种思想和智慧对今天的家庭美德和家风建设具有启迪和教育作用,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以“好家凤好家训”评选为重点,引导城乡居民传承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亮”家风,传递正能量向全社会发出“寻访好家风故事”征文启事,在江都日报择优刊登30多篇;在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展播江都知名人士、教师家庭、优秀企业家、普通百姓家的家风故事26条;郭村镇围绕红色主题,开展拥军家风、于氏家风文化展;邵伯镇南渡村在主要路口设置大型公告牌,集中展示60多条家规家训。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重视"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南省临澧县民政局以婚姻登记为平台,以"重服务、促和谐"为核心理念,着力打造"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品牌,取得了一定实效。创建3A级机关,构建婚姻文化阵地婚姻登记工作是有效实施婚姻法的重要保障。如何才  相似文献   

15.
老欧坡村家风家训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演进历史,让我们认识到,新时期的家风家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必须到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去汲取有益养分,决不能割裂两者的精神血脉联系,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文化基因,丧失自己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传统美德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家庭则是传统美德习得与实践的主要伦理场域,家训作为家庭精神风貌的表征,与传统美德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注重家训文化的传承及弘扬,对于传统美德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从阐明"倡导家训文化的动因"出发,结合家训的内容、形式及实现方式等三方面内容分析家训在传统美德的承扬实践中的价值,试图探寻家训文化对传统美德实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6,(5):62
正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的生活中总结出的家族风气。若每一个人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家风,借鉴别人他姓的家风,我们定能发掘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弘扬之。良好的家风是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高尚的精神情趣和塑造孩子品行的无形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  相似文献   

18.
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随着家庭性质、形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记者:陈老师您好!一直以来您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训、家风、家规很有研究,请问三者具体是怎么划分的,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春秋》2017,(6)
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万里,山东东平人,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他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着严格的家风、家规、家训。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子女们无不遵循其"家风""家训",在极为平常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1月3日,由浙江省文明办与浙江省社科院联合主办,《观察与思考》与省文明办综合处承办的浙江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家训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明委主任葛慧君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央文明办秘书局局长张朝生等领导出席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