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瞭望》2010,(38)
"中国人多了7000多万看过全世界科技文明与创意的国民,这种社会教育的意义有多大?我想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让7000多万国民接受到这种教育"  相似文献   

2.
郑闽江 《民主》2014,(12):60-61
<正>上过我的课的学生常常问我,为什么您在大学语文课程中选择那么多古文,而且,每次讲课的时候都充满了激情?我回答他们:"文化自信。"这是长期以来中文专业的素养,也是长期以来中文给我的最大馈赠。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学了那么多年中文,而且天天说中文、写中文,中文能力没有问题。有了一定阅历的人才知道,其实中华文化的精华在现代,更在古代。因为中华文化积累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必是最精粹的部分。虽然从小学到中学,我  相似文献   

3.
正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长达7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的著作,编纂的英汉辞典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其翻译的莎士比亚著作更奠定了他在翻译界的权威。梁实秋在回忆译完《莎士比亚全集》这一巨大工程时曾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其间也很少得到鼓励,漫长途中伴我体贴我的只有季淑一人,最后37种剧本译完。"在祝贺莎氏全集梁译本出版的庆祝会上,他的友人也一致认为"《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之完成,应该归功于梁夫人"。  相似文献   

4.
甲:在十三大报告中,有一段文字,我每次读到的时候,都感到心情很沉重,又很振奋. 乙:"我们原来的基础很差,过去耽误的时间又太多了,现在还相当落后.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紧迫的严峻的.如果对这种形势缺乏认识,不加快努力,我们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更加落后,世界上就将没有我们应有的地位.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和下几代中国人,首先是  相似文献   

5.
孔夫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两千几百年前的老话了。看来,中国人的好客,确有悠久的历史。 然而中国现代的一个哲人又说:“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鲁迅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4,(20):52-53
大家好!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夸过我能干、聪明。也没有人说:"马云,你有一天会做成大事。"从1994年,我就开始做互联网。在北京中关村树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这个牌子的时候,我已经创业半年了。那时,在中国做互联网我感到非常孤独,所有人都认为我是骗子,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说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是因为我完全不懂计算机技术,但是每次演讲,总感觉听众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遐想。  相似文献   

7.
油画中国风     
《瞭望》2010,(37)
<正> 中国人为什么要使用油画这种绘画语汇?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要"表达",而不仅仅是"学习" 任小林不善言辞,他说,"我的话都在我的画儿里。"从花家地艺术区到费家村再到酒厂艺术园,任小林在京城已整整"漂"了10年。目前他还算不上很知名,但在一些同行和文化评论家眼中,他的绘画艺术却已有了  相似文献   

8.
<正>台北5月初的傍晚,台湾世新大学举办的"战争与记忆: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讲座"现场,陈君天是被邀请发表演讲的第六位嘉宾,在他前后出席的嘉宾,也都是白先勇、齐邦媛等大人物。讲坛本来为陈君天拟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纪录片20年心路历程"的演讲主旨,但是他临时换了内容——中国军民的八年抗战故事。"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人的先辈,在面对如此恶劣的抗  相似文献   

9.
人生隽语     
《民主》2019,(10)
正冰心: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余华: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外国     
正经常收到一类留言,句式是:你说的很好,可是在中国行不通。"我们"与"你们",中国与外国,似乎有两套规则,两套人性。在某些特殊技能上,一类人与另一类是不同的,比如,黑人跑步厉害,主要就是赢在基因上。但在人性上,没有区别,"我们"与"你们"一样,中国与外国一样,外国行得通的,中国也行得通;中国人做得到的,外国人也能够做到。说到日本,中国人无论好恶,可能对人家的发达程度、卫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部分:个人篇1、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背景、学历、资源、人脉、资历;今后奋斗的五大关键词:知识、创新、独立、个性、理想。以前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现在有个好爸爸,不如自己有文化,中国的"新知识分子"将重登历史舞台。2、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即就求关系、求渠道、求机会,内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央文明办于3月3日在安徽宣城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隆重发布2月"中国好人榜",105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至此,在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产生的"中国好人"已突破10000名。万名"中国好人"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崭新精神风貌,推动形成了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格局。组建雷锋车队的安徽合肥"爱心老总"刘海聊起自己投身公益的初衷时说:"因为帮助别人,可以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5)
正想不到我这个一惯老实本分守纪的人居然也会招来警察。那天,两个警察不请自来,把我吓得不轻,我有些惶恐地问:"你们找我干嘛?"两个警察铁青着脸道:"有人举报,你在家里吸毒!""我从来没有吸过毒!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战战兢兢地说。"你还想抵赖?我们可是有证据的!"一个警察厉声道。"什么证据?我没有吸过毒,你们即使有证据那也是假的!"我虽然害怕警察,但对这种无端的指责,还是据理力争。"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呀!好,我们给你看证据!"一个  相似文献   

14.
唐德刚是胡适的收山弟子,很多地方在介绍唐德刚的时候也说他是胡适的高足,其实唐德刚没有上过胡适的课.但胡适在介绍唐德刚的时候总是说:"德刚是我的学生."唐德刚说:"我没有上过你的课."他就说是"私淑弟子".两人的关系亲密得不得了,有人就说,唐德刚这时候遇到胡适,并给胡适做口述自传,是他的运气好.  相似文献   

15.
一月·外媒     
《侨园》2012,(9):7-7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  相似文献   

16.
源网 《侨园》2015,(Z1):60-61
美国护照与美国绿卡的区别美目护照:持美国护照就是美国公民,是美国国籍,享有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在内的所有美国公民的权力,即使终生不在美国居住也可以保有美国国籍。美国绿卡:而所谓"美国绿卡"只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并不是美国公民,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且必须每年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181天)才能保有这种绿卡,如长年不在美国居住则将丧失这种绿卡。很多中国人拥有美国绿卡,照样还拥有中国护照和中国国籍。  相似文献   

17.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打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18.
咱们中国人是很爱面子的,平时不管多么邋遢的人,出门在外总要捯饬一下,尽量显得光鲜一点,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日常生活中不论多么脏乱的家庭,来客时总要突击收拾一番,营造出窗明几净的效果,否则也觉得不体面。如果没有"别人"和"客人",一些人可以几天不洗澡、长期不打扫家庭卫生。说句  相似文献   

19.
<正>四、关于自由和人权的故事1997年,我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时,我是负责所有制部分。有的同志负责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我们起草小组可以互相提意见,我看到这部分没有写自由,也没有写人权,我说为什么没有呢?他们回答说没地方了。我说我不相信,所以在起草小组大会上我就提出,必须要把"自由"和"人权"写进去。当时讲了三条理由: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想一想,问一下自己,你要不要自  相似文献   

20.
王乾荣 《民主》2007,(8):46-46
鲁迅在《死》一文中说过:"中国人是相信有鬼(近时或谓之‘灵魂’)的,既有鬼,则死掉之后,虽然已不是人,却还不失为鬼,总还不算是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